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第一去处是婺源看油菜花和民居,偶去过,便想寻出些新鲜的东西,于是忽思乱想,由婺源想到徽州想到新安江,由皖南想到皖北,想到楚汉相争,想到关中、鸿门宴、鸿沟、“彭城”、垓下、乌江。突然发现,这个项羽壮烈处,还有陋室铭还有李白的诗篇还近临当涂李白的捉月台,居然,离南京仅几十公里!!!
亲们,谁熟悉彼时彼地,那一带的光景啊??
-------
附:
http://player.xiyou.cntv.cn/c068a7b0-4b92-11e0-89a1-001e0bd5b3ca.1.swf
1、和县: 安徽省东南端濒临长江西侧与江苏省接壤之处,有一古城,秦时称历阳,古称和州,今称和县。据《南畿志》载:“历阳本秦县,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即此。”因项羽尊范增为亚父,故又称亚父城。从该县北门出约行二十公里,到达一座名为乌江的古镇。古镇靠长江西岸,有驻马河,该河上有一小桥,桥中部为皖苏两省的交界处。古镇南侧凤凰山有一古老祠堂,就是西楚霸王灵祠,自唐朝时建立,香火不断。因此,小小的乌江镇即两千年前项羽魂归之处而留名。
长江进入安徽境内后的走向是由正东向转为南北向。乌江镇所濒临一段较长的江面,呈正南北向,因此人们所说的江南在这应为江东。项羽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而见之”和李清照“不肯过江东”中所说的“江东”,其实是长江南岸。
2、镇淮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农历正月,朱元璋献计攻占了和州。郭子兴命他为总兵官(镇守一方的大将),建立反元根据地。朱元璋常与徐达、李善长、常遇春诸将在镇淮楼饮酒赋诗,其中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道:
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
3、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和县西梁山与当涂东梁山合称,长江由两山间穿过!位于长江中下游西岸和县白桥镇,距和县县城36公里,与当涂县东梁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又名二虎山、峨眉山。西梁山山势陡峭雄峻,直立江面,挡惊涛骇浪,拥江水东流。西梁山地势险要,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周鲁昭公17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即西梁山),此后,战争不断。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芜湖以下长江航道中的主要屏障,若一旦失去,国民党的海军便无法在长江游弋。因此,西梁山在当时是敌方必守我方必夺的战略要地。 这里是“渡江战役第一枪”发生地。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在此拉开序幕。。。。
4、《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