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落红叶,京西古道行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每次看到“京西古道”四个字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句词,上周报名参加了517上“怀念军装”发起的“(带新人走京西古道)三家店-九龙山-小狗之家-峰口庵-圈门一日穿越!”,很想在这深秋季节去体验一下京西古道的苍凉与古老。去之前,还憧憬过一路的风景,应该是红叶成片成片的显现在我的面前。

    我觉得我已经爬山爬上瘾了,一阵子不出去全身都难受。在山上的时候,新结识的几位朋友也都如是说。看来,不止我一个犯上这个瘾,呵呵。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多出发,经过漫长的等车和乘车的时间,还是比原约定的七点半晚了五分钟到达集合地点——苹果园地铁站,原谅我吧,我这个住在北部偏远地区的人,能这么早到达西部偏远地区的苹果园已经是自虐了。还好,在我成功换乘一号线的时候,在车上听到三位姑娘正在很有兴致的谈论十一阿尔山之行,当时心里有就底了,这肯定是今天和我要一路同行的姐妹,探问之下,这三位美女果然是同路人,呵呵。这样,迟到咱也不担心了,至少有了伴

    抵达苹果园与大部队会合后,也终于得见了传说中的极富个人魅力的老大——“怀念军装”同志,这位黑脸汉子果然精气神十足,一看便知是一位常年在户外生活的人。呵呵。换乘977到三家店西口下车,看到一个没有水的大坝,从旁边的山脚开始步行登山。我一向喜欢走在前面,这次也同样,转回头,便看到了后面浩浩荡荡的大部队。虽然九月份我去长峪城和羊得山的时候山上的草还绿着,但这十月份,真不愧是深秋季节,草基本都是枯黄的了,树叶儿除了部份树种变色了,也基本都掉了。  

   我们的第一目标是九龙山,后来我们说,因为我们要翻九个山包包,所以这座山才命名为九龙山,当然,这是瞎扯。 大笑 

九龙山:
    九龙山脉海拔970米,与之相连的南岭海拔也在800米左右。九龙山古道森林公园就在其环抱之中,背风朝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林广人稀,原有的两个自然 村落已迁村。由于没有人为的破坏,再加上九龙山试验林厂多年的种植养护,植被良好,珍稀树种漫山遍是,林木覆盖率达80%。乔、灌、草结合,景随季换,除 冬季长绿树种外,其余三个季节草木生长都给地表景观带来富有颜色和层次变化的锦绣色彩。

    该地区现存一条明、清时代的商业古道,是北京地区通往山西交通要道,兼有通商、军事两种功能。虽改朝换代,但古迹犹存,仍蜿蜒于九龙山沟谷之间,两侧遗址旧迹比比皆是,传闻典故引人入胜。

    介绍中所提到的明、清时代的商业古道,就是我们要走的“京西古道”,周六的天气有些灰蒙蒙的,拍照效果不是特别好,而且一路上红叶的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壮观,所以也没有看到我之前所憧憬的那番景象,但一路上也收获了其它美丽的风景。 

    山上的红叶其实也不少,一路上看得也还算过瘾,而且还有我之前没有想过的变色的松树,阳光照下来,一片片的金黄,蛮好看的。都说秋天好风光,一点也不假。而且,是一周一个风景。 

    很奇怪,已经深秋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小花朵依旧努力的在绽放; 

    有些树叶都落了,所以树上的就不多了,也许下周再去,又是一副另样的风景了。 

    我们一直走在前面,一直扮演着我们这支大部队的冲锋队。有美女在,当然就不会缺少欢乐;我们自称“笨鸟先飞”,后来想想,应该是“新驴先行”,呵呵。

     一路上,我们都在努力的向上。路上我们还不断的遇到其它的队伍,这位背大包的汉子就是我们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ID:怀念军装。从名字上猜测,应该以前是位军人吧。很佩服他背这么大的包,我的背包也就相当于它的四分之一吧,呵呵。 

    在某些路段,需要我们手脚并用的攀爬上去,还得注意安全,要不然,一不小心,还会受伤滴。

    翻过某个山包之后,发现前面的山包很有特点,以一条细小的山路为界,左侧绿油油的一片松柏,右侧则是变化色的多种树木组合,很是好看。还看到一块石头上写着“秀峰石”。 

    中午休息的地方叫做”小狗之家”,我本以为是个养狗的地方或者什么公益场所,没成想只是一处护林员的暂居地,此处养了三只小狗,被驴友们称之为“小狗之家”,在北京户外群体里还非常有名气,中午约12:00左右抵达此处,在这里汇集了各支登山的队伍,基本都把这里做为中午整体之地。

     经过这么多年,小狗已不是小狗了,呵呵,不过我们还是叫它“小狗之家”,而这些狗,貌似对每日来来往往的驴们也都见怪不怪了。只有那只拴了铁链的狗狗看起来还是蛮凶的。 

    这张是我们队伍另一位领队,一个看起来很纤弱的姑娘,体力却不是一般的好。 

    在小狗之家的后面发现了一个骆驼,很多人与它合影,等我到跟前的时候,估计它已经不高兴了。转转身,扭头走了;后来整休后重新出发时又在路上遇见了它,还把我们后面的小队美女给吓着了;

     约13:15分从小狗之家出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急行军,因为据听说照我们的速度,三四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出得了山,听起来很恐怖,现在天黑的早了,谁也不想在山里过夜,何况听说这山里还有野猪什么的,挺吓人的。山下的防火道,缠绕在山间,像不像一条腰带?

