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

76569次浏览/358个回复 分享到 
一直走

情感婚姻五说(外二篇)


   提倡理性、尊重情感    一直走  07·5

      在现实生活中,每逢讨论到婚姻男女,总是会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因为这涉及到人的情感以及性,是应当得到尊重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800年前发出的诘问穿过岁月时空,至今仍然困惑着当代男女,1000年后也仍会如此。哲学家似乎想的明白一些:情是文化化了的性。人类男女之间的情爱总是包含性的吸引和快乐。但人类的性爱又不是纯粹的生理本能,总包含精神和情感上的追求,这也就是所谓人化了的自然。(李泽厚《世纪新梦·与刘再复的对谈》)

      人只活一次,因此各种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都显得无比珍贵。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太多的痛苦,所以应当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梦。梦想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好莱坞就是一个造梦工厂,贾平凹的《废都》也写了一个男人的白日梦。但梦想不是现实。人不能总是一味驰骋自己情感的梦,而总要在现实生活中,把握自己能够得到的幸福,过好自己的一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梦醒时无路可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康有为说思必出位行必素位(注),就是说要分清理想和现实。

       现实世界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而由男女两性组成。这就要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异,尊重彼此的权利、人格,寻求双方的利益协调点,这也就是要讲理性和现代文明准则。因此我批评这个(提出男士必死问题的)女士已接近疯狂,毫无理性可言。我并不欣赏这位男士的智慧,相反我怀疑:这样围绕女性中心转圈的男士,是否能真正得到女人的欣赏和尊重。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这其中有来自人性的原因,也是我们民族百多年来一个基本的不足。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我们应当注意提倡理性、尊重情感。

注1:“思必出位,所以穷天地之变。行必素位,所以应人事之常。”(梁启超《康有为传》)是指把理想和现实

分开。

注2:该文源自一次关于情感问题的讨论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

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

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http:/

/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

pic.php?topic_id=128535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8535
 

  再说提倡理性 尊重情感        07·11


      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类情感中,男女之间的情感无疑是最动人的。这种情感真实存在、强烈感人而又神秘莫测。不发生时人如处荒漠,发生时让你来不及挑选时间地点,昏头昏脑沉醉其中,由此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文学作品、艺术形象。有人把这种情感当作宗教一样加以崇拜,这也不无道理。在爱情中,人类的激情、活力和浪漫天性都得到尽情的展现和释放。我们应当歌颂、欣赏和享受爱情。可以说正是对情感、性和财富的争夺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从文化批评的层面可以指出,这个帖子有点女性中心主义,做的完全是女人的白日梦。但如果放在文学批评的层面,也应当看到主人公所追求的具有唯美倾向的理想爱情仍有美学价值。情感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因而不能简单化。只是我们仍然会发出理性的疑问:爱过之后怎么办?这世界岂一个情字了得?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后来怎么样了?

      人是很复杂的。“人类的天性并不安分。性爱中常常一方面要求独占对方,自己又倾向多恋。男女均如此。这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生理原因。”正常的男性在80-90%的时间里,对遇到的赏心悦目的女子会有愿望,但也会被理性所遏止。这一点,常常被女性恨恨不已。女性则会因生理周期及复杂的心理因素等原因而有时淡漠性。女性对喜爱的男性不一定有性要求,对不喜欢的男性则一定没有性要求。“有时爱大于性,有时性大于爱,两者之间不同比例的组合构成人类极其复杂丰富的情爱性爱模式,因人而异,不能简单而论。我反对在此问题上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但主张对性爱要宽容。”爱情多半强烈而短暂,如长久持续则必平淡倦怠,必不动人。长久的夫妻并不全靠性关系维持。他们有多年相互扶持,共同抚养子女的亲情、习惯,相互的关怀、迁就以及共同的经济利益,不一而足。 人不但是讲情感的,也是讲利益的,而且后者往往显得更本质更强大。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爱情常常会成为世间最易变易碎的东西,伤人到心,怎么办?

