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峡谷体验时空穿越
幽州峡谷也叫官厅大峡谷,它是永定河大峡谷上游的一部分,从河北省境内的官厅水库大坝出水闸门,一泄而下到北京门头沟沿河城这段长达30多公里的峡谷河床中,一条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期间,沿着这段峡谷峭壁上开凿出的小路,仍然基本保留着它原始的风貌,成为近年来体验山路自驾游的探险路线。
为了看看这沧桑的、带着历史屈辱痕迹的小道,一睹这条古老的北京母亲河的神韵,在2011年8月的一个周末,策划好行车路线,心情的忐忑地驾车驰向了传说中的幽州峡谷,开始了惊栗的单车自驾行。
沿途走过美丽的109国道,经停碣石村,漫步了沿河城古堡,进入了北京界内的永定河大峡谷峡谷。
北京界内是平坦的柏油路,沿途视野开阔满眼绿色,水美树美草美。宽阔的河床,两岸青山叠翠,高耸的山峰充满了野趣。已经被驯服了的永定河水淡定地流淌着。
车走了10余公里,在河北界的路标下,汽车进入了河北省,路一下变窄了,柏油路变成了粗糙的水泥路,路边满是高高的蒿草。周围环境巨大的反差,犹如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时光。时空穿越发生了。
图片说明:河北境内狭窄的山路,只能一辆车驶过。
河北省内的山路弯曲狭窄,仅容一车通过,路边的野草,擦刮着车身两侧,发出的刷刷声盖过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遇到对面来车,路边有每隔几百米一个的用于会车的小小的港湾,看出当年山路的设计者人性化的缜密思考。
图解:白云蓝天下,苍鹰在高高的山顶翩翔。
车在山顶路稍宽的地方停下来,我走出车来舒展双臂看着高高的蓝天,白云朵朵,几只苍鹰在高空搏击、翩翔。两岸山色干枯,植被稀疏,但是风景却是险峻壮丽峻美。峡谷两侧山腰间丰沙线的火车从这个山洞里钻出,又钻入另一个山洞。据说丰沙线铁路上的火车是我国北方穿越涵洞最多的铁路线。
稍事休息,清理一下车后窗的灰尘。
驾车从毛主席题字的“官厅水库”大坝下侧一条人工开凿的两侧石壁的小路开出了峡谷,完成了惊险的自驾穿越。但开车30多公里险峻的山路上,眼前只有险路,无胆无暇看风景,因此我在感觉意犹未尽中决定:徒步走幽州!
于是在9月的一个下午,我和爱人在北京站坐上久违的绿皮火车,经过未计其数的涵洞桥梁,火车在山间绕行3个多小时,行进90公里路程后,我们在一个无售票处、无站台、名叫“旧庒窝”的四等小站下了火车,开始向幽州村步行。
图解:从半山腰的旧庒窝火车站望向对岸的:河滩边的绿洲,山腰间的公路,进山洞的火车。
傍晚阳光余晖下,峡谷两边满山的金黄色,路边的河水缓缓流淌,沿河水面不大,但河水清澈见底,溪流浅滩、宽宽窄窄很有特色。经过的河滩,地势平缓。走下河,河水象小溪潺潺汲过脚面,双脚在初秋的暖阳下感觉着一丝丝的凉意。
远远的半山腰,遥见一片虚渺怪异的白云缓缓移动,我举起望远镜细看,惊讶的看见那竟是在陡峭的山上爬山吃草的一大片羊群。
一路走来,空气清晰,山风习习,甚是惬意,但见山边、河滩见缝插针的山民在新开垦的土地栽上枣树,新盖起看护枣林的小屋。昔日荒凉落寞的河滩,正逐渐被人工开出的枣园覆盖。
图解:路边的枣树林。
只有徒步穿行,才能真正能感受那到种离开都市才有的田园意趣和领略那峡谷神韵。
夕阳西下,太阳渐渐落入山的背后,峡谷的天空仿佛一下子暗了下来。无月色的山谷,只有满天的繁星。我走在静静而且漆黑山谷里,在流淌的思绪中,使劲倾听风中是否传来古代杨家将将士们的兵戈铁马、战马嘶鸣,号角连天声。眼睛在手电筒照在地面的光环下仔细搜寻,看能否侥幸发现古代将士射过箭弩,向西安逃难的慈禧太后的队伍是否走过这里,宫女们是否遗落下钗戟饰佩,珠宝首饰。
从小生活在闹市里的我俩,从未走过漆黑的山路,从未有过在荒山野岭步行的经历,但在古老、充满传说的荒凉峡谷中,此时却不会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路,耳畔忽然间从山间发出的不知名动物的叫声,催促着饥肠辘辘的我们到幽州村投宿的脚步。
图解:半山腰上,依山伴水的幽州村。
幽州村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地内,与北京的门头沟区相连,坐落在永定河谷的半山腰。一首源于唐代诗人的陈子昂的一首回肠荡气、仓凉悲壮颇有英雄气魄的《登幽州台歌》,让在荒野封闭峡谷里的幽州村名闻天下,许多读过这首诗的游客,慕名来到幽州村寻找传说中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来到幽州村的路口,看到农家院的主人早已拿着手电筒等待我们。吃过晚饭,我们走出农家院,停留在村里仅有的一块小小的平地上,这里的一个破落的戏台,常被游客们张冠李戴的误认为这就是陈子昂这首诗里的幽州台。
刚刚晚上9点多,村里家家户户都灭了灯,没有人声,没有喧闹,只有一两声狗叫传来。村子里没有路灯,没有任何光的污染,四周漆黑一片,特别适合看星星。
