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喜爱北戴河,他说过,北戴河的空气、阳光和大海,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最是吸引人。
毛主席喜欢在新鲜的空气里散步,喜欢晒太阳,特别喜欢游泳。因此,有时到了暑期,常和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到北戴河,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消暑,承受着大自然的赐予。
1954年的仲夏时节,毛主席到了北戴河,住在中直一号楼,濒临大海之滨。这里蓝天、白云、绿树、青山,远望碧波荡漾,近听松林蝉鸣。一旦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这清凉雅静的境宇里,顿感清爽舒畅。
主席工作不受干扰,效率也高了。每天工作完毕,经常下海游泳。他认为游泳时全身都要运动,必须思想集中,要是一走神,哪个部位配合不好,人就要喝水。所以游泳既能够锻炼身体,又可以休息脑筋,不能乱想问题,是很好的运动,特别是到大江大海里游泳还能够经受乘风破浪的考验,磨练意志,增强征服大自然的勇气。
入夜后,清风明月,万籁俱寂,惟有松涛与海浪声声。主席常在深夜阅读,手不释卷,也有时坐在沙发上,持卷握笔,悠然入睡。
与民同乐
农历七月十五日,适逢海洋的望日,清早大落潮。主席一夜未睡,待工作完毕已是晨光破晓,他想到室外新鲜空气里去散步,清爽一下头脑,便和孩子们一起去海边看落潮。
大家捡了许多贝壳,主席看着有趣,再看这大海,却是少有的宁静,水平如镜,辽阔无边。主席说,如果下海一游这狂暴海洋的平息时刻,也很有趣嘛!同志们说,主席工作了一夜,还没有吃早饭,早晨海水也凉,先回去吃了早饭,休息一下再来吧?主席说,还是游一下好。
毛主席解衣下了海,安详地向前游去。同志们穿着内裤就同主席一起下了海。一直游到了防鲨网,同志们劝主席向回游,主席说,怕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还怕鲨鱼!他游出了防鲨网,还一直向前,时而平卧水面、仰望蓝天,时而滚动戏水、抬头环视四野,海阔天空、天水相连,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时已旭日东升,回望对岸已在飘渺间。不觉已游出了几里路远,已临近南戴河的境界了,有的同志已很疲劳,但主席还是那样悠然自得,乐而忘返。
远望正前方有只小船,待游近小船一问,方知是一条渔船,上有叔侄二人,已捉到两篓螃蟹,愿意卖给我们。大家想主席未吃早饭,满腹空空,正好请主席上岸吃螃蟹。
主席同意了,大家十分高兴,于是就同主席一起上了海军的一条平板船,捕蟹人的小船随着我们一同返回岸来。
毛主席在海里游泳时,渔民没有注意到他是谁。及至到了岸边,大家照顾主席上岸,下船时有谁说了声“主席小心!”渔民这才认出了原来这是毛主席,二人惊喜非常,他们说,这回可真的见到了我们经常念到的大恩人了!于是把两篓螃蟹都抬来,恭敬地送给了主席。主席表示感谢,让我们收下螃蟹,照价付钱,并请他们一起来吃螃蟹。他们说,我们请毛主席还请不到,哪里还能让毛主席请吃螃蟹,可这是我们一生中都难遇到的好机会,一定要和毛主席一起吃螃蟹,毛主席是我们的知心人,是我们的大救星。
他们高兴极了。当时就在浴场的大厅里摆下了螃蟹宴,大家听着渔家翻身的故事,又叙述着远游海洋戏水成趣的情景,好不畅快!吃罢螃蟹,这叔侄二人坚决不肯收钱,他们说,共产党毛主席帮助我们穷苦人民翻了身,又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我们没有什么报答的,这点螃蟹算得了什么,只是希望和毛主席一起照个相,作为永久的纪念。主席说好,于是同大家照了大合影。照完相,我又说服他们收下了螃蟹钱。他们喜出望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半天才说:“我们这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天!”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去。
斗它一斗
北戴河一连几天阴雨连绵,时而狂风暴雨、白浪滔天,据说这是受了台风余波的影响。海浪隆隆的咆哮声,在屋子里都能听得到,很多人都去看海潮,可是没人敢下海游泳了。
这天下午雨刚停,天还阴沉着,主席便要下海去游泳。大家劝阻不住,只好同他到海边去看看,以为他一见到波浪滔天的样子,就不会下海了。
到了海边,巧遇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杨尚昆主任等几位领导同志也来观潮。只见那排山倒海的大浪由远而近,一直冲到了岸边,铺天盖地地冲击着海岸,一浪跟着一浪,使人眼花缭乱,感觉透不过气来,冲得岸边尽是砂石和贝壳,连海鸥都不见了。毛主席看着特别高兴,他不住地念叨着:“这才算得上是大风大浪嘛,正好斗它一斗!”说完,他一面嘱咐同志们,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炼,一面准备下海。
