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2011------百年少年 » 回复 |
本来帖子有个结尾的,但一直没结,现在感觉有必要结了,有些事赶紧做,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贴出年度专帖呢?没准下个年度之前有了个太太,就不让贴这些帖子了,禁止的理由是说不定就给自己找麻烦了,我这么聪明,而我太太又总是对的,那我肯定选择做正确的事,连续几年的年度专贴就真要成历史了。
积极和勇敢
---------历史的逻辑
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寻找历史的逻辑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有兴趣,加上你肯努力,也许可能会有些见解。历史究竟是靠什么推动的呢?是智慧吗?这个不靠谱,很多年前中国就有位思想上的自由大师,庄子,但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就象山岳一样坚定,从未向那个方向靠拢一星半点,相反是渐行渐远了,可见光有思想,没有行动是不行的。那说到行动,那是勇敢吗?这个也不靠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服者如亚历山大,忽必烈,拿破仑,希特勒等,给历史造成的更多是灾难。推动历史没有勇敢是不行的,但光有勇敢也是不行的,还必须加上积极,积极和勇敢是人性中的两种品质,正是这两种可贵的品质,指引和推动了历史的方向。
在罗斯福以前,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不干涉世界事物,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可以回溯到的最近的大悲剧,在大萧条时上任的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想他的选民展示了自己的勇敢,我们唯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通过新政,美国慢慢的复苏,真正让罗斯福彰显英雄本色的是二战,通过炉边谈话,向选民传递积极的理念,他留下的话语中,不乏经典,如“在每一片土地上,时刻都有使人分道扬镳和使人走到一起的种种力量在发挥作用,在为各遂其志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乃是个人主义者;但在作为一个国家而寻求经济和政治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就成了一个整体,不是全体向上,就是一起坠入深渊。”至今让人感觉到积极的力量。
美国的参战被认为是二战的战略转折点,虽然战场上的战略转折点要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于美国的参战,不仅仅带来了大量的战斗人员和物质,更全面的鼓舞了盟军的信心,在罗斯福带领下的美国不仅仅是领导了二战并取得胜利,可以说远远不只是如此,更为深远的是,从此美国彻底拥抱世界,担负起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历史上很多人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的爆发,但即使是冷战到最严峻的时刻,都是有惊无险,最大的原因是罗斯福在二战快结束时就着手做了一件事,建立联合国,打造世界新秩序,正是联合国的存在,才彻底避免了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战争成了局部行为。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都是卖,还分什么一二三的,还有卖标准,都不明白说什么?在推动美国前进的另一个权力高地华尔街,这个相对直白点,比如穆迪,标准普尔就是卖的标准,当然,这个直白只是因为它是微观的,具体的,所以显眼些,更加强大的是那些宏观的,相对抽象的,但影响更为广袤深远,但远远不是那么容易看清,或者,在某种潜移默化下,总是有意无意被忽视。举个例子,华尔街的泡沫标准,这个有点玄,泡沫就是泡沫,还有什么标准,这个不是什么奇谈怪论,只要稍稍对华尔街上点心,就立马能分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对产业创新有推动的,华尔街的泡沫标准级别就很高,这样的泡沫在华尔街多的是人抢着埋单,那是建设性的泡沫,而象房地产这样的泡沫,在华尔街就是垃圾级,都希望别人埋单。那这么说,华尔街咋整出次贷这么低级的泡沫来了呢,这个其实很简单,美国低利率发国债,卖给中国这样的政府,美国政府低利率借钱,美国公民如果用那利率在哪儿都借不到钱的,但美国政府信用级别就能借到,那政府有钱了,纳税人就少纳了,就可以该干嘛干嘛去了,这帐算的,精细啊,人民利益无小事啊,恰好中国三十年的发展到了积累爆发期,这个美国国债只恨你发少了啊,倒贴利率我也愿意买啊,这美国人民钱太多了,别人倒贴钱给花,花吧,产业创新没跟上,免费给大伙送房子,这是真事,别不信。表面上看来,美国人好象因为次贷受到惩罚,其实是产业创新暂时没跟上,经济缺乏引擎。人家本来买不起房的都住上房了,那能叫吃亏吗?至于一堆企业倒闭啥的,每次泡沫都会是一次财富再分配,太正常不过了。只有在泡沫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微软,谷歌,苹果啥的,都是泡沫中造就的啊。
看来这个卖标准实在是不简单啊,那咱也整一个不就得了,这个标准人人都可以有,关键在卖啊,你整吧,看有人买不?这个又涉及到一个标准问题,叫市场经济,人人都可以整标准,市场会告诉你,谁对了,谁错了,错了的自己就离开了,原来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在提供一个标准,如果企业错了,市场会告诉你,消费者通过手中的货币选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么说来,市场经济真是个好东西,都有选择的自由,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离场。
市场经济是现代性社会的要件之一而已,她还有法宝,如民主的政府,公民用自己的选票决定候选人的命运,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离场,还有叫法制社会,陪审团用投票决定犯罪嫌疑人的命运,这次是正确的离开,错误的留下。
这么说来这个一流的卖标准比较高端啊,让人向往啊,一个好的标准不是说不让你犯错误,相反,她好象在鼓励你犯错误,但犯了错误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用责任代替了威慑,用自由代替了强制。美国人卖标准的范本很多啊,所以很牛啊,看看美国的宪法,就讲一个东西,公民投票标准。
每每看到好的东西,都会无比的羡慕,就象小时候看见别人有个好玩具一定要回家整一个出来才心甘,在老祖宗那儿找啊找啊,总算是找到一个还算勉强拿得出手的标准来,那是周文王的周易的乾坤标准,乾卦强调积极阳刚的个人主义,坤卦强调得朋得主团队精神,本来是多好的标准啊,结果到孔老夫子哪儿一歪,变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载物,这个孔子啊,在政治实践上是个失败者,搞理论也偏了,本来文王的约束条件是有主有朋,行为有迷失,靠别人的投票决定的,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牵强,但绝不是孔子说的那样靠自己的品德来自我约束,孔子这么一偏,到赵普那儿再一偏,所有人全不缺德了,至少有四德了,国家就彻底保不住了。
其实到今天,政治改革要不要进行,这个从上到下是有共识的,肯定要搞,是激进式还是渐近式,这个基本也达成共识,渐进式,那试点选哪儿,这个就是照葫芦画瓢的事,福建厦门啊,近可以合众内陆,远可以连横台海,关键是在选人,选一个林肯那样的人基本上就大事定矣。改革到了今天,方向已经十分明确,市场经济民主政府法治社会已经毋庸置疑,但前面的阻力非常强大。让我们想想罗斯福吧,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连行动的自由都比上我们的人告诉我们,我们唯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自己千千万万的自由公民的双手,大脑和心灵的时候,她除了胜利,别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