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墨脱白际行——记【环球徒步】清明、五一白际行
细雨盈盈春意动,山间竹林青翠绿。雾轻缭绕水云间,古道茶香惹春来。
——题记
清明时节(精灵公子)
泰国归来已经是近清明之际了,如此小长假浪费于休息、宅于家中,绝对不是我的风格。于是清明当日就与废老师来了一场桃花之行。只是一番折腾到达平谷后,才发现满园桃花还未开放,让许多趁清明假期去看桃花的人是大失所望啊。也罢,反正这也是临时的小节目,去黄山的票早已经订好,也不枉了此等假期了。
北京未见雨,天气预报显示南方是连续有雨的。其实还是很喜欢下雨的感觉,想想潇湘雨过,步履微尘,行在潮潮湿湿的小径上,清风微拂,那可真是让人心动不已啊。江南已入梅雨纷飞之季,心中的那个蓝天白云交际之地,也随着想象而弥荡开来……
行程顺利的让我们也很惊讶,辗转坐车到岭脚村时蒙蒙细雨就开始飘洒了。安静的古村落,通往白际的古道,被淳朴的老乡细心的做了标识,很容易就能找到上山的路口。
古称"徽开古道"即安徽徽州--浙江开化的大通道,东起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泰夏村,北至本县榆村乡岭脚村,全里程25公里,其制高点"白际岭"高峰海拔1208米,是白际的交通要道,是古时徽商、浙商经商的必经之路,因海拔高,里程长而著名。
一路的爬升大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古道都是青石板铺成,被雨打湿后难免有些湿滑,还是会多一分小心。山中已然是春天的样子了:绿树红花,远山如黛。细雨蒙蒙弥漫着诗意的情怀。有些意外的是,之前查过攻略说这是一条驴友线路,一路上却没有任何爬山的人经过。这大山之间,细细密密的雨幕中爬山的我和废老师显得格外孤单。
不过一路的竹林中总会遇到挖笋的山民,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新笋萌出,拔节有声。这个季节正是挖笋的好时候啊!清明出土,谷雨成林。唐代诗人李贺有诗云:“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能亲眼看到挖笋对于生长在北方的我也算是一种幸运了,看着白白嫩嫩的笋,突然会想到“竹笋炒鸡”和“竹笋腊肉”了。嘿嘿,真是吃货一枚啊!
雨不紧不慢的下着,跟着我们一路的爬升再爬升,重装爬升的感觉总是一种悲催,更何况是细雨相伴呢。总算在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白际村,找到了老谢家。来的人寥寥无几,热水澡和干净的衣服、还有山村特色饭菜,让一天的疲惫消散。早早休息为了明日的行程。
雨仍然是下了一夜也没有停的意思,听老谢讲已经下了一个星期了。吃过早饭看好路线,我和废老师就出发了。虽然是下着雨,但是走到高处,看到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烟雨中。田野上方覆盖着一层烟雾,迷迷蒙蒙的,仿佛一幅大肆渲染的水墨画。徽州特色白墙黑瓦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倒是为村子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感觉。
爬山到严池村的路已经被水占领,双脚是在水中行,如果不是青石板路修的台阶,我真的会以为这是一条河沟冲刷出来的路。竹林里被一层水雾笼罩着,被雨水冲刷过的山间小路,泥泞不堪,偶尔停下来休息一下,也会有些凉意。此刻山在云中转,水在山中流,而我们是在泥中趟啊。没有什么心思看沿途的村落风景,一心只想早点完成行程。时间刚好掌握到中午,来到了浙江的厦泰村(厦山村)。虽然我们穿的都是专业的登山防水鞋,但是鞋子已经进了水,找到一家商店,两碗面条算是午饭了。
回程路也并不像想象中的好走,沿途路边的水因为雨多而咆哮着,汹涌澎湃。让我不禁想起了西藏318一路上的河也不过是这样的,看来“江南小墨脱”不是随便起的呀。一条生生辟出来的“路”,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一边是汹涌的河道,一面是随时塌方的路,一路走的战战兢兢。转向山路却也有被水冲断,只能搭建木头过河的地方。这一趟还真是惊险啊。不过小雨也有好处,就是瀑布够壮观。
好在老天还是给面子的,第三天转道到屯溪时,天就完全放晴了。闲逛中各种美味入口,各种美景。清明节也算是完美收场了,只待五一再来咯!
五一小长假(废老师)
白际深处有人家
徒步百年徽开古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安徽省休宁县白际乡,深藏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中,曾经是安徽界内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乡,风光独秀,因此江湖也称之为“江南小墨脱”。白际乡政府所在地是白际村,古时进出白际村只有两条山路:北向去往榆村乡岭脚村,南下通向浙江淳安县厦山村(也叫泰厦)。两条山路合起来就是著名的徽开古道精华段,约30公里。
白际村的取名跟朱元璋有段渊源。话说当年朱大元帅在徽地领军打仗,白际村人得到小道消息他会路过白际取道结竹营村,全村总动员大张旗鼓准备迎接朱元璋。孰料朱元璋直接奔向了结竹营村,白际人民“白接”了一场,而在休宁方言里“白接”和“白际”同音。不过白际的得名还有一种文艺的说法,是“蓝天和白云交际的地方”的简称。
徽开古道-白际是江浙沪驴友喜闻乐见的一条户外徒步线。这个五一假期环球徒步首次率领北方的驴团南下,一行20多人,其中最小的@豆豆才4岁半,人小鬼大,爱说会笑,很快成为了全队的开心果。
经过先前探路的研究,这次白际徒步行第一天截取了厦山-白际的一段,约15公里,依次经过项山村和严池村,后者的高山梯田和千年红豆杉略有名气。第二天从白际徒步前往百丈冲瀑布和油煎豆腐瀑布。
古道驿站
纯天然野生树莓 生津解暑
快乐的徒步中
1米多长的竹叶青 绿的像翡翠
半路杀出的四条腿儿”领队” 非常敬业 可惜不太会用对讲机
项山村
项山村的祠堂
严池村晒笋干
高山蔬菜 看起来生吃都好吃
山坳坳里的白际村
驴友圈无人不知的白际老谢和他的客栈 我们的入住地
老谢新添了户外拉杆音响和话筒 篝火晚会duang起来
白际人民公社 掉进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怀
第二天下雨 慢慢溜达去看瀑布
百丈冲瀑布
油煎豆腐瀑布
车马劳顿 屯溪休整
第二天上午出了白际,大巴从厦山村奔向屯溪(黄山市的一个辖区),下榻翠林大酒店,队员们自由活动。女队员纷纷甩掉她们的老公和男朋友,组成了女子逛吃团扫荡屯溪老街和黎阳老街。
黎阳老街的商山人家,小馆子,人气暴旺,徽菜代表的臭桂鱼必点
新安江上听老戏
第三天与安徽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亲密接触,坐上最好的画舫,干果茶水和江南的阳光伺候着,沿途下到文艺的绵潭村听听地方老戏曲。生活美的不太真实。
绵潭村的枇杷嗷嗷待熟。绵潭除了罕见的地方戏曲传统,也是天下闻名的“三潭枇杷”产地,“三潭”指的就是安徽省新安江沿岸歙县的漳潭、绵潭和瀹潭三个自然村。
5.23-24号环球徒步会再度光临新安江绵潭组织徒步 枇杷采摘
http://www.517huwai.com/activity/37953


景色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