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识庐山真面目

   为编一个段子,也为了准备元旦、春节可能的闽赣行,近来研究起江南、东南的一些名山和非名山。网络真好,很轻易便能搜到文字图片和视频,一路看过去,黄山、庐山、雁荡山、张家界、罗霄山、武功山、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幕阜山、酃峰、南风面、南岭。。。。。。越看越纠结越感叹:北方的山、真的不咋滴,咋滴的山,要么在西南、要么在东南。

   今天,重点看了庐山,还重温了那部载入吉尼斯的《庐山恋》(并在视频下跟了段判词:牵强的故事、绝佳的女演、卓越的宣传),之后,忽然便有了感。

   俺去庐山,是在08年清明,在看过婺源油菜花之后抖机灵随机转战过去的,山里待了两天半,回来曾断言:庐山是最被高估高评的所谓名山。

   这个断言维持了很久,之前之后去黄山泰山华山衡山长白山张家界云贵川藏新的一些山,虽然也有过各种不爽,但对比起来,总觉得庐山是天下第一大忽悠山。

   可这次,这两天,在细细梳理了下头绪,又翻看了几篇前辈驴友徐霞客、王安石、苏东坡、沈括的诗文,以往的观念松动了。

   我在反思,是什么令我对庐山耿耿于怀呢?大抵有三吧:

   一是庐山名气太大,之前的预期太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

   二是那个时节的山色确实很灰,难现青山秀水;

   三是在庐山的两天半中两天是在迷雾中耗掉!


   不过现在,我终于释怀了,因为,我终于阿Q似的理出了下面的观念:

   1、山水之美,难有客观标准,多为主观感受。

   2、美山之客观评判,首当其高。绝对海拔或相对高差越大,则景色越易奇美。这几乎是评判标准中唯一可操作易量化的大指标。

   3、中国传统美山名山,多在中东部,因为相对容易到达,尤其易为文人骚客涉足而为其笔墨渲染。而西南、东南偏远地区的山,则易被冷落,其实,那两带随便拎出些不起眼的山,都可能胜过所谓传统名山。正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4、同一座山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观察点,会有不同的表现,因之严重影响观众对同一山的评判。

   5、不同的人,游山看山的目的不同、解读能力不同,对同一座山会作出不同的评判。

   6、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不同解读能力下,也会有不同的评判。

 

   如此这般,我对庐山的怨言也就如灰如烟了,灰飞烟灭后,竟然冒出缕缕的蜜意和惬意来:

   1、我当初是和另外一个强驴从九江打车过去,绕过好汉坡爬到的牯牛岭,两人车费和向导费总共150元,省掉了巨额的庐山进山费(记得当时的进山费是每人160)。

   2、刚好过了清明小长假,我们住在牯岭街转角处的一个旅馆二楼准标间,推窗便是街道和公园,视野极好、睡得极好,房费是40元。(之前几天是N百)

   3、两个上午遭遇大雾,现在晓得庐山襟江带湖湿气重,有雾的日子半年之多,乖乖,遇到雾,才真正体验了那句“不识庐山中面目”,这反倒是见识了真正的庐山面目也。(-----现在想来,倒是有些怀念庐山的云雾了,眼见着从山下涌起、翻卷、飘上来,迅疾漫过自己飘到上空,那朦动的雾中分明是带着雨滴。。。。)

   4、庐山不大,牯岭更小,期间反复艳遇那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她们活泼可爱的样子,现在想来,仍跃然眼前。

     四年光景,她们都该是亭亭玉立的高中生了吧?。。。。

   5、在庐山的三天,总的感觉还是神清气爽,见识了这座拔地而起的高山,那也是我初次踏上江西那片土地。

   6、综合过往对江南、江西的印象----湿露露、甜蜜蜜。

   谢谢庐山!

