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2011年库布齐沙漠徒步自助游攻略
(只身天涯 作者:空游无依)
库布齐沙漠为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蒙语意为"弓弦"。对画家来说,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一张巨大的金形弓;对诗人来说,这里沙漠浩瀚、长河如带,沙海苍茫、朝日浑圆,是一派如诗如画的大漠风光;对旅人来说,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更是将灵魂放逐的乌托邦。
库布其印象——流转于黄河上的"弓弦"
点击Google Earth图标,屏幕弹出一片深邃的夜空,正中央一个以蔚蓝为主色调的球体,缓缓转动,静止。明黄的线条正在一段一段地勾勒出国界线。凝视,就象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以纯能量生命形态存在的星孩,正在宇宙中凝视着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在搜索栏键入"库布齐",回车--球体微微一缩,突然在眼前飞速扩展,放大,迎面扑来,仿佛我正在从几十万公里外的太空以亚光速向着地球俯冲。几秒钟微微眩晕的快感突然悬停半空,眼前模糊的地图正在一格一格地清晰。视觉锁定一条暗黄的色带,由西往东,横亘于黄河"几"字形大走势内部的河套地区,绷住黄河大拐弯,形成一张弓--中国,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没错,"库布齐"在蒙古语里,就是"弓弦"的意思。
沙漠,和草原、溪流、山谷、湖泊一样,是参差多态的地球环境的一部分。不同于后者给人带来温和亲切的感觉,沙漠象征浩渺严酷,令人心生敬畏。在旅行者眼中,舒适和壮阔这两种感觉是大自然景观之美的一双翅膀,相互对称。此时此刻我坐在凉爽安静的房间里试图在电脑上勾勒出我曾经走过的沙漠之路,希望回到彼时彼刻,去捕捉一些身体和内心的壮阔感受。
趁着端午小长假,我与21位旅伴长途奔袭,一夜未休,由北京到达包头,又马不停蹄,往南过黄河进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经过一个叫做解放滩的乡镇,稍事休整,再往南十几公里,就到了库布齐沙漠的边缘。
(温暖的寂寞 作者:华氏)
放归大漠——挣扎在地狱与天堂的两天一夜
出于对沙漠的敬畏,又大部分旅伴都是第一次来库布齐,大家严格按照攻略要求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雪套,宽檐帽,防晒霜,墨镜,手杖,魔术围巾等等。后来的事实证明,每一件装备都在发挥作用。一踏入沙地,细如粉尘的沙子就没过脚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过固沙带;穿过稀薄的边缘植物带,仍然是深一脚浅一脚;进入沙漠腹地,你才知道需要这样如同重病初愈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到徒步结束。沙漠是一个又一个的沙丘组成的,沙漠徒步,也就是不断地翻越沙丘的过程,爬升时,走上一步,陷下半步,下降时,浮沙没至膝盖,一步滑出三步远,拔脚时腾起沙云,如同云中漫步。阴天是好运气,库布齐位于内蒙古高原,海拔1200米左右,所以刚开始并不觉得很热。但随着进入沙漠腹地愈来愈深,仍然开始感觉到紫外线的强烈,虽然擦了厚厚的防晒霜,还是觉得裸露在外的皮肤隐隐作痛。汗也出来了,风不小,很快就吹干了,随着运动强度加大,汗不停地出,不停地被蒸发,衣服上析出雪白的盐渍。
