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1021次浏览/5个回复 分享到 
红豆M

价会出现拐点么?- 摘自《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你怎么看

 

房价究竟向上还是向下?这要看对房子需求量的大与小,还要看房子供给量的多与少。没买房的人希望房价跌,买了房的人希望房价涨,那么房价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房价当然是由房子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房价会在2008年出现拐点吗?我国的房价究竟要走向何方?

现在的问题是,房价是否会掉头向下?如果买房的话,自己是否会接到楼市的最后一棒?如果没买房的话,是否应该持币待购?

房子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价格。价格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要看房价是否出现拐点,先来看“供”。

前面提到,房价推高的一个主要内在原因,是因为土地实行“招拍挂”交易后,地价升高了。

土地价格为什么高?

因为土地是稀缺资源。

土地资源为什么稀缺呢?

我国有13亿人口,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亿亩,而到2005年仅剩亿亩。2003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亩,2005年下降到亩,不到美国的1/6,不到俄罗斯的1/8,不到加拿大的1/15。中国不到世界10%的耕地要养活世界人口的22%。

是吃饭重要,还是住房重要?

是活着重要,还是活着舒服重要?

所以,国土资源部正研究如何死保全国现有的亿亩耕地面积,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甚至为此连1 600万亩的退耕还林计划都中止了。

那么,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有限了,卖一块就少一块。大家当然要说了,我一定要现在把这块地争下来,如果争不下来,明天这块地就要涨价。我要是地产商,手上有钱没钱都要千方百计先把地拿下来,否则会面临和买房人一样的问题,无地可买、无房可卖。当所有人都这么想,地价就炒成了天价。每当一块土地“招拍挂”时,房地产商们就会争相举牌,都要把这块地抢下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之前到过四川成都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可以喝着茶水摆着龙门阵,那里的麻将桌一字排出几里远。成都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居的地方”之一。成都人生活节奏慢,让人感到生活得很惬意。可是2007年在成都的一次土地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成都人优哉游哉的生活。

在成都市中心,有一座旧的成都百货大楼被拆成平地,共有82亩。这里是黄金地段,把地平完之后,政府就想把它拍卖掉。当时很多人都盯上这块地,包括香港的和记黄埔,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地产公司,他们早就盯上了,并且做出土地规划。等到拍地那天,国内外知名地产商都来了,现场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关注这块地要拍出多少价来,所有人都在争。这块地起价2 000万人民币1亩。刚开始是国内地产商们举牌,叫价到4 000万时,国内地产商都不再举牌了。这时香港6家房地产商就开始了激烈的争夺,他们都想争到这块地。价格一直往上叫,4 000万、5 000万、6 000万、7 000万、8 000万。叫到8 000万时,全场都静了下来,大家屏住呼吸,环顾左右,看谁敢在这么高的价位上继续叫价,直到最后8 800万一锤定音。结果,这块地被香港九龙仓地产商拍走了。九龙仓击败了“同台演出”的华润置地()、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太古地产(),还有信和置业()。

根据市政府规划,成都百货地块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要建成集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写字楼、高档娱乐和餐饮场所为一体的超级商场,甚至将成为成都的新地标。除了支付地价亿,最终得主还需要投入40多亿元,而且必须在8个月内动工,3年半内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么简单算算,每平方米的成本得多少?加上利润又是多少呢?最后该卖多少钱一平方米呢?尽管市场传言最后的拍地者实际可能不需要支付那么多钱,但无可争议的是,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这场交易本身。所有成都的其他地产商会想什么呢?购房者又会怎么想呢?

这给其他地产商一个太好的看涨理由:你看,九龙仓将来会卖多少钱?我该卖多少呢?

这给太多购房者一个太大的刺激:现在再不买房的话,等“楼王”建好了,其他房价比着涨的时候买,更惨!就是这样的一个思维逻辑。

看到土地供应,楼房供应该是这个样子。让我们再看需求。除了前面谈到的近似集团作战的买家,再看看市场本身的主体需求是怎样的。

8

第一部分是资金实力很强的群体,主要是成功的私营企业老板、境内外上市企业高层主管、大型国企高层主管、政府部门的实权人物、城市高级白领阶层,他们不仅有第一套居所,多数还有第二套居所(如别墅、度假村等)的需求;不仅有多处居住需求,还有购置多套房产的投资需求。