纯净的夜空像巨大的、透彻的蔚蓝色宝石,广阔浩瀚的这蓝蓝夜幕上点缀着数不尽的星星,明亮、透彻,无边无际。密集的繁星组成的光带一定是银河,一些大而亮的星那个是牛郎星哪个又是织女星呢?眼望着深邃的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真是让人震撼,让那些久居都市的人们躁动的心平静下来。
仰头90度,幽州望星空。星空虽美,望的时间长了,脖子真的有些累,脑袋有些晕了,不信你也试试。
此时此刻此景中,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常唱的一首很有意境的的歌词:“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猜她们一定不是在烈日炎炎下的白天,也不是在寒冬季节的北风里听故事。她们一定也是在这夏季夜晚、在满天繁星的下面,一代一代的人讲着永远讲不完关于神秘星空的故事,还有那些月亮上的美丽传说。
早上醒来,走在村子小巷破败的石板路上,不时飘来淡淡炊烟的味道。古老的村落里有年久失修的、门庭冷落的门户,也有旧石旧瓦旧门户,门里影壁院中树的院落,让我想起一句词:院中无大树,不是旧人家。而一些用红砖、塑钢窗盖的新房,在错落有致的古村子里,晃着游人的眼球。漫步中还发现村里竟还有一座很好的喇嘛庙,充分展现了幽州村的多元文化和包容。
图解:幽州村的喇嘛庙。
图解:幽州村里的小巷。吃过农家早饭,又继续踏上旅途。望着远去的幽州村在安静中有些落寞,她似乎被人
遗忘在了几十年前的时代,远离了现代文明,让人平添几丝追古思今的情怀。
从小桥过了永定河回到山路上,从远处隔河遥望山腰上的幽州村,见到的是这样一幅美景:永定河在它的山下
转了一个弯,山下的河滩种满果树,像一片绿洲镶嵌在河道里。
图解:幽州村的绿洲。
在山路上,不时的要停下脚步,侧身为偶然经过的农用车、或是更多的北京开来的越野者自驾车队让路,还有从未在市里见过的成队的摩托车。迎面还走来了20多位绿野的步行旅行者,他们背着行囊,带着帐篷,野营炊具要到河滩适当的地方去扎营露宿。这些人都穿戴装备着专业的野外衣着器械,在这荒郊野岭的山路上很是拉风。
看着他们长长的队伍,再转头看看旁边的老婆,我不禁想起法国哲学家维尼的话以自我解嘲:“怯懦的动物总是成群结队,只有狮子独往独来。”哈哈!
图解:一队徒步的旅游者迎面而来。
图解:一对骑摩托车的旅游者进入涵洞。
幽州峡谷段20多公里长的崎岖山路,有些是开凿在山间峭壁上,路段的另一侧是垂直的峡谷。有些路段沿着山势起伏接近河面、平缓的山路,有的穿行于千回百绕的涵洞中。涵洞四壁的石头裸露、犬牙交错,看出当年施工的艰难。在有些比较长的涵洞,开路者特意在沿永定河床一侧开出许多洞口,即可自然采光,也可以让行人在这采光洞口观看永定河的美景。
图解:峡谷中的小景。
图解:汽车行驶在险峻的山路上。
走的渴了累了,找个护林人的小屋旁就地野餐。餐毕,把食物垃圾收拾起来,顺手在空罐头盒里放个鸡蛋,再放进2枚我盛世天朝2011年的硬币,深深的挖个坑掩埋起来。愿它们在几百年后,如果这护林小屋没被拆,如果有考古学家们来发掘出它们,相信他们一定会激动的在CCTV新闻联播里宣布: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生活在2011年的人们,是过着有鸡蛋吃、有房子住的幸福生活之物证。
步行游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轻松的边走边游边细看,没有遇见好景却无处停车的顾及。在永定河的入口处,我们就在一个路边峭壁下,发现一座扼守永定河入口的碉堡。不知是哪个年代修建的。
图解:路边峭壁上的旧碉堡。
抬头看奇峰怪岭,低头看河床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让我想起这当年汹涌奔腾的永定河,承载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无数不被人知的故事。
回北京的火车站是在永定河另一侧的半山腰,一条没有任何标示、只能单人行走的小路弯弯曲曲的爬向车站,我们在下午6点乘上回家的列车,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旅程。
永定河幽州峡谷,以它未开发过的原始质朴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传说,苍劲峻美的山峰,崎岖惊险的山中小路吸引着久居闹市欲回归自然的人们的目光。
图片是2011年国庆节,好像是单人美女,驾BYD单车从官厅水库一侧驶向了幽州峡谷崎岖的山路。女豪杰啊!
小计:2011年8月,我们从碣石村、沿河城、官厅水库驾车穿越了幽州峡谷;2011年9月我们从幽州村步行到旧庄窝火车站走了幽州峡谷它三分之一的路程。2011年10月,从官厅水库步行到旧庄窝火车站,续走了它三分之一的路程。;2012年9月从沿河城走向幽州村,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她的全程约2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