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醒来的怀念--我们仨
贴一篇写在别处的与户外无关的文字,献给最近离开北京回家打拼的老同学+好朋友,这些天来离愁别绪不时涌上心头,我想我还是不太习惯分别的。。。
~~~~~~~~~~~~~~~~~~~~~~~~~~~~~~~~~~~~~~~~~~~~~~~~~~~~~~~~~~~~~~~~~~~~~~~~~~~~~~~~~~~~~~~~~~~~~
2007年10月,同在北京四年的中学同学z告诉我老同学w也来京工作了,意料之外的欣喜,遂在那个金秋十月相约来三里屯一聚,还记得东五街绚烂的黄色银杏前留下了我们几个这些年来似乎仅有的合影。那次见面最深的印象是,w一改高中三年的长发以一头清爽板寸闪亮登场,如今想来其实w和高中又何止仅是区区外型上的变化,阅读量、责任心、成熟度以及对个人对未来的规划,这几年w在迅猛成长,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清晰看到w和z在这三年已俨然由曾经贪玩不羁的少年华丽丽成长为有责任心责任感可以为另一半撑起一片天空的一家之主,说这话并只不是简单出于事实情况,而是出于我们仨不时的深入的交流(更确切地说出于他俩的交流我的旁听)。我这人几乎很少和同性或异性聊到诸如责任、家庭、对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甚至具体到未来子女教育等 话题,而他们俩则不然,从和他们的聊天中我能感受到他们肩上的责任感,这种责任化作压力也是动力,在驱使他们前行,而相比之下我则更多时候选择被动、选择 得过且过,缺乏长远目光,说白了还是我对未来发展无从把握和缺乏信心,于是我只能逃避,逃避的结果是我活在一种不安定的状态,缺乏稳定和安全感,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也许作为女生我能自我安慰地解嘲说这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区别,好吧我就暂且继续自欺欺人吧。但我确实能以一个旁观者清的视角,看到w和z朝着各自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的足迹。如今w积累了工作生活上的经验,带着l选择回家开创一片天空;z则业已成家立业,朝着打造自己温暖小家庭的目标积累前行;只是我依旧在漫无目的地飘浮着。不禁想起这些年来w其实不止一次问过我对个人未来的规划,还积极劝过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未来做准备,头几年在不见面的日子里还不时给我电话长聊,无不让我感到一份来自老同学好朋友的真心关怀和诚挚情谊,但我一直没有认识到其良苦用心,至少是一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有点辜负了这份关心。
2007年BJ初次聚首之后的这三年里,在z和w的积极带领下我们仨频频聚会,提到这点我真的很惭愧,也真的很感激你们俩的屡屡牵头,我这个人总是被动大于主动、消极多于积极,所有正是你们有二位的努力,才让我如今每每想起毕业这三年来的同学情,不会是遗憾的空缺,而是满满的暖暖的温馨回忆,真的谢谢你们!
难忘去w宿舍那天的两顿饭-中午家门口的羊蝎子、晚上地铁附近的水煮鱼川北凉粉麻婆豆腐酸辣汤〔竟然无一不辣〕,呵呵想来也不知为何,那天是我吃得最心满意足最难以忘怀的一次。还记得那天下午打完羽毛球出来我们本计划溜达去附近的玉泉路地铁站回家,最后三个人一路神侃压马路压得忘乎所以-果真是忘了时间忘了方向,等一抬头终于看到了蓝色地铁标志满心欢喜跑去一看,竟然已到了八宝山站了!一看天色已晚索性就近吃下晚饭,这才有了上述这最心满意足的一天饭的来由。记得没错的话那应该是我们仨在北京的第三次聚会,2008年。
记得后来还是在w宿舍附近的韩国拌饭二楼,吃完饭聊着天还偶遇了也刚从那家馆子吃完往外出的央视主持人老毕,说来也巧那天我包里还恰带着相机哩,可你们俩都不认识老毕,于是我也一通犹豫错过了呵呵。那次聚会正值你们二位疯狂于《明朝那些事儿》的日子,z更是地铁一路给我恶补明史过去的,饭桌上二位又继续交流明史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我则恍惚不知身处何年何月……现如今z给我苦口婆心恶补的明史我已不知抛向何方(对不住z啊),只是为何我还那么清晰记得我和z下了公交w出来接我们过马路相见时的身影,甚至那饭桌上觥筹交错w偶然提到“借花献佛”z给我们由此引发的典故科普之种种……好吧我承认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悲哀,记忆上的选择性常常让我纠结深陷于过去的种种而难以自拔。