      面对现实,好好生活。面对现实,就是面对现实的人性,寻求人们之间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感和利益协调点。好好生活就是你所得到的就是上帝给你最好的。发牌的是上帝,打好自己手中的牌。你可能永远无法弄懂对方,但你可以把握自己。所以我赞成爱一个人不要到十分,爱到八分就可以了,要留几分爱自己,免得以后要死要活的;所以女作家申力雯在《京城闲妇》中告诫女性这世界其实很大,不要只在情感这个泥坑里扑腾。这也就是既尊重情感也讲点理性吧!

(引文见李泽厚《世纪新梦》)

 

  三说提倡理性 尊重情感


       情感和理性,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单就人类情感,就有人要写几十万字的《情感本体论》去说清。而至少从人类这几百年的历史进程看,理性也确实闪现着划破中世纪的黑暗、引导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光辉。这个话题之所以值得去说,是因为我们民族今天在很多方面还面临着现代化的理性启蒙。这里,仅就本帖的讨论,对这个话题作一点展开。

       人一生都生活在情感中。人只活一次、只过一生,因而各种情感体验无比珍贵。对情感的尊重就是对人的尊重。我们提倡理性,但是讲理性不能讲到扼杀情感的地步。希特勒的“理性”完全无视人类情感,就是一种很可怕的“理性”。而完全放纵情感也未必妥当。在改革开放前那个时期,全民族激情澎湃几近疯狂,不容许有理性的声音,结果造成大的灾难,教训深刻。近年来的极端民族主义浪潮和极端的追星行为也值得注意,因为其最终结果是损害民族和个人的利益。对民族和历史负责,应该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点。

       至于生活中的情感之事,抱也信也不信的态度吧!首先还是相信情感的存在,也相信一见钟情。情感的事有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有时情感确实有超乎寻常的力量。所以,我赞成投入的去爱一场。尽管这很可能让你受到伤害,但这是使你的生活变得完整的唯一办法。只是出于对人性复杂和对自己保护的考虑,在去爱的时候要做一点必要的保留。这也就是爱一个人不要爱到十分、爱到八分就可以了,要留几分爱自己。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人一生首先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利益中。许多爱情讨论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弄得从情感到情感 。鲁迅在《伤逝》里也说过人首先要能生活下来,爱情才有所附丽这样意思的话。其实情感调整的背后都是利益调整,情感的争夺也都是利益的争夺。说的是感情,许多时候连人都看成私有财产了。

       人类的情欲与性爱既不同于动物性又不脱离动物性,变得非常复杂。不是说没有高尚的情感,但现实生活并不那么理想。人的内心深处就本质而言,都是孤独、脆弱、敏感而自我的,很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抚慰和支撑,宗教和各种信仰即因此而生。人是很复杂的。人性复杂、人生复杂、人的需求复杂,人的内心世界更是丰富复杂!面对这复杂变幻的情感世界,有时我们真的要承认并祈祷: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不够,仍企盼命运和神灵的护佑

     人类两性之间在性心理、性生理上有着明确、细微而具体的差别。一般而言,男性生理需求较重,而女性则心理需求较强。但这也不排除个体差异超出性别差异。两性之间能越过这些差别,找到一个利益协调点实在很不容易。两性关系实际上是男女之间在情、欲、性与金钱这些问题上寻找一个复杂的利益协调点。这个点常常又很具体,具体到一笔钱、一个眼风、一次亲密……我们应珍惜两性之间能找到的这个利益协调点,享受并感恩。我反对在此问题上的极端自私,主张尊重人的情感和利益,提倡理性和宽容。

    “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因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卜算子·咏梅》作者不详)。既然分手常有,知音难觅,何不积极乐观的过好现在的生活呢?不论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健康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要有一种从容、自尊和自信,要有一种定力。顺利时如此,落难时也如此。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既然上帝安排这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那么男女之间就有彼此欣赏、相互吸引和共同需要的地方,因此这个世界上的男女之间仍将不断有新的故事上演,对此我深信不疑。这也是理性而积极的看待情感问题吧。

        最后,建议读一读海蒂和金赛的《性学报告》。它能帮助你透过令人目眩的情感讨论,看到其背后真实的人性和人的性诉求。生活是很真实的。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性也是很真实的,不论它的善与恶。这也就是我的两个基本点:1·关心人,尊重人的情感;2·对情感作一点理性认识,回到实际生活、回到常识,看到情感背后的利益诉求和性。报告虽然来自国外,但人性相通,并且已有大量国内事实表明,我们已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提倡理性、尊重情感是李泽厚提出来的。这里,把它作为处理情感问题的八字真言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许多问题都没有提到,有些也需要展开,有机会再讨论吧。

