镇江

3.9
42%
22%
28%
6%
3%
    多景楼古名北固楼亦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它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多景楼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牖”诗句。楼为...
    走过一排枫树,可见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一株四百多年前的古枫杨挺拔秀丽,这便是乾隆南巡时逗留的行宫,行宫为两层建筑,五十多年前阁前还未形成沙滩,阁外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故名观澜阁。观澜阁楼上下东、南、西三面都有透明大窗,于楼上长廊观赏江景...
    虎跑泉现泉眼在方池井中,水清洌,可烹茶。上有虎跑亭供游人休憩。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长青池”,故虎跑亭又称“万古长青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镇江知府程峋所书。相传昭明太子初来招隐山时,饮水十分困难。...
    位于定慧寺西南的华严阁,面临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两层楼临水建筑。华严二字出于《华严经》,比喻这里是“百花齐放,包罗万象”的胜境。楼上厅堂正中原是一副“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对联,对登楼观景有画龙点睛之妙。现已换成“一片浮玉,十分江景”。楼...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
    冷御秋故居位于丹徒黄墟镇。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一处独院住宅,主楼为一幢坐北朝南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冷御秋,丹徒黄墟镇人,曾与赵声等共同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作为广西民军帮统出师北伐援鄂。1912年元月...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屹立在镇江。”该书现已被...
    交通三诏洞又名焦公洞,位于焦山西麓引人上山顶的路旁。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内有焦公塑像。清顺治十年(1653),和尚兴上将焦公像移置三诏洞中,焦公祠改为伽蓝殿。后倒塌未修复。三诏洞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秋,由焦光的后代焦尔昌重新整修,洞...
    绍隆寺曾名莲觉寺、灵觉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绍隆寺在“文革”前有灵塔近...
    铁瓮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国孙吴时期的建筑;晋、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缮治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至顺镇江志》载:“铁瓮城在正峰前周府治又名子城。”《建康实录》在建安十三年(208)条下有:“权始自吴迁于...
< 123 >

镇江景点

旅行者的个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