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村,雪山小镇的建设思考



 “新疆太大了,还要开发,现在的配套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过来的游客。一个贾登峪的接待量,也是有限的。”在喀纳斯新村的马导望着这满目的风景,与我们说起。



马导口中介绍,他会经常参加喀纳斯旅游部门的会议,现在,他正在这里开一辆摩托拉一些去景区的驴友们,之前,他也会给想深度游的驴们带路。

其实,在听他说要继续开发的时候,我心里是揪了一下的。

因为我在进禾木的景区门口看到了大片的垃圾。


而禾木村里,巴士区间车扬起的灰尘,和人、马同行,让我们不得不捂起鼻子。

村子里的小木屋,凑近观察搭建的并不细致,难怪会被评价为:只可远观,不可近察。

 禾木村四周的风景以及这村子的全景是让人赞叹的,原始,没有被过度开发,保持着纯洁的地球本貌。这所拥有的资本可以称得上是宇宙级的风景,雪山、树林、草地、云朵,美得梦幻。

 而由此联想到欧洲瑞士一带的小镇,禾木又似乎欠缺了些什么。当人们提起瑞士,那是所有人为之向往,中国的禾木,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向往?

 


在那些欧洲小镇呈现的规划环境中,早有专业的人士总结出几大突出特点:拥有整洁细致的公共空间,街道景观丰富,完善的交通体系,人性化的步行空间。

以上几点如果能够在禾木村得到很好的规划,一个细致、经得起观察的村落,应该会得到基本的呈现。

禾木村的开发大概已有四年时间,它有“摄影师的天堂,画家的地狱”之称,色彩斑斓,每一个画面都可以成为一张明信片,若它能更细致的展示那人文风范,岂不更美哉?这理想化的愿景后面,似乎又隐藏了一个民族、及一种文化的特征,骁勇善战、骑马放牧的民族,喝酒吃肉的血性与豪爽,与如何建造这充满细致思维的小镇家园,存在某种程度的辩证。

 

这是走在喀纳斯土地上的思考。

远在意大利,有一种“慢”文化,慢城、慢行、慢食……,在这片美丽神的自留地上,慢开发,先思考,再行动,似乎更合适一些,望神把这自然美留的更久一些吧。~~~







北疆8日,眼睛在旅行

http://www.517huwai.com/blog/28192


32公里,走在北疆的土地上,从禾木到贾登峪


熊猫汤圆发表于2012-10-28 10:09  
分享到 
赞过
(1437次阅读/4个评论/2人赞过)
    老顽童

    给人大提案!

    一直走
    顶贴。
    带你去转山
    大赞作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