第二部分是30~40岁已经成家立业尤其是有孩子的群体,他们努一把力,掏出多年积攒的家底,再找父母亲朋借点,勉强凑齐首付款买下一套中价房,之后每月努力还贷供房,生活也相对安定。

第三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批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比父辈优越的条件下,他们有住房的需求。现在中国二十多岁这一代人,是需要房子,甚至是好房子、大房子。他们要成家,他们更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考,更能适应贷款消费的生活。

第四部分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将有两亿到三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来。他们有住房和租房需求,需求更强劲。如果这两三亿人口都转移到城里来,就相当于多出一个美国、多出两个日本、多出两个俄罗斯。这么大的需求规模得需要多少房子才能满足供应?

所以,中国的国情很特殊,人口多,无论对什么东西的需求后劲都源源不绝。简单算算我国住房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看看拍卖成本那么高,就会知道这个房价的长期支撑点在哪里。

但是很多分析评论说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也说了,我国房价与居民收入的比例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高。话是没错,但这话不是好多年前也在说吗?为什么房价还是这样一路涨上来?

中国的问题只要一平均就太特殊了,如果平均值里面有10%的人口误差,就能差出一个日本、差出半个美国来。既然是全球化,无数境外有钱的人进入中国买房,这些力量计算到平均收入里面去了吗?这些数据可以忽略不计吗?买房人是按照平均收入水平来买房的吗?

这里无意说房价就是应该涨,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这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力量。如果是按照这样的平均计算来代替我们对房价的判断,那有谁买对过房吗?你永远都不敢买!但它似乎永远都在涨!

话说回来,即使撇开人均计算上的一些方法问题,假设我们承认这么一个高危的现实,如果要找两个方法力图降低这个比例,那就是:一是把房价降下来,二是把收入提上去。

这两个中哪种可能###大呢?

把房价降下来,说起来轻松,现在来看,土地成本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块,建筑成本也有一块,房地产商的利润要有一块,没有足够利润商人不干,所以想让房价降下来其实很难。

我们谈到土地价格是怎么抬起来的,现在想降回去,怎么降?便宜的土地该卖给谁?还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资本大鳄没有拿到地,怎样才公平?其实土地拍卖是相对公平的,价格由市场供求说了算,高就是高,只要有人买你也没办法。如果一块位于市中心的地谁都买得起,难道就公平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怎么公平地使用这块公平拍卖收回的资金,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既然房价在哪个环节都不容易压下去,那剩下的办法就是把人们的收入提上来。

收入能提上来吗?现在你是否觉得加工资很难?那5年前、10年前呢?那时候加工资就容易吗?今天的收入跟你5年、10年前相比如何呢?继续想下去,那么5年后、10年后的工资呢?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GDP目标翻两番,到时你还会是今天的收入水平吗?那时你再回过头看今天的房价,会有什么感受?

谈到收入,就会逐渐引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人说:“表面上看没错,收入是增加了一点,但物价涨得更厉害啊!”对了,这种现象叫什么?这叫通货膨胀。

如果10年前你有10万元,你以什么样的方式保留到今天最划算?存款?买电视?买冰箱?买汽车?买柴米油盐?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赔了,因为10年前的10万元如果能买套一居室,今天大概只能买间厨房。冰箱、电视都降价很多轮了,柴米油盐又搁不住。那你这钱搁在哪儿不但能保值,而且还“大赚”了呢?

9

一个是股票,一个是房子。

但是,有些股票都跌到ST,甚至退市了。所以最保险的,就是买房子。

大家都知道,我国物价指数还在向上升。物价指数代表什么?它代表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当物价指数涨到8%,我们就说通货膨胀率已经到了8%;当物价指数涨到10%,我们就说通货膨胀率是10%。在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之下,买房合适吗?就是还完银行贷款的利息,不还是赚吗?房贷的利息如果是7%,物价指数也是7%,那你还银行的利息不正好就是通货膨胀率的那部分吗?其结果就是你没有还利息,因为利息率抵消了通货膨胀率。因此,买房确实可以抵抗通货膨胀。

房子不仅有居住价值,它还有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还有抵消通货膨胀的作用。房子是一种极特殊的商品,明白这一点,对大家深入了解需求会有帮助,而不是总陷在抱怨当中,陷在看不懂当中,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价格下跌,等真跌了你又不敢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看着房价一涨再涨。

至于像1993年的海南和广西北海那样,房价涨得太高了,大家拿着银行的钱炒、拿着国企的钱炒,最后炒过头了,那不叫地产“大爆发”,而是“大爆破”。那种情况我们要另当别论。

分析完供求,再回头来看,上一章谈到刺激本轮房价暴涨的几大短期因素有没有消退。

一是民营资本。如果说房价高了,它们会去哪里?水电煤油矿基本进不去,难道是暴涨暴跌的股市?难道是1 000美元1盎司的黄金?难道是以上水平的欧元?它们要进去吗?