 

 

     说性别立场    一直走        07·5

        在有关男女情感的讨论中,人们很容易注意到一种现象——讨论双方按性别分成不同的阵营,彼此诉说不同的利益和情感要求——这就是性别立场。性别立场来自性别差异。对于这种差异及相关的情感与理性问题我在前面已说过一些,这里再作一点展开。

       首先,应当面对这种差异。男女两性是有差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的,在两性内部各有自己的特殊话题就是其反映,这是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在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有两件事让我深受触动—尽管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一件事是国外一位女性临终前要求,死后不允许任何男性碰她的身体;另一件是一位美国女士因不堪忍受丈夫无休止的性要求愤而将其去势,此事竟引发了女权人士对她同仇敌忾的声援。这两件事让身为男性的我感到,文明社会的男性在表现自己天性的时候,应当懂得尊重女性的利益和情感。男女两性的具体差异复杂而丰富,这非本文所能尽述。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阅读、学习以及他人的经验取得自己的认识,这里不作更多的展开。

       引起我注意的是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我曾经说过,既然上帝安排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那么男女之间就有相互吸引、彼此欣赏和共同需要的地方。这样,上帝已经为我们解决了一大部分问题—因为彼此喜欢而跨越了差异,而差异也恰好造成彼此的需要。感谢上帝!但我们也看到:人类自己常常搞得不好,男女之间常常陷入彼此的仇恨和相互的指责。这既有人性原因也有社会及实际生活的原因。

       人的本性是自我而不满足的,人类的天性也并不安分。现代人类生活复杂而丰富,在实际生活中,男女之间也不是常常能够找到恰当的利益协调点。托尔斯泰临终前对人类命运感到一种悲哀,认为人类永远会生活在男女、种族之间的伤害之中。李泽厚也理性的指出,人类实际上是在伦理主义与历史主义二律背反的悲剧中前行(参《己卯五说》)。二律背反现象在这里大体是指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动物性(或自然属性)与社会性之间,有快乐,也有压抑和束缚的痛苦,也是悲剧。讲人的动物性上帝一派会勃然大怒,认为人就是人不能与动物等同。我这里无意亵渎宗教情感,只是借此概念表达人有一些本能的需求。这种本能的需求和人类脱身其中又置身其间的整个生物界并无不同。

       在极端的性别对立中,男性们会在“女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的旗帜下集合,讨论着“没女人冷冷清清,有女人鸡犬不宁”(古龙语)的话题;而女性们则会高举“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的大旗,愤怒声讨从陈世美到王二狗之类的“狗东西”。这种极端情绪由于常常被实际生活激发,其实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主张男女双方均温和的坚持自己的性别立场,积极寻求双方的利益协调点。说坚持就是不必讳言男女双方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利益诉求。这种坚持既要坚持自己的,也要承认对方的。这个世界上其实充满了不同利益之间的诉求。解决利益冲突的历史法则是社会力量之间的博弈和协调。好的关系必然是相互受益达到一种利益平衡。长期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关系是维持不下去的,只能寻求双方的利益协调点。人皆自我,但这种自我如果要想靠牺牲对方的自我来实现,必难。人是讲感情和利益的,为自己关爱的人改变自己也是常有的事。但这种改变一定是出于自愿的,靠强迫则战争必起。说温和的坚持就是要有理性精神,讲一点包容。也就是说,男女双方用理性的沟通、相互的尊重来取代激情的漫骂和相互的批判。果如此,这个世界将安静许多。

       这个世界充满了男女之间的爱,也充满了男女之间的冲突。当年,托尔斯泰对此感到的悲哀是深刻的。李泽厚曾说,是否能使人在创造历史时让二律背反的悲剧减少到最低度,使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达到某种和解(见《世纪新梦》)。我想,男女之间在解决自己的情爱、性爱问题时,是否也能达到某种和解,使彼此的伤害达到最低?

