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们赶到了宏赐堡,在村外铁路桥边一个小餐馆吃饭时,看我们背着重装包,本地的一个年轻人凑上来和我们聊天,他说这地方很少有游客来。几年前,北京长城学会的人来过,“跟你们一样,背着大包,带着干粮”!后来,又聊了一会儿天,他又告诉我们虽然这里中国人来得很少,但却时不时有老外来沿着边墙走。
其实,宏赐堡这个地方挺让我们失望的,因为这个堡城的城墙基本已经拆完了,只有堡城南边和铁道桥附近很少部分还留有残破坍塌的土墙。我们早晨看过的得胜堡比这里要好很多,得胜堡西门很完整,外边瓮城和四面的城墙虽然已经没有的城砖,但土夯的墙体还在。但后来我查资料发现,得胜堡并不属于边墙五堡里面的一堡。
1明长城-大同镇-边墙五堡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现在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