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 顽童乱弹诗之韵------从头学之三 » 回复
    老顽童
    老顽童 2015-08-05 12:14
    因为我的这个贴已经把主题限定在“押韵”这个较小的“点”位上,暂不想推延到更广泛的被人大书特书的“格律格式”上,而这个押韵“点”,对诗人、古代诗人来说是最最初级、入门的东西,根本无需说的,按韵书来就是了,无需动用太多的深层理论,用便是语言学层面的、方言学层面的,那个离诗要远些了。
       此贴就想用离诗近的戏曲、歌曲作类比,探讨诗的根本,是不是追求“和谐”,技术层面,是不是力求“同调同韵”,这是我贴的主要观点。这个,在网上基本没有太多的研究,就我目前看到的纸制书,也没发现太多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太小的点、甚至是被理论家不屑一顾的盲区。我这个,其实是想用我绵薄之力、点滴之见,腻腻缝儿。
       如果挖掘这个“点”的理论根基,很可能要钻到语音和音乐层面,钻到5音6律、12平均律、钻到和弦、心理学,乃至物理学上,究竟押“韵”的物理、生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和谐、和弦好听?物理学生理学的依据是什么?希望能看到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