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山高天三变,巅峰夏日雪加霜(5月9日怀柔喇叭沟门惊遇)
夏已过,繁花满山。去年不说也罢队长走过喇叭沟门看花,因而提前两周就发起了活动,结果提前一周多就已爆满。不少驴友都是后来因为变天,有人退出才加入进来的。
是在森林公园游玩,需要购买门票,40有点小贵,如果是20元的话那就比较合适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此次旅行的意外惊喜和趣味,这和同游者比较放得开不无关系。
在车上,蓝精灵大姐在自我介绍之后就引吭高歌了一番。听到她豪爽的歌声,大家也都不好意思不起来自我介绍了。这一次老朋友较多,也有新朋友,比如蓝精灵大姐带的小妹妹就成了我的御用模特了,这是个很好玩儿的事情。
如果按照公园的路线走,稍稍轻松,不过瘾。而且,大量的杜鹃花开放的地方并不在从白桦林到高塔这一段,而是从高塔翻过铁栏杆进入野山,再翻过南猴顶往下的一段路。但是这个事情队长并没有交代太清楚,所以有一半左右的驴友到了亭子就以为是终点,又因为雨雪产生畏怯,提前下撤,放弃了赏花看景的好机会。这个事情会在后面说到。其实,在发起活动中附带的攻略文字,已经将路线和各个佳处讲得很清楚了,只是大家没有看仔细而已。当然,遇到雨雪知难而退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前面的路有很长一段不好走的部分,对体能技巧有要求的。也就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勇敢探索的背包客,往往能看到最亮丽的风景。而体能不过关的朋友,途中产生动摇,只能抱憾退却。
7:30从健德门坐车出发,穿越大半个怀柔,到了遥远的喇叭沟门。周末出游,虽然不像在家乡那样九成遇雨,但遇到阴天的机会也是有的,因此今天并没有样边长城那样美好的蓝天。天气预报是阴,但是感觉可能有雨,所以我备了雨衣,也备了雨伞,但后来的经历才让我大跌眼镜。
与我同坐的是久违的大才女墨涵,我们聊了一路。下车以后,各自买票进山。她比较性急,冲前面去了,我在队伍后面慢慢悠。
上山的很长一段路都是柏油马路。雪姐昨日未发之前告诉我说不用带登山杖,还给我发了去年秋天的照片。我于是没有带,但实际上是需要的。因为喇叭沟门森林公园有三天完全不搭调的路线,而在公园之外还有很多小路有美景,登山是必须的。这并不是完全休闲的户外旅行。只不过,即便如此,这个地方的难度对我而言也完全不用登山杖,这样解放了双手。
一路上和队长同行,队长告诉我这里没有古迹,以前是森林,后来开发出路来。这里,最多的树是白桦树。路上会经过一个泉,名叫蝴蝶泉,我绕开了,后来听去过的潇洒说已经干涸了,没有必要去。我又押宝压中了。队长一路上介绍了很多野菜,其中有一种红色的野豆苗可以生吃,放在嘴里嚼,豆腥味挺重的,一般是法师蘸酱吃。我看见不太多,就没有尝试,同行的朋友很多都吃了。
这一路上,队长相对以前的活动走得较慢,为落后的新队员拍照。在如哨兵般集结白桦树林里,那些姐姐妹妹们都心里美极了,各种pose。这次带相机的除了队长,还有酷鼠大哥和侯大师两个一流的职业摄影师, 留下的好照片必然较多。不过我的微单虽然不及他们单反好,但依然拍了一些感觉还不错的照片。而对他们而言,也是坚决的认为,拍照完全不需要依赖相机的好坏,机会比器材更重要。
在白桦林里,大家美了好久,但是天公却开了个玩笑,滴滴答答下起小雨来。我们的衣服本来就有防水效果,这个问题不大,唯独要保护好相机镜头。可是,第一小波雨水一落,天上纷纷扬扬来了一片柳絮,然后,我们发现这哪里是柳絮,明明是雪花!