       

        本文并没有试图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更遑说是“论”。我的这篇文章说的是对人类存在性别立场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如果说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所涉及,也仅仅是提出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要提倡一点理性。性别、性别差异、性别立场这些都是上帝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及论在他手中。我们能做的是在保持人类激情天性的同时,理性对待性别立场,努力减少彼此间的伤害。因为这个话题关系着我们的幸福,所以我才愿意来说,也是“苦”心所在。 

        在历史主义层面,我们难以非议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要肯定人性的自私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当代人类的财产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类由此而生存、而发展、而辉煌。但是在伦理主义,在道德、公平、正义层面,我们又不能不指责人性的极端自私,不能不指责贪婪和无耻。我们歌颂古往今来舍己为人、舍身取义的英雄,歌颂他们的人格力量、道德榜样和光辉形象。为人类的公平、正义和尊严而斗争一直也是人类前进的另一种力量。黑格尔不愧是辩证法大师,他在分析历史推动力时指出了这两个方面。而李泽厚则把它归结为二律背反,认为人类是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二律背反的悲剧中前行,既残酷又光辉。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给当代婚姻内外的男女(提纲)                       一直走  08·6
摩尔根《古代社会》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类的两性关系走过的路

家庭和财产
曾经-联姻的背后是财产
       -不结婚不能分到住房
家庭与性
曾经-婚姻是取得性的唯一合法途径,除此以外都是邪门
家庭与情
情是文化化了的性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长相守

恨不相逢未嫁时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感情变了怎么办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们都不是圣人,世俗生活是多数人的人生


家庭与时代
当代男女在婚姻、情爱、性爱问题上面临的困惑、焦虑和窘境
传统的婚姻受到冲击
新的两性关系形式的出现

“剩男剩女”?(北京50万剩女)


家庭与教育
不过早怀孕、不过早结婚、预防艾滋病
在婚姻问题上我们是否受到正确的教育?

不能幻想在婚姻的篮子里装进所有的东西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仍然是现实的压力
人到一定的年岁可能为结婚而结婚


婚姻与人性
人性
婚姻是两个人的灵魂赤裸相对

婚姻制度源自人性
也伴随对人性的约束-誓词

头上星空、心中道德(康德)
人类的天性并不安分

人的情感有不可管理的部分


心理-人总想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失去时总是痛苦的


利益—最根本的东西
利益协调点理论
人的需要是硬道理
人总会为自己的需要开辟道路
减少批评、尊重人们的选择


伦理与法制


理性与情感
仍然肯定家庭对社会所起的稳定作用

 

后面的话:

这是07-08年间写下的几篇文字,现以《情感、婚姻五说》为题发在这里。合起来看,有些话语略有重复,本次未作改动。(计6084字)




附录

 

                                    婚姻是难事         周国平

       如果说性别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奇妙的发明,那么,婚姻就是人类的一个最笨拙的发明。自从人类发明这部机器,它就老是出毛病,使我们为调试它修理它伤透脑筋。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事实表明,人类的智慧尚不能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机器,足以配得上并且对付得了大自然那个奇妙的发明。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婚姻的困难在于,婚姻是一种社会组织,在本性上是要求稳定的,可是,作为它的自然基础的性爱却天然地倾向于变易,这种内在的矛盾是任何社会策略都消除不了的。面对这种矛盾,传统的社会策略是限制乃至扼杀性爱自由,以维护婚姻和社会的稳定,中国的儒家社会和西方的天主教社会都是这种做法。这样做的代价是牺牲了个人幸福,曾在历史上——在较弱的程度上仍包括今天——造成无数有形或无形的悲剧。然而,如果把性爱自由推至极端,完全无视婚姻稳定的要求,只怕普天下剩不下多少幸存的家庭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话也可解为:千百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婚姻的不幸,但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造成幸福的婚姻。结婚不啻是把爱情放到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经受考验,莫洛亚说得好,准备这样做的人不可抱着买奖券侥幸中头彩的念头,而必须像艺术家创作一部作品那样,具有一定要把这部艰难的作品写成功的决心。

      爱情仅是感情的事,婚姻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因此,幸福的婚姻必定比幸福的爱情稀少得多。理想的夫妇关系是情人、朋友、伴侣三者合一的关系,兼有情人的热烈、朋友的宽容和伴侣的体贴。三者缺一,便有点美中不足。然而,既然世上许多婚姻竟是三者全无,你若能拥有三者之一也就应当知足了。

