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焰花的方案 - 触摸可可西里的明珠,阿尔卑斯式玉珠峰北坡(二号冰川)-南坡登顶穿越分组: 专业登山 线路内容 山峰名称: 玉珠峰 山峰高度: 6178米 经度纬度: 经94.24790, 纬35.65230 所在地区: 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 攀登季节: 每年5月-9月 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位于青海省中部,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离最近居民点纳赤台60公里,与格尔木市相距不到200公里,同昆仑山口的比高不超过1400米(昆仑山口海拔4772米),汽车可通行至5200米的高原面,八月份的最低雪线海拔5600米。其两侧矗立着众多5000米左右的山峰,南北坡均有现代冰川发育,地形特点南坡缓北坡陡,其中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比降较大,冰川延伸至4400米。
路线情况介绍:
大本营(BC) 4470m 1个半至2个小时
从西大滩至大本营约7公里,步行上升约需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下撤约40分钟,乘车可到大本营。青藏铁路横亘在西大滩和大本营之间。大本营位于二号冰川谷口的东侧坡地上,地形条件很好,地势平坦开阔,足可以搭建5顶军用大帐,周围没有滚石、洪水的威胁。上午和晚上可以取到非常干净的冰川融水,水流在下午两三点时变大变浑,降雪之后因为气温变低有时会断水BC离冰川末端只需约 大本营--换鞋处 4470m-4670m 1小时40分钟
从大本营到冰川末端,大约需要1小时。走出本营后,沿冰川融水河东侧草坡向上走,拐过一个山角,进入一块宽大的乱石滩,坡度平缓,继续沿东侧向上行走,很快到河床的狭窄地段,坡陡水急。爬上这个坡后就是巨大的舌状冰川末端,海拔约4600米。然后从冰川的左侧,沿坡度约30度的碎石坡继续向上,注意不要太靠近冰川,坡度较陡有滚石危险。大约40分钟后就到了换鞋处,海拔约4670米。整个30度的这一段有滚石和崴脚的危险,行走时要稍加小心。
换鞋处-临时营地 4670m-4850m 20分钟
从换鞋处上冰川,是一段平缓的冰坡,坡度10度左右,没有裂缝。大约20分钟可以走到海拔4850米的临时营地。临时营地是为了赶在上午通过到达C1必经的雪坡,以避免在行军时遇到可能的雪崩而在雪坡下部设立的营地。后来根据雪坡的坡度以及坡上的积雪量,以及从大本营出发到达C1所需要的时间,认为没有必要而撤消。
临时营地-C1 4850m-5250m 3个半至4个小时
从临时营地往上,东侧是巨大的冰陡坎,冰川在此处撕裂,十分破碎。西侧是比较平整的雪坡,但有裂缝的延伸线。冰陡坎再往东曾经是北大登山队97年的攀登路线,由于靠近东侧的碎石山坡,有滚石的危险。冰川西侧平整的雪坡上有小面积雪崩的痕迹,但是在这面雪坡上,由于冰川运动的关系形成了一段南北走向的山脊小地形,可以走这段小山脊从而避开了有雪崩可能的坡。整条路线上裂缝较多,均为东西走向,但宽度较小,一般在半米以内。雪层很薄,降雪后雪层厚度一般在20-30公分,雪层下面就是坚硬的冰川冰,有时可能需要用冰锥设置保护点。 C1一开始设立在海拔5140米平缓雪坡上。西侧是二号冰川和三号冰川之间分界山脊,山脊下部的雪坡的坡度平均在45度左右,与营地之间以一条斜坡相连,约有200米的距离,之间没有缓冲区域,如果发生大型雪崩则雪崩前沿直接冲到C1位置, 。 C1-C2 5250m-5580m 2个至2个半小时
C1到C2上升约需要两个到两个半小时,下降约一个小时。出了C1后正面面对着一处很陡的冰壁,北大 97年的路线是向东翻过一道碎石山脊,而我们会按照资料选择向西绕过冰壁,绕过去后进入一个宽阔的雪原,坡度平缓,在雪原的尽头根部开始上坡,坡度约20-30度,翻上雪坡就上到二号冰川和三号冰川之间的分界山脊上,沿山脊向东走100多米就到了C2,海拔5580米。C2坡度较陡,需要携带雪铲挖出一个平台,在营地附近行动要小心滑坠,由于地处山脊所以风大,帐篷需要固定好,雪层较厚,需携带雪锥或者其他固定工具。 C2-5920峰 5580m-5920m 1个半至2个小时
从C2出来,继续往上是一个小山头,翻过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山头的那一面是断开的,所以横切了200米的距离,绕到对面,然后下到一个坳口,之后再向上,横切之后马上就是那条长长的通向5920峰的刃脊。刃脊东南是一号冰川,西边是三号冰川。走在刃脊上,面对5920峰,左侧是雪檐,右侧是一倾到底的陡峭雪坡。大约在5800米处,刃脊变得很窄,大概只有几米的宽度,右侧是冰川断裂形成的断崖,这里是这一段路线上最为危险的一段,必须采用结组攀登的方式。过了5800米的难点之后,就接近5290峰了。整条路线的主要危险来自滑坠,要多加小心。另外需要在距离雪檐3米左右的地方行走,防止雪檐坍塌。这一段需要走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
从5920到6040之间的鞍部平坦宽阔,坡度平缓,没有裂缝。玉珠峰浑厚的山体就在右侧,从5920到顶峰的路线十分清晰。从5920到6040,需时约30到40分钟。从山峰右侧坡上横切已不可行,只能翻过6040的顶峰。翻上6040前的那一百多米是整个二号冰川的攀登路线中最危险的:东侧是雪檐,西侧是陡崖,宽度只有几米,雪层厚薄不一,薄的地方只有十几公分。
这一段地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从6040先下坡,沿山脊行走,约20分钟后走到玉珠峰东坡下的鞍部,海拔5880米。从鞍部通往顶峰的路很平缓,但是值得一提的这一段雪坡的下部有少量裂缝,因此冲顶也需要结组,不可单人行动。从鞍部出发要走大约2个小时左右才最后到达架设在顶峰的铁架。顶峰像操场一样平坦宽阔,顶峰标志物铁架在西侧,最后要走将近20分钟的平路。
下撤 由南坡下撤至C1营地,短暂休整后,再直接下撤至南坡大本营,乘车返回格尔木
路线评价
1、 地形难度
2、 气象
3、 综合难度
线路一览
北坡攀登情况
