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山上採韭菜
也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位于京西黄草梁与东灵山之间的“无名1”被驴友改称为“韭菜山”这个很实在的俗名,无疑是因为那个山头盛产野生山韭菜的缘故。
5月27晚,蚂蚁兵团一行38人,车行两个半小时,23点许,入住柏峪农家院。领队怀念军装在这里很有面子,原本每人30的住宿费腰斩一半,分住两家,条件虽简陋,倒也算干净。
走到这里,才解脱了昨夜的困扰,原来那高亢的啼鸣出自于这几只孔雀。
一路风景。十点多钟前队到达实心楼,择树荫处占好地盘,留人等后队在此驻扎,随即向韭菜山进发。
韭菜山上,浓重的韭菜味,鲜香沁鼻。茅草从中,稚嫩而肥硕的山韭菜刚长到一拃高。有茅草为伴,一开始还需要仔细辨别,但很快就熟悉了它们的区别,掌握了要领。那韭菜很嫩,根本用不着刀剪。只需用手指顺茎下捋到接近根部的地方,用两个指头一掐,就得。
不大功夫,大伙儿所採的韭菜已经足足够包饺子用了。
返回的路上,远处山坡上一群高原牦牛,这原本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东西,在这里生活的也蛮滋润。拉近,拍下,有点虚。
留守驻扎地的队友们早就做好了准备,韭菜一到,马上开始包饺子。包的包,煮的煮,吃的吃。那山韭菜的浓烈香辣,真是菜市场上的韭菜无法比拟的。
吃饱喝足,休息,得瑟。
三点半左右,拔营下山。
阔叶林发表于2011-05-30 22:04
也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位于京西黄草梁与东灵山之间的“无名1”被驴友改称为“韭菜山”这个很实在的俗名,无疑是因为那个山头盛产野生山韭菜的缘故。
从前还没有驴友的时候,那个地方已经叫“韭山”了,山脚下的村子叫“韭山村”,已经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
如此采摘下去,不知道会在哪一天,韭菜山恐怕也就名不副实了。
韭菜捋不完,可别把草坡给毁了。那一天恐怕经过那个地方的“驴”不下一百多号,漫山破找着摘韭菜的恐怕也要七八成以上。如果再有更多的“驴”们慕名而往,哪一天超过了草坡植被、土壤的承受限度,不知道那韭菜还能不能健康的生活。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几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的力量是伟大了——这话用在正反,都是有道理的。
我也摘了不少,哈哈
野生的味道要浓许多
差不多就像柴鸡蛋和普通鸡蛋之比吧
哈哈 谢谢啦 野生的应该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乐趣在里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