       看看周围,无爱的婚姻,性冷淡的夫妇,事实上都为数不少。许多婚姻之所以能够延续,只是基于现实利益的一种妥协或无奈。那么,婚姻、爱情、性三者的持久完满的统一不可能吗?我相信是可能的。其前提当然是,婚姻在爱和性和谐方面本来就有较好的质量。在此前提下,也许关键在于,如何怀着对这个好婚姻的珍惜之心,来克服一般婚姻都会产生的倦怠,在婚姻之中(而不是到婚姻之外)不断更新爱情的理想和性的快乐。到婚外寻找新的刺激当然简便得多,但是,世上的捷径往往只通向事物的表面,要达于核心就必须做出持久不懈的努力。

      关于婚姻是否违背人的天性的争论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世上没有比所谓人的天性更加矛盾的东西了。每人最好对自己提出一个具体得多的问题:你更想要什么?如果是安宁,你就结婚;如果是自由,你就独身。

       在别的情形下,仇人可以互相躲开,或者可以决一死战,在婚姻中都不能。明明是冤家,偏偏躲不开,也打不败,非朝夕相处不可。不幸的婚姻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此。这种折磨足以摧垮最坚强的神经。

       其实,他们本来是可以不做仇人的,做不了朋友,也可以做路人。冤家路窄,正因为路窄才成冤家。
      想开点,路何尝窄?

      离婚毕竟是一种撕裂,不能不感到疼痛。当事人愈冷静,疼痛感愈清晰。尤其是忍痛割爱的一方,在她(他)的冷静中自有一种神圣的尊严,差不多可以和从容赴死的尊严媲美。她以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抢救了垂危婚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将它们保存在双方的记忆中了。相反,战火纷飞,血肉模糊,疼痛感会麻痹,而一切曾经有过的美好的东西连同对它们的记忆也就真正毁灭了。(来自2012·1新浪网)

 

                           婚姻要素             作者:罗丝

  有位老友自称“非典型爱情专家”。他说,即使你生来淡泊名利,只想有三两知己、一本好书,也得有一个和你持同样人生哲学、可以欣赏你的人共度一生。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世上一定会有欣赏你的人。千万别找错了人,要知道,你在一个人眼中的优点,也许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是不能接的缺点。

  此外,婚姻还有一个要素,不是性格,不是赚钱多少,也不是吃饭的口味,而是你能否在对方面前做到真正的放松。

  在对方面前,你能牙不刷、脸不洗;你能把腿放在桌上;你能放声大哭;你能大放厥词。总之,你的一切言行,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善良的还是恶毒的,都可以在对方面前不加掩饰。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能一起过一辈子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和一个人交往了三五年后,在对方面前仍得戴着一副假面具,那该有多累啊。(读者2005-7摘自《参考消息》)

一直走发表于2010-05-30 16:18
分享到
  76569次浏览/358个回复 
    雨露心田
    微笑还没看完,收藏着,空了再来看看。
    黑子小黑
    哎。。爱!拥抱
    程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不如死
      一直走
      呵呵,既然情是文化化了的性,也应当享受它的温暖和快乐。
    鬼娃
    人总会为自己的需要开辟道路
    减少批评、尊重人们的选择
    创造

    学习中,作为一个男性体,在为寻觅女性体而奋斗,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想结合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嘻嘻!调皮

      一直走
      事情发生时你可能措手不及微笑
    晨一莲
    先生的分析精辟、透彻、中肯,学习了微笑
      一直走
      谢谢关注。
    老二毛
    色要整明白太累,明白了也到头了折磨
    豆小沫
    看着太复杂了
      一直走
      微笑好好生活,那是第一位的。
      一直走
      我的意思是你不必介意这些文字。人类的观念、意识形态繁茂芜杂,但是生活即人的生存和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
    弥海砂
    老师这个帖子真火呀
      一直走
      因为关系到人的婚姻情感吧。
    百合甜心
    这两天身体状态不佳,看大篇文字头疼,待我好些了来仔细阅读微笑
      一直走
      身体第一微笑
      百合甜心
      那个挺好看的什么海坨山,是哪里,为什么没有人回答我难过为什么呢难过
      一直走
      这种问题一般可以在百度找到答案微笑
      百合甜心
      那下次我和百度一起玩擦汗撇嘴
      一直走
      行,把谷歌、搜狐也叫上。微笑
    精灵公子

    遇到对的人,相互理解、包容、支持,一切都不是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的!