不知翻过了多少个沙丘,大家开始出现了疲态,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沙漠徒步,甚至第一次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有人开始叫苦,越走越慢。我却斗志激发,汗已出透,热身结束,体能进入持久状态,爬上一个大沙丘,放眼四望,茫茫沙海,无边无际,沙地楞楞,纹理清晰。风声啸啸,沙浪伏起,涌成山,山脊如斧刃;陷则成涡,成斗,成倒置的金字塔。沿刃脊行走,细沙从两檐滑下,如展开一层薄绸。沙细如尘--想象时间的灰烬,无边无际的时间,在每一粒细沙里,无边无际的细沙,在你的视觉里。独立沙丘,大口喘气,吐掉嘴里的黄沙,长声呼喊,有些苍茫的意思。
(旅人画出的曲线 作者:华氏)
柳沟河是黄河的支流,由南向北贯穿库布齐沙漠,形成沙漠里的一带绿洲,我们的领队把柳沟河的一处名为龙头拐的地方作为休息补水点。水是地下泵出来的,清冽可口。水源周围的沙漠植物异常茂盛,有一种灌木,应该是骆驼刺的一种,生命旺盛得不知如何表达,于是开着浓密得不可思议的花--是在赞美天堂吧。
柳沟河河床很宽,但河水却很小,与其说是河,还不如南方的小溪,甚至不用脱鞋,就这么淌水过去了。但河对岸的沙山却很高,休息了三次才爬到顶,风大起来,山脊上的沙被吹成沙雾,回头看夹在沙漠中的柳沟河绿洲,白花花的细流从宽阔的河床中间弯曲而过,两岸有些芦苇丛,灌木林,天空上盘旋两只鹭鸟,草滩上过去一群羊。
爬上沙山,能看见不远处的解柴沙漠公路,日已西沉,晚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徒步十四公里,终于在离公路不远的防护林间的一处沙窝里扎下营地,点起营火,忙碌一阵,笑闹一阵,精力旺盛的,还在聊天,疲倦的早已经酣睡。
越过南北走向的解柴线沙漠公路,库布齐依然浩浩荡荡黄沙起伏。头一天领略了沙漠的严酷,第二天的徒步我们队伍中九人决定放弃行程,乘车回包头等侯。我与另外十二位队员继续向东进发,终点是响沙湾沙漠公园。
午间休息点设在银肯敖包。银肯敖包建在沙漠中央一座有植物的山上,它应该是库布齐沙漠中最高的一座山,奇特的是,它居然是绿色的,覆盖着植被,被沙海包围,一座绿岛。我查不到山的名字,姑且称它为银肯山,银肯,是蒙古语中"永久"的意思。其实我们第二天的行程里,在进入沙漠没多久,就在一个沙丘上看到天际线黄沙茫茫的边缘一座绿色的山包,山顶隐隐有座园环形的建筑,仿佛大海中的灯塔,这是我们今天沙漠徒步的一个地标。
所谓望山跑死马,银肯山就在眼前,却感觉总也走不到,深一脚浅一脚,无数的沙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太阳穿出云端,如同烙铁印下,全身发烫,四野茫茫,没着没落。偶然发现一蓬稀稀拉拉的柠条树,在聊胜于无的阴影下稍事休息。疲倦酷热,却并不颓废,毕竟银肯敖包越来越清晰了。沙漠中并不是绝对的没有动植物,沙地上随处可见一种象是蜣螂的黑甲虫,还有慌里慌张的又小又笨的蜥蜴。巨大单调的黄沙坡上,会突兀地生出一棵像是蒿草的植物--就一棵--不可思议地浓郁的绿着。在一个山谷里,又发现了一片开着花儿的骆驼刺。在沙漠中,不由得不想起那个宏伟的命题:生命!
