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天海之间,无痕行走汉拿山
醒来的时候,房间里异常安静,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松木香。有些微晨曦的光亮,从落地窗透来。按亮表盘,4:46,这是北京时间。手机上的韩国时间,应近六点。爬起来,去天台上收昨晚晾上的衣物。
玄关里的花猫,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发出低声的喵呜。挠了挠它耳朵,收了衣服去洗漱,把昨晚收拾好的背包拎到房外,关门,上肩。回头时,喵星人已躺在鞋间昏睡过去了。
这是八月十三日的清晨,从济州岛北部的市区赶车去中部的城板岳,爬汉拿山。
徒步汉拿山的前期准备
汉拿山Hallasan,韩国最高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三冠王。汉拿山具有火山地形、河川地形、湿地地形、冰缘地形、风化侵蚀地形等地形地质学价值,除冷杉、樱桃等树木,这里还有其他2000余种植物,植物学研究价值高。
【网址】汉拿山国立公园http://www.jeju.go.kr/hallasan/index.htm
【线路】汉拿山有五条徒步线路供徒步者选择,城板岳(海拔750米)-白鹿潭(海拔1950米)-观音寺(海拔620米)是线路及时间最长的经典穿越线路。
【交通】济州长途车站 Jeju Bus Terminal,站内买票,乘781线抵达城板岳站Seongpanak,中文发音类似“松潘垭”。每站都有本站及下站的韩英文语音报站,车前部、司机头顶上的大屏幕亦有韩英文站名显示。
【时长】每隔10分钟发车。约18站、30分钟抵达城板岳站。
【票价】1800韩元(约10元人民币,以下文内未注明价格均为韩元)。
【支付】可在全岛7-11或G25便利店购Tmoney,购卡费2500元。市内公交1250元每次,走时可退。嫌麻烦,我每次都在车站内购买,或上车现金支付。
【TAXI】2800元2公里,之后每公里约700元。下山后观音寺到市内约7公里7000元。
抵达城板岳之后,步行约150米即抵达汉拿山城板岳入口。入口处有销售户外用品、食品、饮料的商店,价格不贵。
汉拿山无门票。城板岳入口主要提供咨询和各种服务,窗口处注明:
【访客须知】
1 必须着登山服装
2 登山前准备运动
3 禁止以下行为
· 吸烟、饮酒、打闹
· 丢弃垃圾
· 进入禁区、野炊和露营
发现以上行为将按照《韩国自然公园法》处以罚款
【提供服务】
1 韩英日中文的线路指南
2 自然解说服务(须提前预约)
3 环境解说图文
4 体育设施利用
5 提供访客休息
【停车费】
摩托车 500
小汽车 1000
小货车(4吨以下) 1800
中巴(15人以下) 3000
大巴(16人以上) 3700
【登顶证书】
1000元 请手机或相机出示登顶照片
在免费向游客提供的《汉拿山国立公园》手册有韩文、英文和日文三个版本。其中提示:
诚挚邀请您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汉拿山的主人。
登山时应遵守:
· 服装和鞋子应符合季节及登山的需求
· 准备雨具和应急食粮,以备天气恶化之需
· 遵守秩序,互相谦让,以保证登山的安全
· 在庇护所或公共场合不做给他人造成不便的行为
· 请把垃圾随身带回,以保护动植物和自然环境
我在路口宽敞处舒展身体,做了几个下蹲,又去了卫生间。7:50,开始徒步入山。
看着舒服 恰好的环境解说系统
城板岳的海拔是750米,景区的步道只有一条,路边有围绳设置,既限定路人行走范围,也可提供助力牵引。接近景点、路口或蔽护棚时,路旁会有醒目展板和标识,偶设木板长凳以供小憩。
汉拿山环境标识部分,清晰易辨,信息全面,文图并茂,间距合理,且系韩英日中四种文字制作,友好度非常之高。比如除了所在位置,沿途景点、设施、距离、海拔等均有标注,线路的难度等级方面,黄色部分是Easy,绿色部分是Normal,红色部分是Difficult级别,一目了然。
貌似简单的一个环境标识牌,其实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比如环境资源分析、动线分析、信息整理、标识布点、规划设计、CIS确认及导向图绘制等很多步骤,一直到字体、配色、高度等很多细节。
一个好的环境标识牌,应让人感觉出现及时、看着舒服,想要的信息都有。同时,标识牌设置数量和内容安排,应该既充分也必要——汉拿山的环境解说标识牌,做到了。
沿途的安全提示系统如上图。信息详细,特别便于管理方确定遇险者位置。
漫山遍野 箬竹让管理方头疼不已
因其纬度、位置、海拔垂直差异等原因,汉拿山气候从亚热带到寒带呈垂直分布状态,据称生长着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有韩国冷杉、小叶鼠李、济州山柳树、汉拿火绒草等90余种。
起步不久,除路边一成不变的高大黑松,发现路边越来越多的同种植物:贴地一米左右高度,青翠的绿色,披针状宽厚大叶,叶缘有细微的锯齿。这是在中国江南野外,偶尔有见的箬竹啊。
这种矮生品种的竹子,尤喜生长在山崖涧边的密林。在南方,箬叶一般都用来垫笼屉、编斗笠、包粽子。
往山上走,路边的箬竹越来越多,无隙密布路旁,有的还生出枯萎的病叶。在以下的图片中,时常可以看到图片中密布的箬竹身影。我在想,这是汉拿山的原生植物吗?还是景区管理方特地引进的?