想起这三年,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场所就是新发地那个羽毛球场-我们挥汗和欢笑的地方。在这之前我好像还真没在正式球场里打过羽毛球,对羽毛球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初中和发小自娱自乐的记忆—那时的我们以为羽毛球就是对方站在哪儿就把球乖乖送到哪儿,好让对方接住,好让球能一直在空中流畅地来来回回,哈哈。有了w和z的教导我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原来羽毛球的本质是对方不在哪儿就偏把球打到哪儿,要的就是措手不及要的就是鞭长莫及啊。可见好多时候啊,不在实践中学习, 不把困惑说出来向明白人求教,光靠自己瞎琢磨钻牛角尖,真就不了目的地,结果是或者绕弯路或者南辕北辙,嗯道理我一直都明白的。。。拖w的福,记忆中我们仨在这个球场打过好多次球,我的水平就不提啦,但感谢二位对我的悉心教导。难忘2008年有一次打完了坐下聊天聊了好久,聊起高中的种种,聊到足球“劳拉”聊到老樊聊到诸位老师诸位同窗,还有诸多分属于每个人特别记忆的趣事,其实即便一起走过的三年,彼此的记忆也难免有交集有补集,但又由于是共同相识的人和共同度过的岁月,拿出来分享会心一笑倍感亲切。当时聊及的所有过往时光,连并这次聊天, 现在也成了回忆,也成了我记忆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再后来时光一转到了2009年,z和w相继有了另一半,球场里又多了或l或y的身影。直到今年夏天,第一次五个人聚齐了走在球场出来那条熟悉的小道上,望着身边曾经熟悉的场景,一时间我仿佛恍惚又看到两年前那三个熟悉的身影、再是四个、再是如今的五个,可惜不会再有六人行的一天,w和l就已于上周六离开BJ回家, 从这个角度上,六人羽毛球恐怕只能是个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了。。。作为在这个异乡城市和我交情深远的两位老同学,对我一直尴尬的状态也是屡屡好心劝慰。我想,刚开始可能是一种惯性使然了,习惯了孤独就很少感到孤独,再后来随着旅行和户外占据了生活的大部,日子安排的满满,反而有时候渴望一些属于个人的时光,会推掉一些本该多多尝试的聚会多见些人多认识些人多努力尝试。错过一次又一次,对的人、错的人,有时候挑剔有时候消极,感觉一直缺乏很想要开始的欲望。看到一句话说孤独是你心里没有人,寂寞是心里有人却不在身边。也是太自我为中心了,也是不勇于尝试,也是惰性使然,总之理由有太多借口有太多。选择了一个人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这个赌注太大,如何知道谁就是对的人,又如何知道将来某天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于是消极地不想不敢改变既有生活的轨迹。总以为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出现一切就简简单单顺理成章不用多想,但或许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本就没有这种完美的事,或者说有也不会砸在我这个不完美的人身上。
时间过得真快啊,2007-2008-2009-2010,转眼就要2010的尾巴也要溜走了。仿佛还依稀在bj站的站台上送别来看望的l的,这一挥手送别,怎么一下子就到了w&l共同去北京站坐上了回家的列车。。。
写了这么多,时针已指向周一的早上八点,该准备准备去上班开始新一周的忙碌了。写这篇完全是心里的一些话,昨天和z等聚会,三年来我们仨的聚会第一次不再见w的身影。深夜醒来无法继续入睡,想到三年间的种种,想w和l此时应该已经顺利回家安顿下了。没有送别甚至没有临别的问候,心里很感伤,遂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献给老同学w & l, miss you two,祝你们一直幸福如今,同时也献给另两位依旧在京的老同学z和s. Thanks for everything!祝我们都好,找到各自的幸福过上各自想要的生活,开开心心,常聚会。


给你推荐个小电影,你可能看过,你可能会喜欢,十一度青春的《老男孩》优酷什么的都有一定要看的最后
真情无价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终有到了曲终人散的一天。
pat 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