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6069次浏览/222个回复 分享到 
山羊

关于成立517救援队的倡议

未雨绸缪
户外是有风险的运动

别以为穿上冲锋衣就是驴

开开心心出去、 平平安安而归

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最近参与几次救援行动

感触颇多

建议成立救援队

集八方人才

展一己之力

以下章程借用其他户外俱乐部的

不免有些出处

 

草拟章程,请君提议

 


户外运动救援队章程 
  户外救援队的队名、队旗和队徽
  户外救援队的队名为:517山友户外运动救援队 
 
一、救援队的宗旨
1、随着群众性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参与人群日趋增多,活动中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将不可避免。为使意外事件发生之后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救助,减少乃至避免遇险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特成立517山友户外运动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
2、救援队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包含各种专业救护人员的公益性团队,在出现本章程规定的救援任务时,能够及时派出相应救援人员的救助组织。
3、救援队将自主性地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专有装备和人员,对在户外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援,并选择性地协助社会救助职能机构完成其它类似的救援行动。
4、救援队是为群众性户外运动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支持和资助,并接受相关组织、团体的加入。但救援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社团组织。 
二、救援队的组织
1、救援队由山友自愿报名并经过培训。成员应包括以下类型的山友: 熟悉路线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者、领队经验丰富者、医疗救护人员、通讯技术人员、热心山友。
2、参队人员自愿报名。本人在报名时必须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3、救援队设正副队长,负责日常训练、救援召集、任务制定、现场指挥和后勤保障。队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副职替补。救援队实行分组轮流值班制度。
4、所有参加救援的队员,对救援事件及被救助者负有保守秘密的义务。
5、救援队及其救援行为纯属自发、自愿,并非义务。救援队不接受任何组织的领导,并有权拒绝错误、非专业、超出救助能力的指挥指令。
三、救援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1、 救援资金的募集
户外运动救援队接受社会各界、企业团体、人士的资助,并接收山友的捐助,设立一个基金会和专门帐户对资金进行管理。
2、 救援基金的使用
在发生救援行为时候,当不能及时得到被救援方的必要的救援费用时,救援队启用救援基金进行救援。
户外运动救援队救援结束后,应对救援行动本身的开支进行核算,并所接受被救援人或组织给付的全额经济补偿;
户外运动救援队不接收超过救援活动开支数额的经济补偿。除非作为救援基金的捐款。
若救援行动需支付队员自身费用以外的特殊费用(如设备装备的租借费、车船费、门票、向导费等),而被救助人拒付该项费用的,救援队保留追偿权。所得经济补偿款,首先用于弥补本次救援行动实际开支,剩余充入救援基金。
救援行为纯属个人自愿,救援队员不接收事后的个人补助。
救援行动结束后必须在网上公布该次行动的全部收支情况。
四、救援程序
1、救援程序包括:申请救援――启动救援――实施救援――财务结算――事后公告
3、 申请救援:当救援队获得救援请求,或判断需要投入救援时候,启动救援机制。
4、 启动救援:及时召集救援队值班队员参与救援工作。
5、 实施救援:赶往救援地点,实施救援
6、 财务结算:进行财务结算,并公告
事后公告:、救援行动结束后,由救援队发布相关公告。
8、请求救援的人员(或亲属、朋友、同事)自愿决定是否通知110或者119报警,自愿决定是否通知120急救中心参与救援。
五、救援通讯联络
1、 为保证救援工作,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2、 应在市区内建立救援通讯大本营,并建立电台中继站,设定值班人员
3、 户外活动中,所有对讲机应调设到指定频率
4、 救援队中的值班队员,应确保在值班周期内,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开机。
5、 与移动电话服务公司建立联络机制,以获得手机定位功能的支持。
六、救援医疗
1、为保证救援工作,应建立救援医疗体系,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材
2、鼓励山友填写户外救援服务卡,登记必要的救援信息,并建立数据库
3、救援队值班队员中的医疗人员,应确保在值班周期内,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开机。
4、与120或者其它医疗单位建立联络机制,以便在需要的事后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持。
5、定期对救援人员进行医疗急救常识的培训
七、救援工作的协调指挥和后勤保障
1、户外运动救援队应选择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户外机构设立救援基地,当发生救援行为时,救援基地承担救援指挥中心的任务。
2、救援队的救援物资、医疗器械等委托救援基地代为储藏,并保证在必要时随时使用。
3、救援基地在救援期间,应确保有人值班或为救援队人员值班创造便利条件。
4、救援队委托救援基地负责保管山友救援服务卡并提供检索服务。救援基地负责登记户外活动信息并在救援时提供给救援队。
5、鼓励户外爱好者填写户外救援服务卡,鼓励户外爱好者在进行户外活动前,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等信息送交救援队进行备案。