详细的活动实施计划(行程设计与安排) 第一天:到达格尔木第二天:到达西大滩大本营(4300m),检查装备,适应性训练。 第三天:前往冰川末端,适应性训练(4700m)。 第四天:攀登至C1(5100m),扎营。 第五天:攀登至C2(5650m),扎营。 第六天:登顶跨越下撤到南坡大本营。乘车返回格尔木。 总计划天数8天,其中两天做为机动时间。 计划目标 以阿尔卑斯无后援的方式,完成玉珠北壁的技术攀登,登顶后从南坡安全下撤。与黑哥、欧蓝德采用三人结组,分段领攀的方式攀登,根据不同情况,也会采用行进间保护的方法。 方案实施的背景 方案实施的背景:体现尊重自然的环保式登山理念。同时在极限环境中体验活动赞助商 SALEWA(沙乐华)公司产品。“一半重量,双倍强度”的设计理念。 做为一家有着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户外运动产品专业公司,SALEWA(沙乐华)一直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可调冰爪、管状冰锥、中空结构的快挂等多项产品都成为行业轻量化的标准。 SALEWA(沙乐华)最新研发的MOTION FIT随动背负系统,可让背包紧密贴合身体在-30°至+30°角度的随身扭动,完美地将登山领域的专业性能与徒步背包的舒适性能相融合。配置该背负系统的背包全部采用弹簧钢制成的柔韧框架构造,可确保将每次扭动维持在稳定状态,进而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使背包与运动中的脊柱紧密贴合,使其真正成为紧密跟随您每一个背部动作的背负系统。 还有第一批采用Gore-tex面料的帐篷,仅重260克的双层结构头盔-KAPPY,“100%不磨脚”承诺的登山鞋等等,都代表了SALEWA(沙乐华)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做为被赞助者,我们将出据全部产品体验的详细报告,介绍SALEWA(沙乐华)产品在严酷环境中的卓越性能。为了感谢SALEWA(沙乐华)对我们活动的全方位支持,本次活动中产生的文字和数据资料,以及全部摄影、摄像资料,我们将与SALEWA(沙乐华)共享。 方案实施成功的理由和条件 富有经验的搭档,以及自身具备的高山技能。计划预算与清单 装备清单:1、双人帐高山帐 1顶 2、-25羽绒睡袋 3条 3、搓板式防潮垫 3个 4、MSR 反应堆或油炉 1个 5、轻量化餐具 1套 6、全卡式高山靴 3双 7、全卡式或前绑后卡式冰爪 3付 8、行走冰镐 2支 9、技术冰镐 1对(锤头和铲头) 10、9mm单绳(动力绳) 60米 11、6mm辅绳20米 12、50升登顶包 3个 13、冰锥(两长三短) 5个 14、雪锥 2个 15、快挂 6个 16、主锁 8把 17、上升器 1个 18、ATC保护器 3个 19、八字保护器 1个 20、冰洞钩 1个 21、雪铲(铝制,可装在小冰镐柄上)1个 22、高山眼镜 3副 23、膳魔师1升保温杯 3个 24、滑雪镜 3副 25、传统型安全带 3个 26、登山头盔 3个 以上为所需大部分装备,还有交通、伙食、住宿费用。 期望得到的赞助数额 人民币:30000元何时有这个想法 2011年个人旅行经验 海之焰花:2006年重装徒步至海拔6000米以上的珠峰绒布冰川。2009年穿越西当--雨崩--尼农大峡谷,海拔3000-4500米。 2010年登顶四姑娘大、二、三峰。 热爱攀冰、攀岩、雪山攀登等户外极限运动,对登山器械及绳索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攀岩5.9挂线,攀冰顶绳WI3 线路演示图片 个人户外图片
海之焰花于2012-03-12提交
|
感谢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解答!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确实尚不了解,看了您的提示,我们会通过渠道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其实,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为阿式登山的爱好者,我们更珍惜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也许将来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
感谢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解答!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确实尚不了解,看了您的提示,我们会通过渠道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其实,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为阿式登山的爱好者,我们更珍惜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也许将来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
感谢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解答!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确实尚不了解,看了您的提示,我们会通过渠道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其实,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为阿式登山的爱好者,我们更珍惜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也许将来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
感谢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解答!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确实尚不了解,看了您的提示,我们会通过渠道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其实,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为阿式登山的爱好者,我们更珍惜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也许将来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
感谢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解答!