四月飘雪,对南方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在帝都,我一冬不见雪花,想不到在立夏以后倒见了雪。山中气候风云突变,是长期蜗居城市的人难以遇到的。而这带给我们的,无疑是一种惊喜。
你可以想象一下,长发飘逸的少女,当那青丝甩开之时,大雪纷纷扬扬而下,是一种什么情景 。相机表达不出来,也就眼睛收录了吧。
从山道上看两边的山
队长与队旗。
山与乱石。
白桦林随处可见。
眺望远山。
来到山腰,发现冬天的冰块还没有融化。其实在停车的地方已经是海拔1000米了,登顶只有600来米。
在蝴蝶泉的上方路分两条,一条是石头山路,另外一条是开辟的较大的盘山路。从山路上去是原生态的白桦林区,也是大家最得瑟的地方。而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下下来的。
白桦树林的尽头有一棵四米高的大树,开满了一串一串的白花,队长说叫马啥花,名字难听,样子却怪好看的。
女士们纷纷在此拍照。
绕过一处拐角,便看到一大片杜鹃花。
杜鹃花就长在这片积石上。这种积石应该是属于冰川遗迹,是上古融化的冰塌陷而削落的山石,故而成片。长得和蔡琳有些挂像的时尚小女生丁丁虽然穿得很休闲,带的是手提包,但是翻石头一点也不慢,令人意外。我们在石片上翻了一圈,拍了不少感觉很赞的照片。
蓝精灵姐先走了,我们还不知道,在山上得瑟呢。等到反应过来,队员已经走了大半,队长也到前面去了,我们赶紧追。
因为低估了蓝精灵姐姐的速度,小美女一直担心我们是不是超到了前头,其实我们已经大大落后了。快到山顶的时候,纷纷扬扬如撒盐的小雪转成了鹅毛雪,不过如此浪漫的境界下,被她描述成无数头皮屑真是让人掉眼镜。好吧,头皮屑就头皮屑,请她给我拍一张残像吧~~~
我们向上没走几步就到了山顶凤凰台凉亭,一座三层的仿古建筑。而在三岔口,看到杜鹃花上的积雪,大家又开始得瑟了。而小丁丁惦记的是蓝精灵姐姐的牛肉干。
风景固然很棒,不过大家都没想到会变冷,都只穿了很薄的衣服,如果不走动,身上很快就冷了。
从凤凰台往下看,附近的山巅都沉浸在浓雾之中。这里居高临下,风景颇为宜人。只是修了铁栏杆,却有些破坏视线。
相反方向就是凉亭。因为雪大了的缘故,真正的顶峰南猴顶被浓雾遮掩。
在这里,摆了一下智取威虎山杨子荣Pose:敢叫日月换新天……
雪越来越大,在树叶上堆积起来。
雪姐他们早就吃完饭了,带走了摄影师酷鼠哥翻过栏杆登顶。蓝精灵姐姐他们走不动了,在凉亭里休息吃中饭。我的伞成了桌布……
因为这天上山的大概有六七个队,所以相当拥挤。我的鱼皮花生挺受欢迎,最早解决。今天因为带的食物都很凉,其实大家胃口都不是很好。吃罢,她们担心雪下大了,又担心被队伍甩开太远,加上禁止前行的牌子,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因为预估这里回头不会迷路,我也就没有陪同她们了,而是加快速度追赶前队。结果不到五分钟就追上了前队的尾巴。原来这里的风景更赞,他们都舍不得走,在得瑟呢!