山羊发表于2010-10-11 23:28
分享到
  6069次浏览/222个回复 
    大象
    支持
    升子

    个人认为,还是亡羊补牢的好,不要等出事了才知道什么都晚了。

    流氓洛洛
    支持 体支
    山海jerry
    支持,山羊是个好领导!
    风云
    支持
    小米NANA

    好提议,支持~~~~

    北飘M
    金钱。。时间。。能力。。希望发展成形!
    六月的雪
    支持!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
    清风游侠
    是一个好的建议。支持!
    宁静的夏天

    支持,并且热衷参与!

    小心南瓜

    我也支持,愿意参加,我想大家可能分散在北京各处,而且不一定有什么事情,所以应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员,有需要及时通知大家,可以有空并在规定时间可以集结的总有一部分人,就有效保障了人员

     

    另外最终参与救援的人员也要有个标准,例如,形势险要的救援,就最好是近一个月至少保持两次1.5以上的人员参加,以保证体能能够满足要求等。

     

    另外,建议可以有一个装备参考清单,救援和平时登山的装备还是不一样的,想救人总要想保证自身安全,

     

    比如救援,绳子,单架,手电手台,还有专业的衣物鞋子要求都会比平时有相应提高,这些可以提前统计,采购并统一放置等等。

      山民(欧蓝德)

      我觉得担架应该用不到!

       

      因为目前政府对民间救援队的要求好象是:只能搜,不能救!

       

      而且如果要用担架,那说明被救人员肯定伤势较重,没有专业救护知识,是不能随意移动的.

      小心南瓜

      知识阿,以前还真不知道

      山民(欧蓝德)
      哈哈,我也是听朋友讲的,大家交流嘛!握手
      小心南瓜

      我大概查了,似乎是如果出现骨折,特别是躯干骨折,就千万不要移动,如果固定不良就随意移动,折断的骨头会对内脏进一步损害

       

      但是如果是四肢,如有开放性外伤则还是要抓紧时间止血的,呵呵,多交流多交流,看来这方面是需要相当的知识的

      山民(欧蓝德)
      急救这块我也是门外汉,我没考虑过当救援队,也没当过领队.出于兴趣,对绳子及器械的使用到是有些了解,可以和您共享!微笑握手
      小心南瓜

      嗯,上大学在海边,我对水上和海上救援有一些了解,可以分享

      山民(欧蓝德)
      其实应该多组织交流活动,让大家分享经验!
    山羊
    总结一下:培训很重要!
      通惠河
      谢谢你的伟大领导。
    蓝刺猬骑士
    有几位哥姐跑题了!
    1987
    好主意,但是操作难。

     

    小学五年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3493f0100llqa.html?tj=1

      10号再现驴友被困事件!

    天赋迷幻
    钱是个大问题,再有就是人,有的心有余力不足,有的有能力没时间。好主意,但是操作难。
    清平乐
    还要说一句,出去玩选择领队也是很重要。一个好的领队能够根据每一个队员自身的能力,合理的安排路线、时间,把发生危险的几率降到最低。
    清平乐
    上面几位驴友的观点我还是很赞同的。成立救援队固然是好事,但是执行起来的难度不小。还是应该在平时对驴友们普及一下户外运动的知识,认清户外运动的危险性,尽量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样做起来更加简单易行。我并不是反对成立救援队,只是让各位驴友应该尽量了解一下户外活动的常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危险的发生,这才是目前最应该要做的,而且做起来也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俗话说防微杜渐,任何事情最好不要等到有意外发生才想起去救援,那样做成本也很大,往往得不偿失。
      天赋迷幻
      同意,宣传好自我保护的意识很重要
    虫二
    我去影像纪录  如何可爱
    地狱里的油条

    支持,提议非常好。不过这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日之功。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