仍然是大起大落的沙丘,深一脚浅一脚的上升、下降。下午的阳光更加犀利无情,但天气好转,天空中云卷云舒,云影印在黄沙,每一刻都那么美。两个小时后,终于在响沙湾公园混入人群,去小卖部买冷饮,坐在凉棚里吃雪糕,领队告诉我们,今天的徒步距离为十七公里。说不上是从地狱还是天堂,回到了人间--真的说不上,即是地狱,又是天堂。心情即不是快乐,也没有伤感,而是一种--满足。一位队友说,我们终于征服了沙漠!我说,不,你只是征服了你自己。
坐上大巴,返回包头的途中,库布齐沙漠就在左侧窗外,浩浩荡荡。想起英国神秘主义诗人布莱尔的名作《天真的预言》: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
刹那即永恒。
(文字作者:空游无依)
投影是指路的方向 作者:天树
浩瀚世界 作者:华氏
沙漠征服之队 作者:天树
沿着前者的脚印 作者:天树
艰难跋涉 作者:天树
遥望队伍 作者:天树
沙漠“比武” 作者:天树
库布齐穿越路线详解
库布齐沙漠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一派浩瀚苍茫的大漠风光给人以发自内心的震撼,更别说变幻莫测的沙漠神光、由疾风雕刻而成的千姿百态的沙漠花、奇丽无比的沙漠日出、以及犹如神话般的海市蜃楼了,这些沙漠特有的瑰丽景象,对众多旅行爱好者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库布齐沙漠徒步路线:
1、东线:由恩格贝经柳河沟龙头拐、解柴线营地、解柴线沙漠公路、银肯敖包到响沙湾,这条线为最传统的路线,沿途经过沙漠、牧
场、湿地、沙漠峡谷,起止点都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程直线距离45.6KM,中强度。
2、西线:由夜鸣沙、观日台至七星湖,全程35KM,目前无中途补水点,中高强度。
3、南线,是实际上真正穿越过库布齐沙漠的线路,全程无补水点,直线距离32KM。
远方网小编提示
1、就库布齐沙漠徒步穿越路线来说,目前西线每到大假人满为患,已经逐步失去了穿越的乐趣。
2、南线走过的人很少。与其他路线相比较来说,东线非常经典,强度适宜,安全保障程度高,所以V旅户外所带的徒步穿越队伍一般都会选择东线。
库布齐沙漠徒步装备
背包:合适的背包可以让你节省很多体力,建议男士不小于65L,女士不小于55L。
鞋:高帮无网眼的登山鞋或者高帮胶鞋
衣服:速干衣或者棉质长袖,冲锋衣裤
帽子:圆沿可以遮住耳朵脖子的,最好再配一纱巾
眼镜:防风镜或者太阳镜都行
手套:普通的手套即可
保鲜膜:用于包裹相机和身体取暖时使用。
袜子:最好多备几双(棉袜 丝袜)。
手仗:建议最好有2只,可以节省不少体力。
炉具:建议2-3人一套,另外各带自己的餐具,汽罐每5人至少准备一罐。
睡袋:自备一个350克棉睡袋。
其他:帐篷、雪套、防潮垫、头灯
(充足的准备是沙漠徒步的关键 作者:天树)
沙漠徒步注意事项(重要)
1、着装:沙漠十一气温较高,晴天白天气温25-30度,地表温度下午最高可达50几度,晚上气温在10-15度左右。阴天或大风天气温会骤降至5度左右。所以着装搭配建议根据自身状况做好保暖和防暑工作。
提示:根据个人体质不同灵活掌握,但是冲锋衣裤(或抓绒)、速干衣裤、排汗内衣裤、抓绒裤、魔术头巾、帽子、雨披为必备!
