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正告带你去转山 » 回复
    一直走
    一直走 2013-09-17 15:16
    关于红卫兵

           红卫兵是文革时期的政治产物,主要由青年学生组成。红卫兵充满革命激情、高呼“造反有理”的口号,在文革初期成为冲击原有秩序和政权结构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1968年前后,,红卫兵运动逐步转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遂如流星般消逝,红卫兵组织也于1976年正式终止。
          现在影视作品中的红卫兵往往是凶神恶煞被妖魔化的形象。就反映红卫兵在文革中的破坏作用而言,这样表现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失于简单。那一代人其实是有理想的,他们要跟着革命领导者去创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有人并为这种纯洁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年红卫兵的这一面其实在今天仍然有其价值。“为什么?因为伦理精神、伦理主义本身有其崇高的价值。这价值何在?在于构建人心,即构建人之所以为人的伦理本体的存在。辛亥革命、十月革命也都过去了,或取得暂时的成功或几乎一无所获,但当时那些志士仁人们悲歌慷慨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英雄事迹,孙中山、黄兴、列宁、托洛斯基以及那圣徒式的当代英雄切·格瓦拉等巨人形象,又岂能毫无意义?同样,二十年前忠实履行‘斗私批修’‘上山下乡’以及在武斗中高呼‘毛主席万岁’跳楼自杀绝不投降的那些纯洁、无私、勇敢、禁欲主义的献身革命的红卫兵们,尽管文革留下了惨痛伤痕和平均化了的普遍贫困,但这些年轻生命的意义难道就以‘愚昧无知、上当受骗’而因此一笔勾销?”(李泽厚《说历史悲剧》参阅我的圈子话题http://www.517huwai.com/thread/4640文革开始时我在北京读高一,虽然因为出身问题不能当红卫兵,但是经历过那个时期的革命教育,了解红卫兵的这两个方面。正确评价红卫兵而不是把红卫兵简单妖魔化,涉及到现在还在世的几千万当年的红卫兵(毛泽东1966年检阅过的就有1000多万),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也涉及正确的理解历史和吸取历史经验。
              看到带帖,马上明白这是一个道德情感贴而且很激烈和极端。这使我警惕它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过于激烈极端的东西总是带有破坏性,这是一种常识,尤其是对于经历过文革的我们——并愿意借此表达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结果这个帖子在预料之中的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带先生只不过是空谈而已,不愿做任何一件具体的事。他唯一想到的建设性意见——要收费领队自律的事——还推给了我。而他的帖子的后果就是引起一场争吵,影响户外界的和谐情感。
              我在8·7评论他的帖子时曾经有一句提到了红卫兵,原话如下:“你抨击户外商业现象的激烈程度其实不亚于当年的红卫兵,但是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当年文革激进不激进?结果又怎么样呢,只是造成了一场浩劫和破坏”。这就是前面带先生说的“可有人上来就大骂不绝,什么我像红卫兵了,什么我偏执了等等。”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