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中国的一副假牙

怎么看,长城也像是中国的一副假牙,徒有些装饰和虚荣的架势。靠着一副假牙,恐怕是连牛排也无法咀嚼的,不过是些表象化的稳固与锋利,欺人骗己罢了。这种伪善的风光,被美其名曰为国力的彰显,最终也只能沦为后世的把玩和娱乐之物。然而对于一个热衷于赞美和歌颂的民族,却要将它赋予超凡神圣的象征,以蕴含之中的个体命运的悲情和苦难,转化做虚弱的豪迈和信心聊以自慰。

鸡头米发表于2011-04-17 23:48  
分享到 
赞过
(1068次阅读/12个评论/2人赞过)
    加菲小白

    “一副假牙”---有意思的提法呲牙。有趣得很。

    假牙倒是也能用。大兵大兵

    就像“老瓦”,拿来训练舰载机、积攒航母经验、维护海权,还是好用滴微笑

    北风行
    长城连假牙都不是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候长城根本就不是防御工事

    而在极少数时候需要其发挥防御作用时,更是像马奇诺防线一样,要么敌人根本没有攻击长城,而是绕行,要么是内部防御的人自动将城门打开,欢迎敌人的进入。

    发
    长城的那种粗犷、豪迈、苍凉、厚重、雄伟,真的很美很美,你用假牙比长城,实在让人……
    西北兵
    历史的产物,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
    我的历史知识不足于对她评价,更没有资格对她褒贬的。
    只少她的历史存在及现代作用很值得我们尊重。

    阿里山

    有人对历史认识的不多啊?

    既是假牙,那您还去拍个啥呢?流汗

    五星红旗
    好机子。。。。。。。。
    芒果
    长城是百姓的血和泪。
    不因长城的气魄而自豪,只为万里辛酸而叹息。
    枫情漫天

    历史遗迹而已,象征不了什么。

    假牙还是有用的,长城只是旅游风光罢了。

     

    竹林贤人
    牙坏了,假的总比没有强。
    zibao

    呲牙照片不错

     

    长城不是假牙吧

    史上对长城的争议很多

     

    不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是后来的“诸葛亮”们的通病,长城走向基本和历史上的所谓15英寸降水线相仿,就是说基本是古代农耕天气与游牧经济天气的分割线,而当时农耕文明想在长城以北的草原腹地进行“屯垦”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国考古界也已经证实了这点,因此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界限防御性公式才能确保农耕经济被游牧政体冲击的“有限性”,才能确保农耕文化总体上获得一个持续发展的机会。

     

    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长城,游牧文明的冲击是不是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更大?对中华民族融合是否就更不利了呢?

     

    长城无论在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大融合上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的!

     

     

      历史上的长城也是几异其地,南北偏移超过500华里以上,随历史的转换也伴随着气候的变迁,《秦风》中的蒹葭苍苍还是一派江南,今天早已是黄沙漫天,那所谓的15英寸降水线十足就是牵强附会。

      不是

       

      长城的布局不同,和政权的扩张领域也相关

      15英寸降水线到现在都大致在这个范围呢

      比如,张北的农作物和华北就有很大不同,对吧

       

      呲牙

       

      目前这次气候变暖的范围也不是很稳定,连一向多雨的地中海地区也遇到过百年不遇的大旱,不过现在有了更科学的人工灌溉,所以农业作物的产区规模大幅度拓展,而古代则不同,长城一线的就地农业补给严重影响着中央政权的边界稳定和边疆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