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一年至少自主攀登一座雪山,为了爱好,也是为了有一个不断激励自己锻炼的理由!这次选择的攀登目标是:位于四川松潘县岷江乡的都日峰,由于老搭档李赞缺席,新搭档彼此间了解有限,因此选择了这座接近性好,线路清晰,没有明显冰裂缝的雪山,打算从传统路线直接爬雪坡登顶!
到达松潘县岷江乡的麻风村,住在藏民达拉家,海拔3200米,景色不错!
第二天动出发,直接上升到4600米左右设立营地,然后次日登顶下撤。
上升途中
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我们计划中的突击营地,开始烧水做饭。日照异常强烈,没多久脸上开始火辣辣的疼,意识到已经被紫外线灼伤,回家又要当几天大花脸了!
我们的营地
远眺主峰,仿佛近在咫尺,其实还有至少800多米的直线爬升
登山中最烦人的,就是到达营地后漫长的等待,无所事事,无聊之极!这次也一样,吃饭、照相后,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在帐篷里发呆!我状态不错,除了极轻微的头痛外,无任何不良反应,搭档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高反:厌食、剧烈的头痛等,一夜辗转未眠,让我很为他的状态担忧,毕竟这种无后援的快速攀登对身体的承受能力要求很高!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四点起床,烧水做饭,整理穿戴装备,五点在夜色中出发,真正的攀登开始了,尽管搭档状态不好,但他依然比较乐观,认为线路容易,可以很快登顶,谁也没想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等待着我们!
陡峭的爬升开始,搭档状态很差,走不了多远就要休息一下
当我们走到原计划攀登的冰坡传统路线后,发现和资料上了解到的完全不同,由于季节原因,普通的冰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最深处超过了我的大腿,坡度在30度左右,这样的情况需要在雪中开路前进,非常消耗体力,而搭档已经丧失了和我轮流开路的能力,我判断以此情况,上升不了300米就会精疲力竭,经过权衡,我决定放弃原定计划,改从雪坡左侧的冰岩混合路线上
于是冰坡行走变成了技术攀登!这样的临时选择路线具有有一定危险性,因为我们的技术装备准备不足,我只带了原打算应急用的2颗岩钉和3个冰锥,以及20米的8.7mm动力绳一根及10米辅绳。
攀爬中我发现雪厚、冰薄,岩石风化严重,冰锥用不上,岩塞、机械塞没带,很难设置有效的保护点,遇到难点,只能采用冰岩混合(穿着冰爪用冰镐攀爬岩石和薄冰)的方式SOLO(无保护攀登)通过。
连续SOLO了两个难点后,最后一段实在没有把握,只好打了一颗岩钉做心理安慰,继续攀登
由于搭档对这种技术攀登方式没有经验和高反引起的体能下降,我们速度很慢,中午12点才结束技术攀登,到达垭口下的大雪坡,后面就只能由我在厚雪中开路上升了,又上升了将近100多米,终于我们到达了垭口,距顶峰只有100多米了,但这时搭档的体能和心理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很难再向上,本想让他下撤,我独自去登顶,但又觉得以他的能力很难找到回去的路线并通过难点,若让他在陡峭的没有保护点的雪坡上等我2小时则更加危险,无奈只好选择了下撤,止步于5360米。
下撤时也是小心翼翼,设置下降保护点时,由于岩石碎裂,还脱落了1颗岩钉,吓得我头皮发麻!之后全部使用倒攀的方式通过难点,下撤回营地,再一路下撤到麻风村,结束了这次快速攀登!
龙脊峰、半脊峰、都日峰,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自主攀登没有登顶了,因为人、天气等各种状况!但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次尤为丰富:对线路的选择与判断,技术装备的使用、冰岩攀爬的经验、心理状态的的调节等等!
感受过程,不断挑战自我,也许这就是自主登山的真正乐趣所在!
代价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