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3130次浏览/55个回复 分享到 
王楠丫

近突然很喜欢读些三国的历史史记,不知道有哪位感兴趣的,对周瑜 诸葛亮关羽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真的如电视拍摄的那样么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王楠丫发表于2012-08-03 13:08
分享到
  3130次浏览/55个回复 
    路由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通俗演义》,跟《三国志》有着血缘关系。成书以后人们把两者进行对比,作出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评价。

      路由

      研究历史,作考据,毫无疑问要以《三国志》为依据。研究谋略,学习军事,多用《三国演义》。所谓“活兵书”、“形象的谋略教科书”通常是指《三国演义》。

      王楠丫
      最后司马懿的隐忍让诸葛亮不战而败,看来忍字头上真是一把刀啊  大忍者大智谋也 拥抱
      路由
      第四、五两次北伐诸葛被司马懿拖垮了。
    果然

    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小说,不可比;除了历史真实性之外,两者对人物的评价偏向不同。一般人都会先入为主。我是先读三国志,后读三国演义,所以一直不太喜欢蜀方人物。

    路由

    《三国演义》是民族历史发展长河的沉淀物;它不是历史但它的影响大于历史;它的情节详细、故事完整、人物特征刻画细致。

      路由
      《三国志》、《三国演义》,讨论相关问题时宜选择其中之一为依据,这样可以避免历史与文学作品不相一致时分析上的无所适从。
      路由
      后者无损于前者的价值,反之亦然。
    老邢-老虎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更何况三国演义这种书,只是故事而已,跟历史相差太远。
    虫二
    想了解真相 最好别读 三国演义 去看看三国志吧
    mengli515
    最喜英雄情节, 喜欢听相关的说说;  百家讲坛  ~~
    横行霸道的螃蟹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南无
    路由

       《三国演义》基本是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传说,采用了一系列艺术手法综合加工而成。是一部“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文学作品。“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简直就是一部以文学作品形式存在的谋略教科书。

      王楠丫

      确实 深有感悟 里面确实有很高的谋略 但是才智有限 只能读个表面 呵呵 还望赐教 嘻嘻可爱

      路由

      每读《三国》,心中总会泛起层层涟漪。惊叹书中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斗智斗某的活剧,惊叹罗贯中的艺术之笔。随手摘一段,看其中是否包含了谋略: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

       

      王楠丫
      这里面就包含了所谓的谋略么?
      路由
      谋略指计谋、策略,即解决方案。《三国演义》描写心理活动的片段有,但很少。部署谋略通常只谈做什么,不谈为什么,而其中每一颗落子的用心和分量要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
      路由

      诸葛智算花容一章,读者从字面上能看到的是:赤壁开战之前诸葛已算定曹操必然败走花容;考虑曹操旧日对关羽有恩不派关羽前往设伏;关羽立军令状设伏花容以逸待劳;曹操果然败走花容并被关羽义释;关羽领军自回后领死;诸葛:“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要武士推出斩首;刘备替关羽说情;诸葛饶恕关羽。这其中深层的战略用意没有明写出来。。。

      路由
      这只是其中一章,应该说这里面还是包含了一些所谓的谋略。
      我非英雄
      让关羽守华容道,依诸葛亮的识人之能,知道关羽必放曹操,我认为一是为了打消他的骄傲气焰,二是为了三国之间能够平衡,否则可能被吴灭掉
      王楠丫

      好复杂啊 呵呵,看来这个谋虑需要很多综合体才能构成调皮

      路由

      以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时间点,诸葛、刘备《隆中对》战略构想的一阶段目标已完成了一半,鼎足之势形成了,就等取荆、益二州了。

    我非英雄
    易中天品三国(CCTV百家讲坛),还有可以看看的,从三国演义、三国志、民间等方面进行讲解,个人感觉很不错
    spadek(老k)
    魏吴蜀, 三国至始至终的实力排名。
    杜丘
    三国演义主要是一个“义”字。读史要看三国志和曹操集,还有诸葛亮集。
      阿里山

      三国演义跟三国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一个是小说,一个是历史。

    良知行
    微笑马忠的故事很寻味:)
    拉萨
    推荐你去看《曾仕强点评三国》,我做过一些书中的摘要,你也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兴趣,再去找书看,那是系列的,都看下来得需要点时间。呲牙

    http://www.517huwai.com/blog/7182

    http://www.517huwai.com/blog/7184

    http://www.517huwai.com/blog/12787

      王楠丫
      嘻嘻 收藏了 调皮
    Ansel-黄鱼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

    小时候玩洋画时的排名;有不一样的吗?

      洛水北岸
      典韦死的太早了大哭
    云隐山
    不喜欢刘备这样的。
      云隐山
      老了不读三国,全书里面的玩心用奸的地方太多了。
    老钱

    周瑜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小器的角色,算对他的污蔑吧,只是为了用来衬托诸葛亮而已啦,其实还是个相当大气的将领。

    诸葛亮可以算是个优秀的政治家,有极高的政治理想,但死后给武侯的称号有点过了,他的军事才华其实很有限,基本上也没打过多少胜仗。

    关羽是比较能打仗,不过骄傲自负到了盲目自大的程度,蜀国的败亡因关羽的军事错误而起,当然,即使没有他的错误,蜀国也是会败的。

    乱世豪杰起四方,三国时代,第一英雄毫无疑问是曹操,而且在某些方面,曹操其实比刘备更加正面和真实,且有盖世的才华。

      云根

      是自己的思考,受流行观点的影响较小,分析得比较接近史实。

      宋代的时候还没有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史书三国志),大诗人苏东坡评价最高的是周瑜: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青年才俊,在爱情的滋润下雄姿英发,风流潇洒,对敌手而言又那么可怕......小说篡改之后,瑜不如亮,羽扇纶巾的主人也换成了孔明。青年的朝气在这个民族式微,逼到梁启超疾呼少年中国说......

    小古
    喜欢看三国啊,我有本文言文的可以借你
    火蓝
    如果想知道真实的三国人物请看三国志。
    老钱
    hoho,俺爱吼的歌词么这不是~~~ 三国演义不过是小说啦。你看的是啥?
      王楠丫
      港剧 回到三国 其实我也是比较看好曹操 真正的胜利者 ,反正感觉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很值得现代人去深思的
      老钱
      港剧 回到三国?没听说过,电视上在放?
      王楠丫
      电脑上的迅雷 百度搜索都有的
      老钱
      是嘛,我去看看!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