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确实尚不了解,看了您的提示,我们会通过渠道获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其实,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为阿式登山的爱好者,我们更珍惜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也许将来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
南坡我们三人都已经登顶过了,这次主要是想阿式登北坡!
感谢您的热心帮助,如果计划落实,会向您求教!

好的,谢谢您!
飞扬广少,你说的是2号冰川传统线路,其实那条传统线最大危险是雪崩,我们曾从这里下撤过,均以逃跑的速度快速通过,斜插到右侧山脊。2010年后虽然没再去过2号冰川,但是你所说的5400断层位置比较清楚,我们走的非传统2号冰川完全绕开这个冰川,走的是2号和3号冰川的山脊,难度可能比传统2号冰川大,但绝对安全,山脊没有雪崩概率,不过有2段斜切雪坡很陡,要小心雪崩,如果发帖者感兴趣,可以致电13968876969,我详细告诉你们具体线路,当年我们CMDI培训走的线路,基本算2号冰川线路,在5800-5900处回到传统2号冲顶线路上,特点是安全性更高一点,难度稍大一点,线路更近一点,比传统线节省体能。还有一点要提的是,你们计划中是从南坡下撤,那意味着携带所有装备冲顶,那样负重冲顶困难增大。
谢谢您详尽的指点,不愧是专业人士!
之前听欧蓝德提到过您:8264的高手!
如近期计划前往,定将向您讨教路线,还望不惜赐教!

看了二位的讨论,本人受益匪浅!
感觉二位都是真正的登山者,有一颗热忱的心,愿意与别人分享经验!
看了二位的讨论,本人受益匪浅!
感觉二位都是真正的登山者,有一颗热忱的心,愿意与别人分享经验!
看了二位的讨论,本人受益匪浅!
感觉二位都是真正的登山者,有一颗热忱的心,愿意与别人分享经验!
哈,谢谢!
咱们要像高手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老欧把我的话抢着说了!
不过我们确实只能算初学者,水平有限,以后相互学习!
用过一些,总体感觉设计和性能都不错,但价格有些偏高!
装备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要实用!
衣服不一定多,主要靠运动保持体温,否则背负太重了!
我也爬过雪山!但是没有你计划的周密也没有你的好线路!
哈哈,您这个话题有点大了,我可没那么厉害!
不过还是感谢您的赞赏!
要是能爬到顶的话是不是有征服一切的感觉呀?
要征服的只有自身的恐惧!
对雪山,我是抱着敬畏和感激,感激她能够接纳我!
景色太美了!北京可见不到!可是要去必须懂行。
第一次看这网页。就被雪山的巍峨所吸引!太美了!
是的,雪山魅力无限!
谢谢您的夸奖!
雪山攀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只是一名初学者!
线路精细,计划周密。支持并报名替补(03年有机会因为非典没去成,一直到现在也未遂)
听欧蓝德提到过您,可惜上回攀冰没见到!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感谢大哥的投票!
看到这么多朋友的支持,我很高兴!
其实我以前和多数朋友想法一样:5000、6000、7000、8000,只要有钱、有体力,无论什么方式,高度代表一切成就!
但自从我接触过真正的阿式极限攀登高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我被他们那种既狂热、又坦然的心态所深深感染,也在不断反思自己!
我和我的搭档们到底为什么登山?我们不是业内人士,可以说既不为名,也不为利,所追求的不过是自己的爱好,和一份克服自身恐惧后的喜悦!我觉得这也正是阿式登山的精髓所在:没有虚荣心,而去用整个身心来感受攀登的筹划与过程,用一种对自然敬畏与公平的态度,去亲近雪山!
也可能以自身力量,我永远也无法登顶某座雪山,但我依然陶醉于攀登它的过程!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