老顽童发表于2012-12-09 15:38  
分享到 
赞过
(2224次阅读/36个评论/8人赞过)
    小小兔
    哈哈,照片拍的不错,师傅
    老榆树
    名山大川难写--------------喜欢细细道来的风格。。。

      谢前辈观赏。抱拳

      近来写游记,总想信马游缰,随意挥洒下思绪。坚决摒弃复制粘贴些地理历史、拾人牙秽的东西,网上那些太多了,要写,就写通俗版的。

    领航-格桑多吉
    强
    精灵公子
    05年一个人背包去过,实在是喜欢;想必现在有很多变化了,希望有机会再重走一次!
      从好汉坡爬,倒是有点象香八拉。。。。
    仲夏

    我是新手,帖子的确不错

    斯斯
    05年夏天去的庐山,头一天酷热,第二天又瓢泼大雨,拖鞋都被冲走了一只,最后在水流转弯处找到,特有意思,由于雨水充沛,三叠泉水声震耳,雾更是细浪一般一股股拍在身上,美庐我真是爱不够。也听秋天去过的朋友说那里没有意思,还是建议大家夏天去,那里真是令人难忘的避暑胜地。
      估计很多对庐山的赞美,都源于夏天的避暑。只是咱离得远,估计到暑期也避不起啦可怜
    树袋熊1228
    今年9月刚去的庐山,2天都是好天气,但是,实在是个让我喜欢不起来的名山.去过一次就够了,不会再去.

      这也是我当初的那种感觉。

      只是回忆时,才能理出一丝蜜意来。

    博爱
    顽童大哥,期待再参加你组织的活动!
      呵呵,承蒙兄弟抬举呀。近期身子有疡啊,待来年春暖花开啊ok

      祝顽童大哥早日康复,再次带领我们畅游在山水之间!

    惠然而来
    “那朦动的雾中分明是带着雨滴”,诗一般的言语。强
    yiyayiya
    偷笑
    创造
    哇,老顽童好久不见,你咋年轻了?哈哈呲牙
      白眼本来就是年轻的时候好不好!
    月色
    强
    一直走
    近百年来,庐山又成了一座政治山。微笑

      抱拳欲识庐山真面目,拨开云雾见青天

      数数牯岭的那些别墅,就能打开庐山这本书。

      我在编一段《百山图》的快板,基本就绪。其中庐山一段,想以“雾”概括。雾者,中国人的哲学和美学。

      -------

      日照那香炉生紫烟,遥看那瀑布挂那前川

      欲识庐山真面目,拨开云雾见青天

      五老峰、三叠泉,花径美庐/秀峰 植物园

      庐山的地质人文景观连成片,喝上一口云雾茶,云雾山中作了神仙

       

      最初曾想实写庐山的天气:如:襟江带湖湿气重,云山雾海过半年。

      也曾想点下政治类的话题,如:避暑品茶话江山,沧海桑田弹指间

      后来觉得过于沉重,遂作罢。

       

      顽总不仅才高八斗,政治敏感度亦不俗;坚持民主党派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免谈!高,实在是高!哈哈!

    弥海砂
    矮马呀,童总的招牌动作。。。您悠着点呀,小心闪到老腰。。。

      伦家那时还年幼嘛害羞

    oldmonkey
    能够静下心来去欣赏真不错。
    山有四季,就象美女穿不同的衣服。
    不同的山,就象不同的美女,有百媚千红,看你喜欢哪一种?
    哈哈

      调皮我喜欢庐山上的。。。。坏笑老猴子阴险

      不错。羡慕啊。
      在庐山当猴子真幸福。
    老二毛
    微笑我爬庐山是1970年夏天。。很美。。再次登山是2010年。。太商业了流汗

      抱拳商业是必然,以后这些地方,难得穷游了。

      庐山,应该是夏天最爽吧,避暑圣地嘛,不过,恐怕是越来越避不起了吧流汗

      重温《庐山恋》时,便忽然觉得,庐山是个大手笔,是长期精心打造结出来的硕果!

      从“匡庐奇秀甲天下”、“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不到五老峰、来去一场空”“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这些大口号。。。还有对李白诗的借用、白居易“花径”的演绎、李四光学说的宣传、植物园的开发、到《庐山恋》中赤裸裸的广告。。。。佩服这种全方位的包装和运作。城市广场始大连,景区包装庐山先。

       

    北方飘雪
    "山水之美,难有客观标准,多为主观感受"强强强
      呵呵,一时的感想,有点主观唯心的味道哈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