2、饮食:无后援负重穿越,饮水和食品需自己背负,根据以往经验,每日饮水应在5-6升,食品尽量选择高能量的简单易消化并不易变质的干粮类食品,尽量少用耗水量大的食品。
3、鞋要选择高帮轻便专业徒步鞋。鞋面最好是全皮面或紧密的其它材质鞋面,不要选择有粗网眼的鞋面,以防止细沙钻进鞋与防水涂层之间。为了防止脚起泡,鞋垫必须换成新的(使用超过100公里的就换),而且在行走时带些创可贴,发现脚有不舒服的部位赶紧贴上。袜子也要换成新的专业徒步袜子(脚后跟和脚掌部分加厚)。
4、沙尘:沙尘并不耽误人的正常行走,只是行军速度会减慢。遇到沙尘时带上防风镜、口罩、头巾,要注意把照相器材封闭好。虽然在凉爽的沙尘里行军也是一种感受,但是活动组织者应该在沙尘来临时快速收拢队伍,防止后队迷路。
5、如何控制自己的饮水量:在野外环境,每个人的耐渴程度不一样,在你出发前两天就开始大量饮水,让身体储存足够的水份。进入沙漠后,背包负重行走,尤其接近中午前后,身体会大量出汗,这个时候你就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定时饮水,每次饮水不要超过100毫升,30分钟饮水一次,这样一小瓶矿泉水够你用2个小时,一般早晨行走1个小时侯后开始补水,中午午餐用水控制在400-500毫升,晚饭用500-600毫升,在行走时要定时定量饮水。
6、控制行军速度和定时休息是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的关键。沙漠负重穿越行走开始可30-40分钟休息3-5分钟,行进几个小时侯减少行走时间,增加休息次数。要严格控制休息时间和行走时间,时速掌握在2.5-3公里/小时。当然,这要根据天气情况、当时沙漠路线状况和队员组成来灵活掌握。
7、建设营地:内帐穿好帐杆后把帐篷迎风面最小的一角冲向迎风面,扎帐篷的地钉时首先把浮沙用手扒掉,一般浮沙下面20公分左右就是潮湿的沙子,硬度很大,足以扎住地钉,地钉以大于45度角度斜插在湿沙子里面,一般防风绳拉好、这样能防止7-8级的大风,扎好地钉后,把除了帐篷门的其他三个部分用沙子培起来,也能抵抗强风和保暖。
8、沙地里行走:背包负重行走时经常要翻越沙丘,为了给双腿减轻承重,用带大雪栏的双杖辅助行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上坡,会为双腿分担至少四分之一的承载力,使身体延迟疲劳,也提高了行进速度
9、上坡时行走最好选择前面人的脚印走,这跟走在台阶上差不多。利用手杖的支撑,会很轻松的翻越沙丘。
10、在平缓的地方行走最好不要跟着前面的脚印走,最好在偏离十几公分的没有经过踩踏的地方走。
11、一般气温达到30度无风情况,就应停下来等待,中午若因太阳直射气温高,可在附近高的沙梁上,把浮沙用手扒掉漏出湿沙子后坐下,用手杖和背包把冲锋衣支起来当做凉棚,沙梁上的微风和凉棚以及湿沙作用可减少身体的耗水量,防止中暑。也可以把内帐支起来,躲在帐篷里。
12、白天行走时间有限就得增加夜晚的行走时间,在没有足够强的月光下,开路人可利用强光手电探清前方行走路线,后面的队员利用头灯根据前方脚印行走。
13、快速拔营:睡袋不要叠,抓起睡袋的一个角直接往压缩袋里使劲积压,10几秒就能收好一个睡袋。收帐篷时内外帐不要叠好,可随意的塞到背包里的睡袋上面并压紧。这样下来,拔营速度可大大的提高。等大家回到家中清理好后再叠起来即可。
14、相机的使用:沙漠里的细沙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沾满你的全身,所以在拍摄时应谨慎的拿出相机,并拍掉手上和上身的沙子,避免相机跟沙子接触。若不小心沾上沙子可用嘴猛力吹掉沙子。有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相机,并用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相机套包住相机
15、带上保鲜膜,因为沙漠中空气中的沙子很细,即使没有风,空气中也米泛着看不到的细沙,这样,这些细沙会钻入手机、相机等器械里。造成器械的损坏!
