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石门洞……

 

 











独行时的脚步并不孤独,因为独一处奇特的风景,就会一直往前走……去捕猎这份新奇——

石门山位于怀柔区怀北镇椴树岭村南,111国道峪道河一侧。距APEC会址雁栖湖约11公里,紧邻青龙峡、百泉山、幽谷神潭等景点。去石门山,最主要的是到石门洞瞅瞅……今儿个还算闲暇,就花点时间,写一写自己半月前徒步的心迹吧。这地方也许很多人去过,但俺还是头一次——

2016年3月31日,是个工薪族上班的日子,那天在那攀爬的人不多。顺着峪道河的水流,在河谷右侧的景区村落里,可以比较清楚地瞅得见石门山的整体轮廓。但石门洞在河谷却是看不见,必须往上攀爬到观景亭的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地方,才能相对清楚地浏览到石门洞。当然,在那里瞅瞅的话还是差点意思,再往上爬一段距离也就到啦。从山底东上,进入翡翠谷,置身谷中,清凉幽静,据说路边泉水叮咚,但这次没往这边走,时间安排不过来,也就到石门洞瞅了一眼而已。

石门洞,远望一个洞,近观一扇门。石壁上有个石刻老人,手托金锭,白发飘飘。石壁与门框三米之远,厚约一米有余,高十余丈,近二十米之宽,犹如刀砍斧劈,鬼斧神工,蔚为壮观。据说以前这里是有门的,现在却只留下了门框。这就是此地流传甚广的孝道故事的发生地。

(网络搜索)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姓阎名怀信的青年,本是书香门第,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又为避乱,携老母迁至风景幽胜的石门山下,虽然家贫如洗,却不忘耕读传家,喜读诗书,靠种几亩薄田与老母相依为命,简朴度日。有一年,阎母大病不起,眼看不久于人世。怀信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依然不见好转。当他跑到山中的寺庙求签问卜时,那时广善寺还叫清凉寺,寺中长老示意他随便写下一字,怀信不假思索,起笔落笔,一个大大的“孝”字一挥而就,救母尽孝之心跃然纸上。长老却有一番解释,最后告诉他子时石门山顶,定有高人相助取得还魂草。

夜半子时,怀信爬到石门山顶,伸手不见五指,正焦急间,突然,雷声滚滚,狂风大作,暴雨骤泼。一道闪电划过,但见一丛碧绿的还魂草长在峭壁石缝中。怀信喜出望外,不及思虑,只怕失了还魂草,跨步一跃,一把揪住了还魂草,可是脚下一滑,跌下山崖,昏厥过去。
  当怀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山洞里,洞深莫测,金光四射,遍地都是金元宝,金骡马拉着金碾子转,如仙似幻。

一位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人告诉怀信,他是此地山神,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愿意送给他一株还魂草和一坨金锭,让他回家奉养老母,好生过活。怀信谢过老人,却只拿了为老母治病的还魂草,又把金锭还给了老人。老人听罢颔首赞许,怀信转身告辞,刚一迈出洞口,只听一声轰鸣,回头望时,只见石门已重重关上。

后来,贪婪的西域商人打开石门,欲盗走宝藏,却被石门压死在山上,整个石洞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石壁上留下了老人手托金锭的神秘画像。

传说终归是传说,信不信由自己。至于典型风景的赏析,还是眼见为实啊。那天专门去那一览风景,石门远瞅上去还挺壮丽,但真的往上攀爬时,其实不是太高,哪怕身体素质差那么一点,一个小时的爬行差不多也到啦。

篱笆发表于2016-04-15 15:20  
分享到 
赞过
(1436次阅读/5个评论/9人赞过)
    只玩一天
    好景色、好片片、好文章!强强
      鼓掌感谢点评,景色是好,只是相对来说景点有点单一。文章真的没多少特色,随便抄抄写写发点感慨而已。这次去得匆忙,看得也不够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点不知哪是哪呲牙
    篱笆

    户外,驴友,脚步,一次过了接着一次……

    有组织,就更有安全……如果没有组织,很多脚步也许会变得迷惑茫然。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行走的人多了,也就变得不再是初次徒步的那座山……山还是那座山,随着路途脚印的增添,给人的感觉也在变,变得不再新鲜。

    求变,是驴行脚步的天性。是谁给了脚步行走更多的动力和方便?

    也许是你自己天性脚步的强健,也许是驴友间的互助与信任……也许是驴队行走不断积累的经验……但无论怎样,一个物质上的基本保障,却是永远都不能改变……徒步强人性,同行是缘分奋斗徒步2016,猴急猴吉,因为一路同行,有了更多美丽!微笑拥抱

    一直走
    强
      一直走,教俺走向轻松的脚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