    从林深处,风景也是很美的。

    婉延曲折,我们行走在门头沟的大山里。

    风吹草低见“美女”

     这儿是传说中的“马蹄窝”

    据称自元明以来,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山西的商旅道路——京西古道。这样算来这条古道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只是到了近代各种交通工具代替了骡马运输,这条古道才没有了当年的喧嚣,静静的躺在这大山的深处。

    不过很奇怪,只有这一小段有这样的马蹄窝,可能经过岁月时光的洗礼,其它的印迹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唯独此处依然能够向世人证明,曾经,在这条道路上辛苦奔波的故人; 

    离开马蹄窝后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我们也不由的加快了速度,但即使如此,上山容易下山难一句话也被证明并非一句空话,下山的碎石很多,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摔了一个屁蹲。终于要看到人家的时候,我们还经过了最后一番劫难——天梯! 

    这,就是天梯,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大条石不仅窄而且光滑;不过,这难不倒我们这些热爱生活的人们,全部安全下来了;

    京西古道风景区的门口,是一个小村子,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但这张宣传画蛮有意思的,留影一张。

    古道之行,顺利结束,我们大约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抵达了圈门车站,圈门在我08年5月份的时候去过一次,现在圈门戏楼正在维修,而过街楼也已经上了锁,不上靠近了,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上去参观的。因天色已晚回家心切也没有再拍照片。晚八点左右回到住处,已是疲惫不堪,不过周日居然没有出现腿酸无力的现象,可喜可贺!以后还要多多参加户外活动,以锻炼身体,开阔眼界,有益身心!

   PS:很不幸的,我在经过一片灌木丛的时候被树枝刮伤了脸,回到家才发现,左边脸上有一道半截手指长的划痕,俺破相了! 泪奔 不过应该没那么严重,呵呵,但现在看还是蛮明显的,不知道一周后能不能恢复原状,提醒所有要去爬山的人,小心小心再小心!

(文中所有蓝色字体均为网上所得)

monkey发表于2009-10-26 16:47  
分享到 
(1446次阅读/29个评论/0人赞过)
    颤抖吧!凡人
    这条路不错啊
      是很不错,对我来说,强度正正好~~~偷笑
    子笛
    这作业交的,文字图片皆精致呀。超级棒

      谢谢夸奖,俺现在就是那大萝卜---心里美啊~~~鬼脸出去玩就是好~~~

    心如水

    亲爱的我真是来晚了,这么好的文章我怎么就没早点看到!去云蒙吧,我们还能一起呢,呵呵,这次我不会提前跑了,哈哈!

      呵呵,有机会一起去的,这周末可能赶不上了,下次抓着你,想跑也跑不了鬼脸

    绿绿

    好细心的MM,图文并茂的游记,真不错。

      谢谢夸奖鬼脸

    漫步

    秋深舞金黄

    红绿行匆忙

    一径蜿蜒从天降

    犬吠惹心慌

    谈笑冷风里

    古道仍无恙

    何年英雄从此过

    我辈心正狂

      诗人啊握手

      羞愧得夸奖

      愿与姑娘共担当

    老顽童
    静静地,看你的文字流淌。。。。。。

      呵呵,谢谢

    买茉莉

    哦,居然有这么多的美景被MONKEY记录下来了。我光看前边人的后脚跟了,别的都忽略了,下次注意。呵呵

      边走边看,所以我们一直跑在最前面,嘻嘻
    oldmonkey

    我们是一家的。

      握手前辈
      呵呵咱家怎么那么多人啊
    红舞鞋

    很生动的一篇游记啊~很熟悉的地方,很熟悉的路标~

      看来你常去啊,我还是第一次去呢~~很开心~~

    怀念军装
    写的真好,图文并茂,攒一个!

      谢老大夸奖,下次还找机会跟你走哈~~~

      随时欢迎
    默默
    图文并茂,很精彩,赞一个!

      多谢捧场,呵呵~~

    第五维度
    没见到楼主的照片,一憾。

      下闪弥补你的遗憾~~~~鬼脸

    小果-沐沐
    照片很不错 看的我都想去了
      去吧去吧,趁现在秋天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