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期游记 I 深入洞穴~大渔洞探秘记

探洞项目被称为全球10大极

限运动之一,也是时尚前卫者的最爱。

溶洞是怎样形成的

溶洞,顾名思义是水把岩石溶解形成的洞。石头都很硬,只有容易被水溶解的岩石,即“可溶岩”,才会形成溶洞。最常见的可溶岩是石灰岩(简称灰岩),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它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被水溶解,变成碳酸氢钙。洞就是这样溶出来的。而这个反应逆向进行的话,就沉积成溶洞内的各种奇妙景观。




洞穴发育的三个阶段:

1、地表河流沿着岩层缝隙,流入地下。

2、流水侵蚀、溶蚀,让岩层的缝隙不断扩大,形成洞穴。

3、有些地方岩层塌陷,形成面积大、高度高的天坑或地下大厅。




灰岩是海底沉积物一层一层叠压出来的。成岩之后,依然保留着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有缝隙,这种缝隙叫层理。最初,地表水流沿着裂隙和层理进入岩层中,逐渐拓宽这些裂隙和层面,形成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水流通道——地下洞穴就这样长大了。

大渔洞里的精灵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方解石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的中空的管子,俗称‘鹅管’。鹅管可以长得很长很长,但是比较脆弱,如果它们被碎片堵住,水就会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方解石,形成锥型钟乳石。

罕见的非重力生长钟乳石 




非重力沉积物极为罕见,堪称绝唱。世界上只有3%的岩溶洞穴中可以看到非重力水沉积物,如北京的石花洞、武隆的芙蓉洞、云浮的蟠龙洞以及巴马的水晶宫。





具体表现为螺旋状或扭曲向上,呈现出横向自由生长或其他形状,显然不受重力影响。这种从毛细水、薄膜水、雾状水中结晶生成非重力水沉积物,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少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且此类钟乳石生长于非常湿润的封闭环境中,这种条件一旦被破坏,卷曲石就会停止生长。

大渔洞,我们来了



洞穴探秘的魅力很诱人,和登山一样,是富有挑战性与科学性并举的运动,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探险未知的世界,体验在复杂的三维空间行走的乐趣。常年徒步山野的我们对充满诱惑的洞穴探险充满好奇。对地底下的认知远比地表要少的多,因此想象空间巨大,总想尝试着到神奇而又陌生的地心世界去一探究竟。





2021.3.28  星期天 天气预报 沙尘  
北京的春天像妩媚的姑娘,沾花带叶,浓妆淡抹,总是对着平静的湖面欣赏自己的容貌。近日,京城却遭遇了多年不见的沙尘,这不招人待见的黄魔,借着妖风从蒙古国铺天盖地奔袭而来。无论你欢不欢迎,它都毫不留情地糟蹋着这片纯净的天空。


经过充分准备的蜗牛团小伙伴们再次出发,近距离接触亿万年形成的自然溶洞。为了踏春、躲避沙尘、更是为了洞穴探秘。经过两个半小时车程后抵达起点。这里远离闹市,天空也不似市区那样黄沙漫天,空气浑浊。领队周队引导大家例行热身、然后整理装备、一切都是那般井然有序。徒步进山,通往山洞的小道蜿蜒曲折。放眼望去,沿途桃花、杏花、迎春花缀满枝头,随风起舞。粉红、浅黄、淡白、或艳丽、或素雅的花朵生机盎然,英姿勃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爬升,山路蜿转,沿河谷来到位于半山腰的隐蔽洞口。洞口高约3米,宽约2米,进深15米左右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卸下背包,领队为大家一一调试好头盔、头灯,做好肘部、膝盖及关键部位的防护,讲解洞穴探险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技术要领、环境保护等事宜后,队友们依次向着向往已久的地心深处进发,正式开启洞穴探秘之旅。


轻装前行的我们逐渐步入黑暗密闭的地下空间,先直立行走,再弯腰通过,然后必须爬行穿过,爬过几十米的洞道后,来到第二个大厅,在灯光的照耀下眼前豁然开朗。此洞厅紫气氤氲,钟乳石千姿百态,气势恢宏。众人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浮雕与塑像的艺术长廊,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参观溶洞需要想象力,不过几十年光景的人类面对至少几万年才能形成的钟乳石时应该仰望,用眼感受就好。洞穴内的钟乳石、石笋如精美的浮雕,包含了大千世界的万千奇观,需要我们静静的观察,细细的品读,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会带我们进行一次充满无限遐思的奇妙旅程……


从第二个大厅进入最深的第三大厅全程需要爬行。爬行虽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运动方式”,也是“最全面的运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与提升身体四大机能的发育与发展,对脊椎、感官、四肢、心肺功能、大脑发育都有促进作用等好处。可与孩子们在洞穴里狭小空间行走游刃有余相比,已经发育完成的大人们在忽高忽矮、忽宽忽窄的洞穴通道内里面穿梭还真有点困难。为了缓和一下因爬行技不如人带来的尴尬,周队在大厅里带领大家做起了游戏。

 谁是盗采精灵的人 



钟乳石必须在脱离全充水状态后才能生长,所以肯定比洞穴形成的年龄小的多。最古老的钟乳石年龄一般在35万年以上,100万年以内,这类祖爷爷级别的钟乳石外表会有严重的风化剥蚀状态;年龄在15~30万年的,外表褐色或黑色,轻微风化,但未成层脱落且已停止生长。10万年以内的,色泽较浅,表面光滑坚实。最年轻的也有2万年。石笋的生长速度快,一万年约生长0.6-1.2米,石钟乳一万年约生长0.13米。





大渔洞如此珍贵的宝贝,却不断遭受到有些人恶意破坏,实在令人痛心。参观钟乳石切记不要用手去触摸钟乳石,好奇的双手一旦抚摸过钟乳石,就好比硫酸洒在了你的皮肤上,接触面就不会再生长了,只能形成伤痕。随着探洞热的兴起,这些石钟乳就会与数量不少的人发生了接触。人多难免有杂,多数人都是抱着仰慕的心态到溶洞探秘欣赏,但不排除个别人别有居心。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太过漫长,亿万年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千姿百态。也许正是这番难得和奇妙,让有的人心生复杂情绪,价值在他们眼中彻底变了味道。

 探洞美食两不误 



约一点半钟,地下寻奇探宝的队友们带着满满的幸福感挨个爬出洞穴,稍作休息,收拾好装备,在洞口合影留念,开始下山。沿着崎岖的山路,途径河谷,小树林,轻松回到起点。原计划的红色博物馆参观因装修关闭而作罢。


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承载着这个地方特有的味觉体验。吴队提前联系了颇有当地特色的河边风味餐厅,备好了饺子和地道美食,以方便大家能及时品尝到美味餐食,满足饥肠辘辘的肠胃。





酒足饭饱后的我们,开始返程,绝妙的探洞之旅圆满完成。


完整游记请关注北京蜗牛团公众号(bjwoniutuan)

蜗牛哥发表于2021-04-26 21:19  
分享到 
(1090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伊森Eason
    探洞很有探险精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