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西山香峪古道



发现之旅||西山香峪古道

 

1

前几天徒步香山的“爱之崖”,也就是在西山贡梨园一带。因为走的少,我对那里的山林非常陌生。徒步回来后,查找六只脚上的等高线地形图,偶然发现距离“爱之崖”不远的一道山梁,等高线标出一条用虚线表示的徒步线路,在虚线一侧标注为香峪古道。这个发现,这让我感到几分惊诧,因为我一直孤陋寡闻的以为,香山只有京西贡梨园那里保存了一段完整的京西古道,而且在初始路段,还立了市区的文物保护碑。

2

户外就这点好,只要你对大自然怀着一颗无比好奇的心,那么这个好奇,就会给原本枯燥户外徒步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活力。利用下一个周末,隔壁老王开车,载着丁香花开及我,又去了一趟“爱之崖”。

熟门熟路,从一处半开的栅栏,钻进东山供梨园里。园区一派萧条,地上积满枯枝败叶,空气格外的清冽,充足的光线从东方的山头,猛烈地洒过来,投到视网膜上。遇到一位背手巡查的护林员,胳膊上戴着红箍。他背对着我们,问:你们去哪?声音不大,也不严厉。

我回答:去香山邮局。

对方已就不转身,下了水泥道,大声说:记着不要回来了,这大疫情期间的……

我们几个感谢了,慌忙赶路。“爱之崖”是一处大悬崖,隔壁老王与丁香花开在这里玩得很开心。上上下下,拍照留影。

3

从“爱之崖”顶上的沟,顺沟往南走不远,在一处岔口的地方,我根据六只脚的指示方向,选择走西南方向的那条沟谷。这条沟谷在户外软件六只脚上为虚线,标注为“不成熟线路”,但奇怪的是一路都会看到路标。只是那路标显然是利用食品包装临时裁切制作的,简陋且不清晰,看上去极其不可信。这条山沟实在是僻静,人迹罕至。只有走沟里最方便,因为走其他地方,会有密集的遮头打脑的枯枝败叶拦阻。那些灌木很茂密,枝条横溢。沟里的石头长满青苔,只是这个时间,都枯萎了,灌木落叶很厚。

我们慢慢摸索,慢慢前行。突然我停止了脚步,灌木前段,有稠密的叽叽喳喳的鸟鸣声,穿过枝条看到远处有雏鹰一样的飞禽,我拿出手机,静静的等待,后面的丁香花开也阻止了隔壁老王发出响动。终于那几只鸟四散飞开,有两只从我们的头顶飞过。让我给抓拍下来,回来慢放,感觉像是野雉。

4

在距离望京楼很近的北侧山坳处,所有的路标都指示右转上垭口。

走在前面的隔壁老王,先向右转爬上不高的一处山坡,上去了就听他惊叹:找到香峪古道了。

跟着的是丁香花开,她快步上去后,就大声说:真的是香峪古道嗳!

这俩人的声音听上去,让我感觉有几分不切实际的张扬,我以为他们在拿我好奇心开玩笑呢。自己爬上去一看,地上明明有青石板铺砌的山道,中间有挡马石。

这特么千真万确的是香峪古道吖!我深深的“错怪”了两位同甘苦的山友。

我们站的地方,是香峪古道一个岔口,有四条路可走。清晰的石板古道一边连着山脚下的小山村;另一边连着望京楼的北侧山脊。加上我们才上来的山谷这一条,另一条是通往馒头山的山脊路。这里相当于都市的一个十字路口。

5

时间到了中午。

我跟他们说:饿昏了,原地吃饭。

丁香花开建议:找一处向阳的地方吃吧。

隔壁老王就爬上香峪古道边不远处的一个阳坡,三人站着吃东西。路餐我带了,但隔壁老王热情的拿出食品塑料袋,让给我一个温热的包子,我吃完又拿了他一个凉素馅饼,也吃了。大口喝了农夫山冰水。这天,最高气温零下三度,爬到这个时候,浑身没有冒汗,我跟他们闲谈:我穿的衣服,刚刚好。

丁香花开吃的不多,大概因为天太凉,没有胃口。她分给我们的餐后甜点是小包装的饼干。

吃好后,几人顺香峪古道下山,走不久能看到山下的村庄。下山的香峪古道弯弯曲曲,有一处石头上,用墨笔写着:香峪古道十八盘。

我给隔壁老王讲解:……挡马石并不是真的来挡马用的,而是古道铺设常用的一种修砌技法。即每隔一段距离,为了防止有坡度的青石板滑脱,会用一排石头立起来载入地下,地面留出一截,起到格挡青石板松脱的作用。除了防止石板滑坡外,还有辅助过往重载车辆减速的作用。

后半程路走得很轻松,路过一处坍塌了的茶棚,绕行一段山路后,又回到了起始点——东山村。

6

“香山古道”词条注明:香山古道源于四百年前香山卖货郎到门头沟卖货,走出来的一条古步道,它连接香山至东山贡梨园。现由台湾同胞李元发先生维护修缮,沿途古道,枫树满山。

讲述香峪古道的资料极少,《京西古道之前世今生》谈:……京西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京西古道形成的原因分三大类:即军事用途、贸易商用、宗教崇拜。

《好汉坡-香峪古道-东山绿谷穿越》提到:……香峪古道是杨坨、香峪村附近村民进山、出山的一条古通道。现存古道,从八份沟西边香峪果园起,至新望京下面的山顶防火道止。全长三公里,落差四百米。道路平缓,走得人少,树木丛生。道路很明显,冬天更好方便。

此文讲述了现存香峪古道长度为三公里,我曾经踏上过香峪古道的另一头,这次再走下山的一段,全程估计三公里是较准确的。它“是山民出入山区的通道“,由此推断,香峪古道可归为商贸用。这条古道翻过山梁,奔东南方向,可通达帝都的西直门。

《东山香峪古道》讲:……东山村始建于西汉时期,三面环山。北有小小五台山;东临香山;南接克勒峪;因东高西低,故取名东山村。村中尚存不少古迹。目前,村民主要收入源自京白梨,每年四月里梨花飘香,一片花海。……这里是东山村香山古道的北道。山中空气却明显干净不少,山之阳面迎春花己开始萌芽,但山阴之处寒气尚在,残雪未消。香峪古道为东山村香道的南道,与北边的香山古道相距约一公里,与北道相比,坡缓而路长。

大汉距今约两千年,上文提到的资料未注明出处,文章不算严谨。但提到了香山古道的北道,即东山贡梨园那一段的古道,它翻过山梁向正东,可达帝都的德胜门。

7

有兴趣走这条古道的驴友,可以乘车到东山村下,顺香峪古道开始徒步,到望京楼后就熟悉了,选择下挂甲塔出山,不失为一条休闲路线,当然也可以反穿。具体香峪古道线路的详情,可查阅六只脚香峪古道轨迹。


2022/11/30


伊森Eason发表于2022-11-30 09:45  
分享到 
赞过
(528次阅读/2个评论/1人赞过)
    丁香花开
    古朴祥瑞东山起,香峪古道十八盘,峰回路转荡气回肠,​青石板下显沧桑,挡马石前卖货郎。那年、那月、那人、那扁担、那箩筐。往日重现
      很开心的一次探访之旅。因为有你们陪同,才终于找到了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