不是地产有多好、多便宜,关键是这么多资金实在是无处可去,总不能一麻袋一麻袋地把钱捂在地窖里。即便可以如此,它们也怕等有天拿出来的时候发现,买啥啥都涨了,不划算。

二是国际资本。它们跟民营资本面临差不多的问题,但它们相对而言多一个股市渠道,它们胆子大些,经验多些,但这不妨碍它们进入楼市。因为它们的钱实在太多,要想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搭上人民币升值的快车,能抬腿的机会就这么几个。

三是股市资金。2008年楼市突然发呆了,为什么?股市暴跌了,“容易钱”、热钱的力量少了一大块,被套在里面的人到处找钱解套,哪里都缺钱,人们无暇顾及楼市。

四是居民储蓄。截至2007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万亿人民币,大家觉得还有撬动的空间吗?

供给分析了,需求分析了,内因分析了,外因也分析了,读到这里,大家会看到除了股市喘了口气,其他导致房价暴涨的因素一个也没退场。换句话说,下一次撬动地产的着火点,很可能是股市再次大起。我们会看到一批新富,他们买房子还会像买萝卜白菜一样。

当然,你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但更多的可能,是你“集资”给了别人。

红豆M发表于2009-12-12 11:10
分享到
  1021次浏览/5个回复 
    颤抖吧!凡人

    其实这个很简单,简单解释两句(经过本人开发公司,物业公司,拆迁公司,市政公司~金融公司实地侦查的出入下结论,篇幅所限简单说说)

     

     

    胡温上台以后房价才开始猛涨的

    因为有几个重要的制度

    1单位不许自建房了,就是大家必须去买

    2土地招牌挂,国家把土地全部垄断了

    3全国大范围强制拆迁,拆迁户必须去买房

    4银行控制货币,印钞票,透支你的未来来控制你

    5市政配套强直性收费,全部国家垄断~

    实际就是这届zf在做庄~他们和她们的家属都发财了,这届下台了,房价才可能变化,要换庄了,就像美国~这也就是姜恩说的选举年效应~但是别忘了,人家永远是你的爷,换个法子骗而已~

     

    拐点得国家说了算,我上面说的几条不改变,不会出现拐点~所以政府印钞票也要保住自己坐庄~

     

    还有一个拐点就是自然变化,战争等,当房价彻底崩盘说明什么,说明庄完蛋了,那钱就是废纸,因为我们的庄是zf~,那是天下必将大乱

     

    就像你们家突然负债累累,大多数的家庭就要分家了,这是政府坐庄决不准许看到的,所以房价必将继续上涨,直到天下大乱的那天,所以趋势不会改变~时间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颤抖吧!凡人

      别想相信那些杂志,都他妈胡侃~我说的这些才是实际的,媒体是不许乱说话的,没看把bt都封了

       

      控制言论的招数和历史沿革这个我还能写一篇~懒得写

       

       

    一卉

    08年很快要过去了,未来的房价肯定会出现拐点,问题是涨到什么价位时出现,之后是下跌到什么价位再上升..........升升降降肯定会不断的有,在拐上拐下的反反复复中,怎样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和现实资金状况买房是很头疼的事 ~~

    而北京相比其他城市又更特殊,地界毕竟有限,而陆续进入北京、在北京定居的进多于出,房价就很难降,升比降的多,总体上还是升的 ~~

      红豆M
      嗯,僧多粥少,投机买卖,人民币升值。最苦的永远是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
      一卉

      房价不纳入物价指数,这本身就是现实经济的一个大漏洞,将来一定会导致严重后果~~

      不过不管怎样,那都是社会整体的事,作为一介老百姓,在社会大环境中,不论买没买房都尽力过好就是现实*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