在山上俯视浓雾中的群山,仙云缭绕。
生满青苔的老树折断了,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积雪。
山上点缀的玫红,便是那一丛一丛的山杜鹃花。
在峭壁岩石上仰视,山峰一个接着一个。
而俯视,已经绿了的群山在下,尽收眼底。因为有风,有时得见。我们从白桦林到这里,不到两个小时,但是经历了阴,雨,风,雪,多云,雾,晴,多种天气变化,一年风云变幻,尽在这极短的时间段内,简直如同梦幻。一切都很完美,风景也好,体力消耗也好,都让人觉得可以接受。身上感觉微冷,如果能够在此时抿一口白酒,那就完美了。但是我只有糖果,不过也足够。
侯大师和侯嫂总是给人拍照,我也给他们来一张甜蜜的夫妻合影。
至于我,也请妮妮老师给我拍了几张,比如这张《三打白骨精》
这些植物多强的生命力,才在这石头缝里生根发芽成长。
突然,雪停了,云开雾散,太阳在一瞬间露出了含笑的脸颊,远山一下子在眼底出现,就像羞涩的新娘子揭开了红盖头,令人惊艳。
直视山顶南猴顶,依然浓雾袅绕。
山尖不能直接经过,只能从旁边绕过去。继续看到零散的队员得瑟。潇洒,酷鼠,雪姐还有侯哥突然都退了回来拍照,说不想追前队了。唯有妮妮老师想去看看,走了过去。我当然不甘落人后,于是我们一起前进。
这一张是拍多云天气下,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远山。
前路并不好走。因为雨雪,道路湿滑,但并不脏,有些地方有些高,但对我来说不成问题。她有双杖,其实也没有问题。她的问题是包的一侧放的2升水,严重影响平衡。如此凉快的天气,我建议她倒掉一半,但她舍不得,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她的速度和体力。
我之前是大吃了一顿的,来的时候也是轻装,所以负重很轻,而且也吃饱了。但她一直在得瑟,饥饿寒冷,越来越不支。我摸到了两座山的山鞍部,她萌生了退意,但是她又自说自己是路痴,不敢一个人走,所以我若不退,她也不想退。她怀疑走错路了,但我们一路上并无其他支路。现在有两条分岔路,一条是通往刚才走过的无路可走的山尖,另外一条是往登顶方向。之前回来的侯大师告诉我们那边杜鹃花挺多的,而我们一直没有看到杜鹃,所以妮妮老师才没有了自信,但是我相信大方向不会变。
妮妮老师很疲倦,我建议她赶紧吃东西,我则往走过的山尖方向行走,取了一些景。那边可以看到南猴顶之下冰川滑出的石阵,Y字形,塌掉了半座山,相当惊人。
此时已经离南猴顶很近,我并不清楚,但是直觉告诉我这就是,其实,这还真是。
在快要到顶的时候,林中树上挂着一瓶柠檬水,是前人忘了的。我更坚定队长是从这里过去的。而且,估计侯大师夫妻就是在这里回头的。
来到这里,一山巨石片,如犬牙差互,行进艰难。生命力强大的山杜鹃,在狭缝中生存,开得烂漫。妮妮老师越来越怯懦,越来越不敢前行,越来越没有自信。我想,大概是侯嫂在这里失去了前进攀登信心,才将老公也拉回去的吧?
看到妮妮姐这个样子,我建议我先上去看看情况,她在这里休息一下。她很赞成这个建议。
山上,也就是南猴顶了,已经没有其他驴客了。悬崖边浓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跳下去,那将是一种什么腾云驾雾的感觉呢?此时没有风,所以走在上面不必战战兢兢,
南猴顶其实非常平整,和先前过来的石阵不可同日而语。
看来是没有路了,我告诉妮妮姐我准备回来。但是在我刚准备翻过石头阵向下的时候,发现一条迂回向下的土路,宽敞而好走。我以为这条路能够绕过石阵和下面的妮妮姐会合,于是飞快地跑下去。
走过不过一百步,平平的南猴顶,那条明显的土路盘旋而下,而今日遇到的最大的杜鹃花阵,就在这里了
花太美,促使我尽快前行找迂回的路。但是我下降了两百多步,发现道路折往另外一个方向,于是明了乱石是必须经过的途径。我大声喊妮妮姐过来,她开始有回答,后来就不见声音了。我往回攀登,大声告诉她这边有好路可走。当我再次登上南猴顶的时候,再叫她,已经听不到回音。我想,她已经被石阵吓坏了,自行退却了。后来,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她终归害怕石阵,原路返回了。
此时我的位置相当尴尬。我不能肯定前进的路一定是队伍走过的路,而回头要翻过复杂的石阵,杜鹃花更让我不舍。最后,我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就是独自前行。
一路杜鹃花不会让人后悔,我从来没有在如此密集的杜鹃花林中走过。我依稀记得刚才在呼喊的时候,下面有人应和。而不久我就追上了队尾,是禾雨姐一众三人,拿着队旗。这一条下山的路不但美,而且非常轻松,比起来时路,真是既无风雨也无晴。唯独不安的是,不知妮妮姐那边下山艰难,好不好走。