我们感到险情很大,一定要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但是大家的劝阻无效,于是便请同来海滨观潮的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劝阻主席。
这时有个同志想先下海试游一下,刚一下水就被大浪冲倒了,岸边的一只小船已被浪打翻。周总理说,沿海边的几个浴场都没有人下海游泳了。几位领导同志也极力劝阻。毛主席一心想下海,他想了一下,知道孙勇同志的水性好,他问孙勇:“你敢下吗?”孙勇不好表态。主席再问:“你敢不敢下海?”孙勇说:“敢!”主席就让他先试游一下,孙勇乘大浪起落间,钻浪跃进了大海。主席立意已决,便和同志们走近水边,刚要下水,猝不及防,就被突然冲来的一个大浪打到了一边,大家立刻簇拥着主席又冲了下去,终于在一人多高的巨浪中冲进了大海。那无所畏惧的气概,使人惊叹。
眼见着毛主席一行已经游进了大海。同志们随着主席漂泊在大海里,上下颠簸真可怕,时隐时现,也惊坏了岸上的人。人们在岸上的喊声和焦急的挥手都被海浪的怒吼给淹没了,大家惊心动魄地只能遥望着海浪中忽隐忽现的点点人影,人人紧攥着拳头,捏着一把汗,提心吊胆。
毛主席一入大海,立刻击水破浪,游向海洋深处,在大浪小浪参差的起落中,他有时被大浪托到了浪尖,又随着落下了深谷,也有时,当一个遮天的大浪冲来之前,他就先潜入水下,待大浪过后,再浮出水面,真是海阔天空任遨游。
岸边的人们焦急地望着,感到时间太漫长了。终于,毛主席和同志们战胜了惊涛骇浪,尽兴而归。岂知下海难,上岸也不容易,主席被大家簇拥着刚上到岸边,又一个大浪扑了过来,毛主席还想再“斗它一斗”,立刻向右弓步,准备用右肩抗过去,可是主席还未站稳,巨浪吼叫着就冲了过来,把他冲到了几米以外,倒在了一个同志的身上。还有几个同志也被大浪冲倒了。上岸一看,人人身上都被沙石和贝壳划得血迹斑斑,当大家看到毛主席安然无恙,才都放下心来,立刻又兴高采烈地谈起了乘风破浪、上下颠簸的惊险情景,个个喜笑颜开。主席听着也很高兴。
毛主席事后说,大凡一种凶恶霸道的东西,你如果怕它、躲避它,它就会欺软凌弱,得寸进尺地迫害你,就像洪水猛兽和帝国主义一样。但是当你一旦觉悟起来,你就会满怀豪情壮志,无所畏惧了。只要团结起来坚决斗争,就会感到邪不压正。那时候人也就聪明了,制服它们的办法也就有了。它们被征服了,也就显得驯服甚至软弱无能了。你看那些老虎、狮子都是吃人的东西,还不是也被人们关锁起来供观赏了嘛。大海也不例外,你征服了它,还要它驯服地来为人们服务,造福人类嘛。什么事情都是有规律的,要按照规律办事。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一切邪恶。
听了毛主席的话,使我想起了1946年8月他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来,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今天,毛主席正是以坚强的意志征服了这狂骜不驯的汪洋大海。
乘兴赋诗
北戴河的生活心情舒畅,人们已不计时日。毛主席因忙着工作,已多日没有下海游泳了。这一天,主席工作完毕,一身轻松,立刻要下海游泳。可是当时天空阴沉,乌云四起、狂风大作,远处雷声隆隆,海洋里风大浪急,远远望去就好像开了锅的沸水,浪花翻腾四溢,一浪接着一浪,没有人下海游泳了。
毛主席豪情满怀地到了海边,同志们劝说主席,是不是等雨过天晴再下海?主席说,正是要乘着大风大浪才好游大海嘛,要是再加上狂风暴雨,那才是乘风破浪经风雨见世面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啊!
于是主席兴致勃勃地和同志们踏浪下了海,一入大海,他几天来的憋闷一扫而光,随浪起伏,游向远方。不多时,狂风夹着飘泼大雨倾盆而下,顿时,一片汪洋什么都看不见了,好像宇宙就只是一片汪洋大海。人如沧海一粟,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谁知要游向何方呢?偶尔在浪花起落处隐约见有两只打鱼的小船在上下颠簸。雨点很大,打得人脊背痛,我们有时潜入水下避雨,主席说,不要紧,水就是被子。毛主席舒畅自得地向前游去。游了多时,主席随着一个巨浪又翻身回游,也不知游了多久,猛抬头忽见海岸已在咫尺间了。
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回到住地,几番遨游大海的亲身感受,使他兴奋异常,胸怀征服大海的凌云壮志,主席奋笔写了《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