      一直走
      由于人的复杂、生活的复杂,你说的前提条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得到了也不是永远能保持。看来你的运气不错,祝福你。
      精灵公子

      其实恰恰相反,我的运气一直都不好!但是我有一颗乐观的心,我一直都坚守自己对婚姻和爱情的观念!

      一直走
      嗯,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守住自己内心的追求永不放弃希望。
      精灵公子
      因为我相信总有一个人和我有着同样的信念,然后和我一起走向幸福!
      一直走
      呵呵,也要永远面对现实。
    江湖老路

    一个永恒久远热门的话题,一个充满理性与浪漫的世界,一个一生追求幻想与幸福的美梦,一个平平淡淡甚至有点痛苦的生活.......感谢一直走老师带来的好文!握手

      一直走
      赞成你说的四个一。微笑
    一直走
    谢谢咚咚称赞了这个话题咖啡
      一直走
      想查一下都有哪些网友称赞过,发现没有记录可查。点击了一下赞(?),结果成了自己称赞自己的话题流汗
    一直走
    今日将周国平、罗丝各一篇附在后面,赞成他们的意见。
    宽天云
    呲牙
      一直走
      微笑谢谢教授关注。
      一直走
      今天增加了两篇附录,周国平的《婚姻是难事》和罗丝的《婚姻要素》。赞成他们的意见。
    创造
    情感、婚姻,要说的话太多了,一切还是尽在不言中吧!大兵
      一直走
      呵呵。
    豆汁儿

    总觉得 男性 还是要多些理性并兼具感性;女性 多些感性而兼具理性 好些~

    毕竟 自古至今 (无论哪种状态下)社会对于男性的态度及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都是远远大于女性的~

     

    虽然新中国成立 妇女解放,但基于我国的各方面传统及传承, 女性 很多时候 终将是处于劣式的(虽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不断有成功的女性出现)但即使再成功 能力再强 毕竟终是女性~

     

    无论是外表强势 强悍的女性,内心再坚韧 都是有很小女人的一面~

    无论是什么原因造就而成,女人需要男人的呵护 男人需要女人的温暖 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

     

    所以 个人认为:男性还是要多些理智,女性感性些更好。

    即便是在情感问题上 也是如此的好。

    若男性很理智的说出某些语言 更或是从行为上表达出,女性也可以更直接的体会和理解。

    高兴无忧

      拜读过了微笑男女之间感情的事是很复杂的,而且常常很多时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轮到自己身上不见得会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正确的抉择。

      自己亲身经历过而得出的经验教训才是最深刻的,不知道此生还会不会遇到值得我付出真情的那个人,可以确定的是不会再付出十分的爱,能有八分就到极限了。因为我不愿再体验痛彻心扉的感觉。我十二分的爱早已经透支给了一个人,如果当初自私一些,多留一些爱给自己,现在不会这么心痛。这么说不是我后悔了曾经的付出,您明白的。

     

      一直走
      是的,重视自己的宝贵经验,珍惜自己一生只过一次的人生。
      笨笨小昕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握手
    Rui迷糊

    不错

    可是现实社会 有几个责任和负责  尊重的啊

    那些都是梦里才有的 

    现实社会很少了

    你会做到一个好人  不一定会遇到一个好人   

      一直走
      有责任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当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品格。男女均如此。
      Rui迷糊

      有的时候  自己做到了 别人不一定会做到

      不公平 

    洛水北岸

    忘了在哪儿看到的,那句话很好:做一个好人,然后找一个好人,这样就可以相持一辈子

      一直走
      嗯,有感人的道德伦理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好坏也会因主观感受不同而有差异甚至对立。
      洛水北岸
      但是我想 ,他所说的好,应该是指可以相互包容、尊重与习惯在里面的。否则,也只能说是遇到一个好人,而不是做一个好人
      一直走
      嗯,努力做一个有益于这个世界的好人,也祝洛水找到自己的好人。咖啡
      洛水北岸
      谢谢先生的吉言.目前正在努力找,总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强求
<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