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湖的落日

    
近年已经多次写过落日,如昆明湖、如十三陵。倒不是因为年过六十就有了日暮途穷之感,如晋代李密所言:“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是因为从年轻时就喜欢日落时分大自然的那种绚丽和壮观。这里说的高碑店湖是指北京东四环东边不远的高碑店水库,就在京通路边。

   向晚意不适,驱车向湖边。下午看了一部德国译制片《最后的火车》,说的是二战中虐待、屠杀犹太人的故事。这故事述说人性中的种种阴暗看的让人很是压抑,于是决定到湖边去看一看自然作一下调节。公交车到了东四环的四惠桥时太阳已经沉入天际线,西天一片火红的余晖。5时22分,夸父追日般来到湖边。

    天光还很明亮,湖边并不喧闹。这里的湖水由于有高碑店水处理厂的净化水补充,大片的湖面并没有封冻。太阳的余晖从西天射来,在湖面的水波上洒下一片温暖的亮色。湖边的高层建筑在水面上投下自己不同的身影,一弯新月也已升上半空。有几十只水鸟在湖面追逐嬉戏,时而潜入水底捕食,时而扑楞起翅膀在水面划出道道水线。“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范仲淹先生近千年前为洞庭湖写下的这几句话似可用于眼下的高碑店湖。

    高碑店水库是截取通惠河的一段筑坝形成的一座平原水库,长约2公里最宽处不到1公里。通惠河是700多年前元代郭守敬的杰作。他从北京北部昌平的白浮山泉引水,向西接纳一系列山水至瓮山泊(今昆明湖),再向东经过北京城在通州接通京杭大运河。这条82公里长的河流确立了之后700年直至今日北京城的水系,今天的京密引水渠在白浮以下大体还是沿他当年的路线修建。如今,通惠河已完成了它在元明清三个王朝所承担的重要的漕运任务,其名称现在也仅指东便门至通州20公里长的一段。曾经步行走完这20公里,看到和它并行的繁忙的高速公路和八通线轨道交通,只有沿途的船闸、古柳和灯塔还在诉说和证明着这一段岁月沧桑。暮色渐浓,依稀还能看到湖南岸的古船闸和郭守敬纪念像。近年高碑店村修建了漕运博物馆、村落中也发展起中国古典家具产业并被命名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之一。

    返程赶上下班的交通高峰,车在八王坟路口遇堵。去秋在关沟结识的小老鼠朋友要返回家乡,利用这时间发出了送别信息。到家已近19点,比去时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记于10·1·26归来次日     图片来自网络

一直走发表于2010-03-04 16:18  
分享到 
赞过
(2122次阅读/3个评论/2人赞过)
    神偷萌萌®™
    喜欢先生的游记,尤其想听听你下乡的故事...
      我的QQ(928860110)空间里有一些对当年知青生活的回忆,如《走过呼伦贝尔》《回莫旗日记》等。有机会也可以见面聊。谢谢你喜欢。1640
      好的,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很喜欢那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