保鲜膜还可以在寒冷的时候,包裹自己的身体,比如大腿,胳膊,来达到保暖的效果。还可以用来隔离水或者其他液体,或是包裹物品。
16、徒步过程中装备物资全部由队员背负的队伍,如果有紧急情况,比如有队员身体不适或者水和食物不足,应及时休息和协调用水。出现事情重要的是跟队保障车直接送入就近医院、外围的保障车进入沙漠跟队穿越、整个队伍正常前进。
17、沙漠行走与休息:因为沙漠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刚刚进入沙漠要匀速前进,先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做适应性行走,慢慢的度过疲劳期,就会适应,遇到比较陡峭的沙山要按照领队的指导绕开行进,避免走直线消耗体力,根据队员的个体差异疲劳期有大约1小时上下不等,在这段时间里只要坚持一下就会适应的;沙漠行进一般30分钟休息一次,每次休息3-5分钟;队员不要擅自脱离队伍远离领队视线,遇到问题时随时报告领队,请示后方可。
18、食物水的准备及能量营养补充:食物按1晚餐、1早餐、2中餐(路餐)准备(如果有变化另行通知),大家可以多带一些高热量、高营养的食品,尽可能不带垃圾食品。水每人每天准备5-6升水,可以带一些功能性营养性饮料,喜欢喝酒的个别队员也不要带酒,因为酒精会大量消耗水分,等穿越成功回到市内可以尽情腐败。
在沙漠里,因为个体的差异每个人所需要的水分也不同,建议在出发前几天就要大量饮水,让身体尽量储存水分,在沙漠负重行走时要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补充水分,避免不科学的饮水方法。
库布齐沙漠当地住宿
库布齐沙漠徒步过程中是帐篷露营的。包头市距离库布齐沙漠很近,一般是作为徒步始末的落脚点,很多户外俱乐部都会将游客安排在包头市住宿。
库布齐沙漠当地饮食
山药鱼儿:将焖熟的山药剥去皮,和上莜面在锅内用双手推搓,使其成糕块状,然后取出,分成小剂,捏成5厘米左右的鱼儿形,摆在竹(铝)箅子上,放入锅内蒸熟,蘸蘑菇汤、肉汤、蛋汤等食之,味美可口。
山药饼:可用白面或莜面做料,将焖熟的山药去皮,和上白面或莜面在锅中双手揉搓,成糕状,取出后分成小剂,扦成薄饼,放入锅中慢火烤熟,配以醋蒜汁,即可食用。十分好吃,独具特色。
涮羊肉:把羊肉切成5分或1寸长的薄片,或用木工推刨将冻羊肉推成薄片,放入烧沸水的铜火锅中即熟,用筷子夹出,蘸事先备好的佐料汤食之。佐料用芝麻酱、酱豆腐、腌韭菜花、香油、辣椒油、虾油、酱油、醋、葱丝、姜丝、料酒等调制。涮羊肉片鲜嫩醇香,风味佳美。
手把羊肉:俗称"手把肉"。是康保县人民的一种传统吃法。把不剔骨的羊肉劈成三寸左右的小块,置配好的佐料放入锅内加水煮,烧2-3小时,捞出即可食用。手把肉有清香可口肥而不腻的特点。
库布齐沙漠行程规划
库布齐穿越西线每到大假人满为患,而南线又很少有人走过,安全问题不能保障,所以在这里暂时先推荐东线的行程规划。仅算库布齐沙漠徒步过程花费的时间,一般两天即可。
上午从恩格贝穿点点起点出发,沿途感受多变的大漠风光,中间经过码头、黑濑沟、鹿场、包头人家,晚上在柳沟河龙头拐营地进行休整和补水。
第二天继续上路(但是自觉体力不支的人最好就不要再跟队了,可以跟随旅行俱乐部的车先回包头市休息),越过解柴线公路,中午在银肯敖包休息(在银肯敖包就可望见终点--响沙湾公园,会给旅途增加无限希望),两小时徒步后到达终点响沙湾公园(两日行走全程约47公里)。
因为库布其徒步路线较为艰苦,难度较大,若无向导带领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建议想要前去的朋友最好还是参加户外俱乐部组织的徒步活动。推荐俱乐部
V旅户外俱乐部
简介:这个俱乐部主要以新奇路线为主,除了每年春秋季组织的库布齐沙漠徒步线路,还每周固定组织木兰围场的旅游活动,其他路线更有有郭亮村、长岛、灵山岛、北京周边等地的自助游热门线路。
联系人:小马
手机:13910301460
QQ:995350477
QQ群:19023527
联系电话:010-63462889(请在早8:30~晚18:30间拨打)
说明:库布齐沙漠线路V旅户外从4月到10月底都有组织,可以提前报名。
-
-
2014-03-27 10:04v旅户外
这周日白河徒步呀!~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