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边城—老龙尾—南石洋峡谷穿越记
过客匆匆花正红
长路漫漫听鸟鸣
长城瓦砾作书卷
岭上开怀有劲风
沟壑相连造化事
一草一木皆含情
转山转水心相映
百转千回毋须停
在镇边城上村口下车以后,我们就走进了一条花团锦簇的山路。这一条沟叫西沟,有4公里左右长。一路走来都如照片一样的美丽。由此我想,户外的人儿,对自然的领略,对山川颐养变迁的感觉,真是得天独厚啊。半个月前来这里,除了偶尔有一树桃花开放,在报送着春天的信息外,景色还很凋敝。短短半个月以后,这里却成了鲜花的海洋,是自然盛开的鲜花。
大家虽然是匆匆走过,但无不被这美景所吸引,匆匆赶路中观赏、赞叹、拍照,感觉此景此情真的已经不虚此行。我也就在此时,在心里默默的形成了本文开头的那首打油诗。
美中不足的是,天气很热,在西沟里行走感觉很闷热,有的朋友已经有严重不适。平时很强的驴友,这时感觉胸闷眼晕,举步维艰,直到下一段路走到长城上,登高望远,吹风抒怀,那种不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心情顿时感到畅适舒朗。我忽然想通了一个现象:那些喜欢爬上山脊,登高远望的驴友,日久天长,性情也变得心胸开阔,大度包容;而有的人总在沟沟里行走,却日益变得狭隘固执,怪异偏狭。原来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是实实在在的。
下一段路是从水头长城走起,奔向老龙尾。这段长城我在2011年走过,那次从早走到晚,走的很吃力。一路上荆棘丛生,乱石累累,断崖不断。有时有模糊小路,但又时常走丢。那个时候,这里的确人迹罕至。但这次再次行走却完全不同了,长城的乱石中已经有了路的痕迹,密林中有了横切路,原来密密的荆棘丛,现在已经被好心人用镰刀清理出了林中小道。从时间上讲,正是山樱桃花盛开的时节,长城两侧紫红的山樱桃花开得如火如荼,长城从花丛中穿出,我们从长城上走过,清风送爽,花香莹心,兴奋快乐中,很快到达老龙尾。所谓老龙尾,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道山时听到的名称,它相对于山海关长城老龙头而言,因为在北京地区,内长城在此终结,再往西只有烽燧,没有城墙了,再有城墙已经到了河北涞源的白石山了,所以人们称这里为老龙尾。
老龙尾的标志是长城尽头,有一圆形城堡。这里与幽州古村一山相隔,完全是喀斯特地貌,山势嶙峋,层次鲜明的山坡,鲜花正在盛开,景色美不胜收。上次穿越时,从这里的荆棘丛中下到南大石洋峡谷,沟壑纵横中稍不注意就会迷路。这次再次穿越,这里已经成为景区。水泥石板铺路,松木板条为栏,盘旋而下,很快下到谷底。
南石洋峡谷我已经来过几次了,对这里的景色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但同行的朋友,很多人还没来过。所以,我还是没有设定出景区的时间,有意让大家自由行走。于是,大家很放松的溜达出谷口。18点全部出山,乘车返回,比预计的提前一个小时。全天行走19公里,爬升1000余米。
以上唠叨很多,就是想告诉你,这条穿越线路,景色不错,强度适中。想来走走,没啥问题。
山里的野花开得好艳丽
我说的对吧?这是我蓦然想通的事。
好的,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