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溶洞 登断崖


      这是要走遍房山大小山头的节奏吗?

      自2013年9月走三皇山开始,对房山的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既害怕又向往,竟然不知不觉先后又走了南梯、一渡至九渡、红螺三险,自然每次都很艰难。

      5月17日跟随“安一队”走著名的棺材山。以前登房山的其他山时远观过,如其名,山峰就像一口大棺材,非常形象。这是跟“安一队”第二次出行,“安一队”,“安全第一”的意思,领队贺队是我见过的领队中既有专业素养,也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领队,我们这次的目标地是房山棺材山,要先探洞,登顶棺材山主峰,然后经过断崖下撤,是环穿线路。贺队的细心规划、合理安排,以及细节的周到关照,使这段并不容易的行程能够顺利按时地完成。




      有人调侃说房山除了房子就是山,北京比较著名的上方山、百花山和灵山都位于房山,房山也被地质学界誉为“洞穴王国”,比较为人所知的有石花洞、云水洞,我们这次既要登山、也要探洞,多半的人是为探洞而来。

有人调侃说房山除了房子就是山,北京比较著名的上方山、百花山和灵山都位于房山,房山也被地质学界誉为“洞穴王国”,比较为人所知的有石花洞、云水洞,我们这次既要登山、也要探洞,多半的人是为探洞而来。

   

      进入5月份后北京的天气忽然骤冷骤热起来,虽然没有夸张到一周经历一年四季,但气温也在几度到三十度之间跳跃。进入5月下旬,北京终于有了夏天的气息,温度明显上升,今天最高气温达到28度,很闷热,山上也终于变得葱绿了,衬托得层层叠叠的山峰更加秀美、养眼。房山的山具有页岩的特点,一层一层的,而且是倾斜地叠在一起。棺材山是因为山的形状而得名,置于山顶的这口大棺材也是倾斜的,从爬升起点的涞沥水村庄望去,非常生动具象,旁边还有一截断崖相伴。明朝大文人袁宏道的“欲识死生情切处,棺材峰上卓峁庵”说的就是这儿。

 

      涞沥水村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着的小村庄,一路上山峰俊朗,峰峦层叠,山坡上开满了白色的野花,成片成片的也非常好看,像新娘的婚纱裙摆,又像中国书法秀丽苍劲的“捺”。山路并不好走,直上直下的路也不少,虽然经过红螺三险以后这样的山路已经算不得什么了,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山路,有攀岩的刺激,很过瘾,但毕竟对身体还是很大的挑战,一会儿灌木,一会儿陡峭的爬升,加上炎热的天气,马上大汗淋漓。涞沥水村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着的小村庄,一路上山峰俊朗,峰峦层叠,山坡上开满了白色的野花,成片成片的也非常好看,像新娘的婚纱裙摆,又像中国书法秀丽苍劲的“捺”。山路并不好走,直上直下的路也不少,虽然经过红螺三险以后这样的山路已经算不得什么了,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山路,有攀岩的刺激,很过瘾,但毕竟对身体还是很大的挑战,一会儿灌木,一会儿陡峭的爬升,加上炎热的天气,马上大汗淋漓。

 









      上升的道路其实是绕着山梁走的,到了山的那一侧回望上山的道路在山中蜿蜒穿行,“之”字形转折向上,通向山梁。从这个山梁来到那个山梁后,就奔着洞穴而去了。洞穴很隐蔽,领队在树上绑了绸带,我们是根据绸带的引路,穿过灌木丛林左转右转,上上下下,才来到棺材山溶洞洞口。

上升的道路其实是绕着山梁走的,到了山的那一侧回望上山的道路在山中蜿蜒穿行,“之”字形转折向上,通向山梁。从这个山梁来到那个山梁后,就奔着洞穴而去了。洞穴很隐蔽,领队在树上绑了绸带,我们是根据绸带的引路,穿过灌木丛林左转右转,上上下下,才来到棺材山溶洞洞口。



探洞


 

      棺材山溶洞是近来发现的,溶洞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一应俱全。看过很多很大的溶洞,见过非常漂亮巨大的钟乳石,但探险没有开发的溶洞还是第一次。由于没有开发,洞里是一片漆黑的,没有手电和头灯根本无法前行,进洞口很矮、很窄,需要猫着腰前行,经过一段泥路后开始慢慢开阔起来,洞壁出现钟乳石,但继续前进还要越过很多障碍,有的地方需要钻石缝,有几段需要借力爬升,攀岩、涉水,有人不愿意冒险开始中途折返。我跟着两个80后继续向里走,去看鳄鱼石,途中多次被洞壁撞到头顶,真是顾得了脚下顾不了头上。路上地面已见断了的钟乳石,但愿不是探洞队员的人为破坏!最后终于见到了位于洞的深处的鳄鱼石,从岩壁上伸出的鳄鱼脑袋,其形态其牙齿非常完整形象,惊叹大自然的造化。






      基本上一进一出满身满手都是泥巴了,好在因为贺队来过,跟大家交待了细节,让大家卸下登山包,由领队在洞口给大家看包,还很是体贴地准备了水,用大袋子架在树上,方便大家探洞出来后洗手。





从棺材山到大断崖

 

      在垭口休息吃饭后,还要继续往上,向棺材山主峰攀升,这时候陡度明显上升,面前二、三百米的悬崖峭壁上,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长蛇,悬浮在空中。有队员写到“攀过一处险境回头看,完全没有路,只是踮着脚尖靠着那层层岩石的摩擦力蹭过来的,真是又惊又险。转过一块突出的岩石,往上是垂直的山势,腿要抬高至膝盖抵胸才能踩上去。”这就是房山,我爱的房山!



      我们是从棺材山的左侧上升,从她的后面登上主峰,在主峰上合影后下撤,绕道她的右侧前往断崖。回望棺材山,可以欣赏山的不同形态。从涞沥水村登山点看最具象,从山的右侧看山体很高耸,像船头。

      翻过了一道山梁,又是一道山梁,从山上望去梯田层层,峰林丛丛,

苏堤发表于2014-05-28 16:10  
分享到 
赞过
(2049次阅读/1个评论/2人赞过)
    O不说也罢O
    娓娓道来,行云流水,文笔老道。生动形象,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