查了下资料,济州岛在上千年过程中,都是作为韩国本土流放政治犯和养马之用。1985年前后,当地政府为保护汉拿山国立公园而禁止放牧牛马,当时并不常见的箬竹,从此开始大幅度扩散。下图可以看到满山的箬竹,已侵到路边。
箬竹最高可长至1-1.5米高度,繁殖力很强,对岩高兰和桧树等其他汉拿山野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威胁,箬竹扩散到白鹿潭附近、海拔达1900米的地方。任由它们蔓延发展,还是硬着头皮破禁砍伐?管理方束手无策。
根据汉拿山国立公园管理办事处2006年进行的调查结果,当时在海拔达600-900米之间有244.6平方公里、超过90%的面积被箬竹覆盖。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区的汉拿山恐成为“箬竹公园”的担忧声音不断高涨,韩国环境部在2016年对汉拿山国立公园管理办事处表示,“箬竹的急剧扩散生长,可能导致汉拿山从国立公园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中被除名”,要求出台对策。
管理方面终于在2016年开始,批准箬竹采伐及允许放马。在海拔1700米的长鼓木(音)一带允许采伐,在海拔1600米的万水同山一带允许放马。从2016年夏天开始实行的放马方案将在万水同山一带约1公顷的面积围上栅栏牧放四匹马,以此调查牧放马匹对当地箬竹及其他野生植物、土壤等所造成的影响。
在济州岛的“瀛洲十景”中,“古薮牧马”是指在汉拿山山麓放养马群的景观,终于有望再现了。
动物天堂 野猪出没注意!
汉拿山中有不少野生动物出没,路边就有警示条幅,据其他游人说,曾在傍晚下山途中路遇小鹿。而我一直埋头行路,只是途中遇见过松鼠、蚂蚁、蜘蛛。资料记载汉拿山共有动物超过5000种,其中济州鲵等两栖类7种,白眉蝮蛇等爬虫类8种,獐子等哺乳类30种,济州狼蛛科蜘蛛等蜘蛛类254种,八色鸡等鸟类384种,济州金龟子等昆虫类26目360科4361种,步行虫目数量最多。
另一个特点是,因长期与陆地隔绝,济州岛和汉拿山地区动物发生变异的情况较常见。
因山路崎岖,主要精力放在低头看路上,可以听到周围鸟声此起彼伏不歇。乌鸦在远近不停的呼应啼叫,在幽暗高大的山林路上,不时拖出意味深长的尾音。
无痕LNT电话: 0531-58768039,58768059
无痕中国网站:www.Chinalnt.com
无痕公众号:LNT
新浪微博:无痕环境教育中心
汉拿山暑假徒步装备一览
户外帽 Columbia
头巾 Buff
快干短袖 ARC'TERYX
防风衣 Marmot防风抓绒
快干裤 Columbia
徒步袜 Timberland
徒步鞋 Laspativa Sandstone GTX345AN 鞋面车线易烂
户外手表 Garmin fenix3
背包 deuter ACT Lite50+10L
手电 Fenix E35UE 需专用充电电池
登山杖 LEKI X-Trek
雨衣 Eddie Bauer 强力推荐
求生哨 Storm
急救包
食物: 火腿、香肠及面包,山顶购入碗面
饮用水: 2L+750ML,可口可乐2L
行动粮: 干果、巧克力及硬糖
华为手机(韩国电信卡)、小米充电宝
济州地图及汉拿山景区手册
以鞋底构造来大致判断,据我目测,接近一半的登山者穿旅游鞋,超过一半的登山者着徒步鞋。不少路遇的登山者,我们都友善地对视打招呼:安宁哈塞幺(你好)!
