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第七步:京西古道3之庞潭古道
2011年3月20日,周日,阴
走了2次京西古道,开始有点小着迷。本想跟周六上大寒岭的队伍,可惜报名太晚而未遂,不甘心,看到周日【啸傲天下】走岢罗坨的队伍还有没被确认的名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在前面N位占坑的筒子退出后,总算轮到我了。跟新的领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貌似每次出行都会有小小进步哦。
京西古道不仅博大繁复,而且即便是归为同一个路线,也还有多种可能,非常迷人。今天要走的路线是大灰厂—石佛村—岢罗坨—秋坡村—戒台寺,同样是属于西山大道南路的古香道,刚好补了上回没能走岢罗坨的遗憾。因为有一部分是上回走过的路,回来写游记可以轻松一些了~~
上午10点地铁1号线古城站D口集合点名,然后集体上385路公交车出发。车到大灰厂村就堵上了,上回也是在这里堵了一会儿,不过这回堵的车多得都看不到头,于是领队一声令下:“啸傲天下队下车步行!”,咱这些没事找事专门来走路的就算了,没曾想把车上的其他乘客也全都忽悠下了车,这领队有魅力哈。
步行大约20分钟到达大灰厂,也亏了这次步行,途中看到了首钢建材化工厂,上回去看的窄轨铁路,原先运行的机车就在这个院里。
前面的大灰厂的灰场、石佛村、石牌坊等上回都写过了,就不多啰嗦了。貌似灰场的灰比上次的更厚了,回来后好几位队友都对这个灰有一番感慨。在石佛村补了一张把摩崖石刻和下面的古桥全都挤进来的照片。古桥现仅存桥面以下的部位,上部的栏杆已经缺失,据村里老人说桥上原先还有一座为烧香的人而建的过桥亭,试想一下以前桥洞下还有没有断流前的山泉的潺潺流水的画面,应该颇有些诗意。
(大合影来自:茶梗)
在摩崖石刻前的平台上午饭、合影。明白了,神马叫领队,就是合影时要躺着或半躺,哈哈。
第一次跟新队伍,领队啃粟米和啸傲天下的尽责让人非常安心,尤其是啸傲天下,一直在后面尽职的收队,不断用手台提醒前队注意车辆等等,总觉得高手落在后面磨磨蹭蹭的收队,应该是件挺烦的事,所以越发难得。而且在最后一小段有事需要先走时,又安排好了另一位资深驴友收队。好领队一扫我对于跟新队伍的忐忑,虽然有一小点反复走回头路,瑕不掩瑜,下次有机会一定还会跟着走,放心地走。
离开石佛村,重复走了一小段回头路,被搞晕,只能从google地图上大致判断是在国道G108向东走一小段,然后直接向北切,前往岢罗坨。虽然第二天就是春分了,可是沿途仍是一片萧瑟冷清。
途中经过一处正在施工中的道桥工程,应该是国道G108的改造工程,G108是北京到昆明的国道,沿途有山西、陕西、四川、云南的多个著名人文景点。
继续往前是一个涵洞,洞顶前面是拱形,后面是平的,中间还有个露天的一线天,很是奇怪。过了这个涵洞,前方就是岢罗坨了。
村口路边立着庞潭古道(苛坨村—戒台寺段)门头沟区级文保牌。这条古道同样是到戒台寺、潭柘寺礼佛的香道,只是起点始于庞村,是以称为庞潭古道。岢罗坨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是从佛教名山岢山、罗山、普陀山各取一字,一说是“磕了头”的谐音,一说是来自梵文的经文。我自己是比较认同最后一种,虽然不懂什么经文,但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像佛偈。
岢罗坨除了有庞潭古道,另一个著名的物事就是建于明朝初年的“娼妓桥”。过去每年举行的“耍戒台赶秋坡”庙会,不仅僧侣、商贾、香客云集,娼妓们也来祈求菩萨保佑她们早日脱离苦海。然而岢罗坨三面环山,每逢雨季山洪暴发,道路无法通行,严重时大量被堵在山中的马帮还会造成疾病流行。于是京城的娼妓自发组织捐款(传说这里面有后来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在必经之路上修建石桥,这个义举不仅是方便通行,更重要的是她们希望可以通过千万人的踩踏来替自己赎罪,这跟《祥林嫂》里捐门槛是一个道理。
民国时的一场特大山洪冲毁了娼妓桥的一个桥洞,所以现在留下来的其实是一座断桥,在侧面能看到剩下的两个桥洞。解放后政府治理水患,河流改道,娼妓桥渐渐被挤到了村屋的夹缝间。而令人觉得讽刺的是,现在的岢罗坨在桥外的路边建造了小桥、叠水,努力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
#☆§△◎&
可是这桥到哪儿去了呢?
