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登山系列33:一次联合组队活动——记2008·11·23妙峰山古道行
这次活动实际是和祥瑞、山百合共同发起。队伍中有了他们以及啊健、大脚大、老榕等这样的老绿野增加了整个队伍以及我的内心稳定,也让我轻松了不少。在走过南庄—樱桃沟段找到庄士敦别墅后至冷风口的四个小时,队伍实际是由祥瑞带领,我只是从冷风口以下才重新担负起领队责任。 看了计划外的仰山棲隐寺及周边寺庙、塔林,对古老高大的寺庙围墙和崭新的庙宇留下印象。
一天都是阴。中午,天空飘落一阵短暂的微雪。 下午三点,队伍踏着厚厚的落叶向大觉寺走去,寂静的山谷中回响着队友们愉快的谈笑声。 感谢上帝发给我的好牌,和20名队友一起翻过一座大山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和祥瑞、百合、阿DU、达达驴多次同行,能再次同走彼此都很高兴。和大脚大、老榕、简写大卫、游走乡间、老茶根都不是初见相互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领队确认队员时的一个原因。本次活动实际带了新人包括空降的队友老su2人。能确认他们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这条路线强度和难度不是很大,而且事先也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和告知。吸收新人给户外界带来新的生气与活力,也适应了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后我会继续。
并不认识我代为报名的小刘,只是知道她和山百合走过,而她也给我留下印象—不顾我的劝告坚持打车追队伍到南庄;克服鞋和体力的问题坚持走到底,我向这样的队友致敬。达达驴小弟跑去帮我看棲隐寺后面那个旧塔上有没有文字,结果是没有,非常感谢!很欣赏达达在上坡最累人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谁背不动包了?给我。”同样喜欢他对这样问题的回答——“要是人走不动了,背不背?”一个小伙子问,“一脚踹山下去自己坐车回家。”呵呵,嘴苦心甜的达达驴。
本次行走约9:40从南庄路口出发,11:20到仰山寺休息吃饭。12:00再次出发,14:10到达瞭望塔。瞭望塔前有一大片灌木丛长满了小红豆,娇艳的红色点缀着灰蒙蒙的山野分外动人。15:40栗子台,16:50在大觉寺公路边上了公交车。6人去鹫峰的小分队约17:15在北安河也上了公交车。小分队中一人望京塔后沿海拔700余米的山腰小道也到了上平台并完成了一份很好的作业 冷风口以下约半小时行程的古道年久失修碎石密布,队伍中有多人在这一段滑倒,以后走到这里要多加小心。
这是一条不错的路线,主要特点是能够从背后登上冷风口。 冷风口是中道前后山的分界线,因冬季风大寒冷而得名。这里是中道上一个重要的路口:向北可以去鹫峰、妙洼(中北道)、阳台山(北道);向西经五道岭通妙峰山;向南通灰峪(中南道)、樱桃沟(南道),可谓四通八达。由于冬季防火封山,从各方向到冷风口的路基本在山脚下就被封,北安河方向则需要购票。现在这条路线提供了一个从背后登山冷风口的机会,而一旦登上冷风口从这里向各方向下山是不受阻拦的。 不能多说,大家悄悄利用吧,爬山时注意冬季防火。
啊健提供的数据如下: GPS海拔高度:南庄下车:295m,仰山棲隐寺:544m(N40°02.630,E116°02.796),最高点防火了望塔:983m,冷风口:790m,大觉寺公路边车站:35m,全程:14公里。 实际行走路线: 从樱桃沟村到仰山棲隐寺后又再次返回樱桃沟村,增加了上升下降各约200米。这样算来总上升约(983-295+200)900米,下降(983-35+200)约1100米。 有一个数据待核定:冷风口的790米。 瞭望塔到冷风口下降并不大,数据显示下降了几乎200米似乎有误,是否还应当是《京西古道》所说的920米? 感谢啊健!
这次行走的起点定在樱桃沟南面约1公里处的南庄路口,实际上南庄以前妙峰山古香道的这条南道还大有文章。且不说三家店村的龙王庙,也不说琉璃渠的过街楼和万缘同善茶棚,龙泉务的辽代琉璃窑也先按下不表。只是从陈家庄开始上山的古道及离开109国道进山后的阴山石刻、桃园村的关帝庙(茶棚)就都值得一看,这次设计路线考虑要走到大觉寺,所以只是乘车经过没有下车,南庄以西几公里处的滴水岩这次也无法顾及。2008·11·27
一直走发表于2019-02-03 22:12
(477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
相关系列游记
- · 京郊登山系列1:风雨灵山
- · 京郊登山系列2:烈日炎炎走长城——
- · 京郊登山系列3:一篇迟发的游记
- · 京郊登山系列3+1:随布裙子队行走在怀柔的山水与历史之间
- · 京郊登山系列3+2:怀柔长城赏雪
- · 京郊登山系列4:2009·2·2(周一)平谷大溶洞和湖洞水
- · 京郊登山系列5:2005·7·3的海坨山
- · 京郊登山系列6:雨游海坨
- · 京郊登山系列7:《百花山 》 2006年8月
- · 京郊登山系列8:羊得山行记
- · 京郊登山系列9:重走妙峰古道 2015·4·28
- · 京郊登山系列10:《古长城游》
- · 京郊登山系列11:《唐家寨梨花》
- · 京郊登山系列12:登上清水顶
- · 京郊登山系列13:《来利水》
- · 京郊登山系列14:看海坨戴雪
- · 京郊登山系列15:《三上海坨山》
- · 京郊登山系列16:《密云春山行》
- · 京郊登山系列17:《夏至那天的玫瑰》
- · 京郊登山系列18:去长峪城
- · 京郊登山系列19:(转帖)海陀一日惊魂记(2005-07-03)外科医生
- · 京郊登山系列20:《入伏爬山》
- · 京郊登山系列21:怀柔春山行
- · 京郊登山系列23:木兰芽
- · 京郊登山系列22:坡峰岭逸闻
- · 京郊登山系列24:怀柔雨后千山翠 空谷回音闻鸟鸣
- · 京郊登山系列24:去红螺寺
- · 京郊登山系列25:灵山两日
- · 京郊登山系列26:36人怀柔行——记2008·8·17撞道口活动
- · 京郊登山系列27:怀柔归来满眼绿—小记11人鹞子峪-撞道口雨中行(2008·7·8)
- · 京郊登山系列28:重游上方山——07年11月10日在上方山的回忆
- · 京郊登山系列29:去箭扣
- · 京郊登山系列30:归来衣带栗花香——记2009·6·18(周四)20人怀柔行
- · 京郊登山系列31:《过鹞子峪》
- · 京郊登山系列32:灵山晴雪——记08·10·25东灵山之行
- · 京郊登山系列34:大王叫我来巡山
- · 京郊登山系列35:海坨行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