途中休憩时几次遇到一对中年夫妇,我们友好地打招呼。中午野餐时再次邂逅,他热情地腾出木凳地方,招呼我过去。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分享食物。他们带来的煮红薯很甜,不过韩国米酒就敬谢不敏……
来自首尔往南不远处、京畿道安养市的崔源哲,在当地的志愿者中心工作。这个夏天,他和妻子一起来济州岛度假。他们租车游岛,和我穿越到观音寺下山不同,一会他们登顶白鹿潭之后,要原路返回城板岳取车。他留下了地址和邮箱,欢迎去他的FB浏览我们合影,我笑说算了吧,那还得翻墙。我们中国人都用Wechat。
直径500米的白鹿潭有着优美的传说,这里其实是几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的火山口。
八月十三日13:05,风雨中赶到时分,潭中无水,且旁边的大牌子上明晃晃地标着忠告:“最后下山时间:14:30”。我就很快开始下山了。
轻松而有深度的徒步旅程
下山前半程山势陡峭,木栈道为主,途中遇到的人不多,这胖哥们一直走在前面,我也乐得慢慢地在后面拍照,整理照片发朋友圈。
没有大声喧哗的游客,没有喜欢外放音响或手机的徒步者,此时的Solo Hiking或所谓单溜,确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2007年山洪爆发冲走的龙阵阁遗址下方,有座吊桥,桥头有韩国妇女塑像。我更喜欢金丹实老师的命名:涌津阁吊桥。
沿途接近山脚的地方,有关地质、植物、动物的环境解说标牌就多了起来,或图文并茂,或设计呆萌,内容适合家长与小孩子一同学习了解。
唯一一次与汉拿山的互动,是在古林窟附近的河滩上,很多游人堆垒的石头。
在蒙族地区,这叫敖包;在藏区地区,这叫玛尼堆。其实按说这种万物皆有神灵的信仰方式,应是多神教的产物。他们觉得万物有灵,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各有主宰。韩国萨满教,日本神道教的电电神,河北奶奶庙的车神……韩国的长丞“天上大将军”,是不是和咱“泰山石敢当”的作用接近呢?
或者,这只是游客的即兴之作,没甚寓意。反正我在雨崩的垭口也堆过,一场风雨下来,没了就没了。来过,走了,聚散由它。
观音寺出口的特别装置
走走停停,下午17:35来到观音寺出口,全长19.2公里,用时约9.5小时。观音寺可以露营,步道出口轰轰作响的手动装置很有意思,且用三张图说明其作用和做法:
是防止物种迁移之用。
之后去处理掉山上带下来的垃圾,并在汉拿山国家公园管理处领取了汉拿山登山证书,1000元。
打车,回到济州下榻处,6.8公里7100元。
无痕(Leave No trace)行走建议
1 做好事前准备。包括对交通、线路、资源、天气、景区管理要求的了解,做好体力、装备、食物及饮水准备
2 遵守景区规定,严格按照范围要求行走及露营
3 提前做好装备减重,所产生的垃圾自行带走;按时如厕
4 尊重野生动植物。不采摘花木、惊扰动物,不做物种迁移
5 不改变景区自然及人文原貌
6 考量同行者感受,徒步活动不影响他人

期待不久的将来在咱神州大地,也能开始这样轻松而有深度的无痕旅程。
【注】阿巴拉契亚小径亦称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是美国最长的徒步旅行步道之一,全长约3505公里,最高点在大雾山的克林曼山(Clingmans Dome,海拔2,025米)。它共经过14个州、8座国家森林和2座国家公园,由徒步旅行者及志愿者维护当中的遮雨蓬及营地。这条小径原由徒步旅行者在1930年代创建,1968年美国国会把它设为美国国家级步道系统之一。目前延伸到加拿大境内,据称全长超过5500公里。
【相关链接】
阿巴拉契亚小径协会 http://www.appalachiantrail.org/
台湾千里步道协会 http://www.tmitrail.org.tw/
无痕中国 http://www.chinalnt.com/
文中环境数据来自济州岛及汉拿山国立公园资料、韩民族日报,未注明作者的图片均系大麦所摄。
裸露原貌 汉拿山的自然步道系统
济州岛是火山岛。两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在全岛形成了坚硬、黑色的玄武岩。徒步走起来相当硌脚,雨雾很大的山路上,玄武岩裸露的石头踩着非常湿滑。而汉拿山这种按照原始风貌简单修葺的步道,就是自然步道。

城板岳起点的步道,大部分是裸露的石头,只加以简单的枕木台阶或起到挡水、固坡作用。枕木在这里,可以为步行者提供美感而令人愉快的步道阶梯。由于下面的石质坚硬,所以汉拿山台阶下,并无需铺设建基趾的卵石。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自然步道”是指沿途自然景观优美,能为游客提供自然导览、起到生态和环境教育功能的游览路线。自然步道的建设最早从美国开始,1921年由阿巴拉契亚小径【注】开始建立了国家步道系统,将自然、历史等步道串联起来,鼓励公众保护、使用、享受和欣赏国家自然和历史资源。