离开娼妓桥往西走,可以看出岢罗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红火,路北是规模很大的度假村,路南的挡土墙是一副很长的浮雕壁画,反映古代进香礼佛和渔樵耕读的世俗生活。庞潭古道到达岢罗坨之前,基本上都是平路,从苛罗坨村开始就需要上山了,因此进香的人在爬山前要休整一下,回来的人在下山后也要休息一下,于是岢罗坨就迅速发展起来。其实不仅是岢罗坨,在潭柘寺和戒台寺周边的十三个自然村落以前称为里十三,当地人有“里十三的姑娘不远嫁”之说,可见当年这里生活的富足殷实。
可惜岢罗坨村里已经看不到古道的踪迹了,反而是在翻新住房的村屋外堆着的石头跟古道的很像,这些不会真是从古道起出来的吧?如果是的话,那就太让人扼腕了。
村路快走到头时,路边有座楼圆乎乎的,估计是座水塔,在召集帖里见过,看着像路标的样子,过了这里前面是个三岔路口。
三岔路口往北是去往西峰寺,远远看到有一个很别致的烟囱,这座房子一定不俗,可惜这不在今天的行程里,不能去细看了。我们要往南走,翻过山去,重新回到国道G108。
山坡下有两个正在施工的公路隧道,鼓风机呜呜地往里灌气,施工牌写着“南村隧道A线出口”,从方位判断应该是跟进岢罗坨前看到的桥是同一个工程。路边有一个部队立的警示牌,单位的一位当过兵的大叔以前的驻地在戒台寺附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的部队。
开始上山,远处的房子连着一个好几层的廊道,很奇怪,天气太阴拍不清楚。
路上的树枝上有【啸傲天下】的路标,用的是写字的小布条,很符合【啸傲天下】的其中一句口号“乐活”。
这段总共大约20分钟的上升路程有点气喘吁吁,也是今天唯一有点运动量的地方,发现自己的体能真是比以前强了。然后沿着国道G108向东走到931路秋坡站,领队啸傲天下带着一部分人先撤(注意哈,这里有个小伏笔),另一部分人则走下路肩,继续穿秋坡村。
秋坡村的得名,一说是最早的居民姓秋,另一说是到戒台寺求职的雇工大多住在这里,他们不求有平地,但求有一块坡地安身就可,后来“求坡”就衍变成“秋坡”。我支持后一种说法,从国道G108下到村子,回望,真是到处是坡地。
开春了,很多村民在用土法修缮自己屋子防水层。注意到有好几处屋面上有数条落水脊,没必要啊,或者当压瓦条用,也许。
出村,再次上到国道G108,嗨,这儿啊,真是一拍大腿,不就是戒台寺下对着国道G108的那个三角地嘛。更可乐的是,这时开过一辆931,大家嘀咕着不会先撤的队友就在里面吧,过去一看,又拍一次大腿——领队啸傲天下还真是被挤在门口,而且因为人太多,车子停在站台上上好久都没走~~
从秋坡村上到国道G108的路口,上回在这儿等半天车都看熟了的地儿,原来秋坡村才是离戒台寺最近的村子啊。以前每年四月,人们除了到了戒台寺烧香礼佛,也会到秋坡村闲游踏青,当时“赶秋坡”可是跟“耍戒台”齐名的呢。
回来整理上回的照片,才注意到石牌坊边儿上的村委会,是石佛村和秋坡村的联合办公点,真是百闻不如一走哪。
这儿是从大虎头往下看的吗?
是的,上面有个月亮
真好看
我是认出下边那个塔了~~
是鸟飞过
美图没文,我最近一直也在走京西,没准儿哪天能遇上呢,呵呵
没文
写了好多字呢
我记得你,穿一身军绿色迷彩。
是的,是的,你记性不错
合影中站在我旁边的美女就是你吧
对,绿衣服,我坐着滴
那你穿上高跟鞋岂不比我还高
童鞋,我是坐在最高的那级台子上的
我一南方人跑北方来充高个子,不带那么挤兑人的
对人文地理很有热情,文化人啊。呵呵
文化人,听着都打抖,绝对高攀不上~~
太谦虚了,或者是现在这词用被变味了
引人入胜,~~
京西古道的确是很迷人。
你的叙述也很诱人~~
京西古道很美~~
快别那么说,落下了不知道多少呢,补都补不及。
回来总是要研究一下,才不至于每次都稀里糊涂,
而且必须得记下来,否则就忘了呢。
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