如果不是有牵挂,可能会有更多心情拍摄更多好照片,不过,因为心里不安,拍摄的花不太多,但也足以让人看出其茂盛了。
杜鹃夹雪,也许人的一生就能撞见一次,这种造化,自是难得的缘分。而雪雨之后,鲜花凋零,今日之后,已成绝响。
图片
我的体能显然又有提高,走过这段路,竟然形同热身,若要跑步前进,也是可以的。只是,已经不需要了。追上了队尾,接过旗帜,就这样断后吧。这是禾雨姐给我和西山姐她们的合影。此地已经到了大路边。到了大路,向下数百米便回到了白桦林口,然后原路下山了。
原计划是4点半返城,因为大家都很得瑟,最后发车是在5点十分。基本在计算中。我们在下山的时候走得不快,妮妮姐追上了潇洒他们和我们会合了。看到她,我才算放下心来。
在车上见到蓝精灵姐,她们正为中途放弃有些忧郁呢。不过她们也没有闲着,下山的时候去另外一条支路的枫树林得瑟了一番。而我们,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这里路线有好几条,也许以后会再来,然后走新的路线吧。这里是可以翻山进来的,但是山路有六七里,比较辛苦,而且有两重门查票。我觉得真要在这里玩得快活尽兴,还是不要顾及这点米米了。
一路下行,又出了个小意外,就是大家都出了大门,上了车,唯独少了妮妮姐一人。她告诉雪姐,她找不到车,往下走了。我们开车追了一道,没有看到人,误以为她还在原地,但车子大又不能在山道掉头,就等了好一阵,但还是不见她来。最后,开车往下,又走了很远,才在路边看到她。她的下行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很尴尬地笑了。
回到健德门,已经八点了。大家都很饿。队长建议一起聚餐,于是,我们一起吃烤鱼,我,队长,墨涵,九妹,杨嫂,雪姐,三天蓝,潇洒,酷鼠哥,又叫来老杨哥,一起在寒冷的“冬”夜里吃了烤鱼,喝了小酒,尽欢而散。
-
-
2015-06-04 10:58wj易明好久没来517,看你没少玩啊秋天去南猴顶后那条路我看见没敢走,看着方向不对,又过乱石阵回到亭子下来。看过你的游记,下次可以走下去了回复
-
-
2015-05-15 21:49天天天蓝文笔不错回复2015-05-16 01:16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
-
-
2015-05-12 20:57老顽童文字没看完,实在是因为图片太多,网速慢的情况下,一张张不断打开,严重影响文字阅读体验。能把雷同的图片删点么?特别是差异不大、内容相似的树的、花的、山的。(其实,用个简单的修图工具,就能把多张图拼成一幅,那样就妥了。否则图多害义适得其反)回复2015-05-12 22:28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2015-05-12 22:43老顽童对桃叶小书生的回复貌似减少了几张是吧?奖励但还不够。那些白桦树干的其实一张就够了。毕竟游记是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不是连环画+解说。游记是文字为主,好文字既能启发联想、构成图片样的画面,也能有国画中“留白”样的效果,此时无文胜有文、无图胜有图。不是非得面面俱到、撑得满满的。记得舍然后得哦回复
-
-
2015-05-12 19:58追霞客
写的不错!佩服!
回复2015-05-12 20:56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 -
-
2015-05-12 12:26肖球球回复2015-05-12 12:30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
-
-
2015-05-12 09:17O不说也罢O写得幽默生动,也是导游手记。必须赞!回复2015-05-12 12:24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2015-05-12 20:56桃叶小书生的回复等队长的大作啊,抛砖引玉。回复
-
-
2015-05-12 04:01塞外客小书生就是行!回复2015-05-12 06:05桃叶小书生的回复回复
-
-
2015-05-11 22:30稻花香这游记写的真好,文笔好,有意境。就是照片怎么都是黑的?传不上来?回复2015-05-12 06:04桃叶小书生的回复
解决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