194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快速城市化进程,自然步道也由此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借由步道重返自然,得到休憩、健身和亲近自然的机会。近年来,在环境教育和无痕户外(Leave No Trace)理念的推动下,自然步道的设计、修复工作开始更多考虑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育、生态廊道修复等元素。
1982年开始,美国林务署在弗吉尼亚州的康纳洛克(Konnarock)成立步道工作队(Trail Crew),推动志愿者参与自然步道设计与建设。2007年徐铭谦赴美国阿巴拉契亚学习步道志工经验,并带回台湾,成立千里步道机构,推动志愿者参加台湾地区自然步道建设及“工作假期”计划。

下图为徐铭谦(右5)指导大陆LNT无痕工作者,在台北平溪体验自然步道营造。大麦摄于2012年。
“我们现代人都以为,所谓步道必然是有硬质铺面的,且需要很多设施,比如凉亭、公厕、入口意象、观景平台、外来种园艺植栽、指标牌等,误以为如同都市里建筑内的阶梯一样整齐才叫美观,这样才符合大众化和多元需求。”

徐铭谦在《让步道更人性、让普罗变PRO》一文中写到:进入工业化、现代化,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统治形象的营造,60年代前后建筑界与步道设施大量采用了园林造景,比如仿木水泥栏杆、雕梁画栋式的凉亭,开始了假山假水庭园造景的设计,依赖重机具的工程手法和工程开路的方式,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直到90年代,生态工法才引入景区设计和建设中。
下图是韩国专家,在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建造的一段自然步道,看着就舒服,让人想踏上去行走啊。大麦摄于2012年。
城板岳至花田休息站之间山势平缓,以自然步道为主;之后到山顶,栈道比例逐渐增多。在山顶的白鹿潭至观音寺,山势陡峭,木栈道和步道比例较多,还有吊桥、砂石路等多种形式。



环境保护 所有垃圾自行带走
汉拿山徒步中禁止吸烟,垃圾带走;爱护环境,形成习惯。这里特别要提到自救使用的AED系统。徒步中偶见的青壮年心脏骤停者,多半是心源性猝死患者,如果现场有AED使用,会大大提高生还几率。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自动电击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AED设备操作简便,专门供普通民众使用的心脏病除颤设备。

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多是心源性心脏骤停,通常表现为室颤。AED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每延迟除颤1分钟救活率下降7%-10%。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如果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内,使用AED设备与进行CPR(心肺复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抢救成功率将高达60%以上)。这短暂的“黄金4分钟”,就是急救的关键时刻。(原文来自《缺失的AED》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913598.html)
自动除颤器通常配置于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地方,在亚洲,以日本、韩国及香港等人口稠密的地区较多设置。中国内地则仅见于机场、高铁车站、消防局救护队和军中卫生队。
在这里谨向所有户外活动爱好者建议:务必抽空参加一个当地红十字会的急救员培训,时间短费用低,这培训关键时候可救人命,性价比高的不像话。
做个负责任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抓紧去学一个红十字会的初级急救员证书吧。
汉拿山上食品和用具,售价可谓低廉。沿途的几个蔽护棚休憩处,简洁不简陋,植被掩映之下,与周围环境毫不违和。
走过海拔1600米以后,忽云忽雨或山风阵阵,虽然后背已被汗水湿透,继而自行体温烘干,也让人不得不拿出各种防雨和保暖装置。好在,前一晚我已准备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