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双穿了一年的户外鞋在探路时被扎穿了好几次,已经扎穿到鞋垫,鞋底基本没用了!所幸我单独买的鞋垫很厚挡住了。但也是不敢穿去爬山了。
记得刚买来穿时,鞋底是很硬的,可是为啥后来会轻易被扎穿呢?百度了一下,原来橡胶是会老化的,时间久了失去作用了。还有的地方是磨薄了,磨薄了之后才发现,鞋底凸起的地方可能和凹进去的地方是一样厚的!因为凸起的地方还没有磨到和凹进去的地方一样平,就已经特别薄了,捏上去很软,凹进去的地方还是比较硬,可见鞋底凸出和凹进去的地方是差不多厚的,我们看到鞋底凸出的地方都会习惯性认为应该是比凹进去的地方厚,所以才会凸出来,但实际通过磨损发现凸出的地方还没有磨平就已经很薄不能再穿了!这跟我们小时候跑步穿的钉子鞋不同,那种浅黄色橡胶鞋底的钉子磨平之后,有钉子和没钉子的部分是一样厚的,还是可以继续穿的,也许我们认为鞋底凸出部分应该是在厚度一样的鞋底上加出来的习惯性思维就是从那里来的。
我通过跟修鞋匠的聊天中发现:现在的鞋子基本都是空心的!像这种侧面看起来很厚的鞋底如果是实心的,那得多重啊!修鞋匠修过的鞋子比我们看过的鞋子还多,应该是可信的,甚至应该比临时做市场调查还贴近实际情况。我又掂量了一下鞋子,确实不重!唉~谁叫我们都嫌鞋子太重,要求鞋子必须越来越轻呢?再轻以后直接充气的!!!呵呵~~~
所以侧面看起来捏上去全部是硬底的户外鞋,我看还是谨慎些吧!没准就是空心的!在你以为鞋底还很厚时,它早已很薄根本不堪一击,扎透脚底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侧面看起来有软底和硬底两层鞋底的,至少磨没了硬底还有软底可以挡一下(扎穿硬底时会感觉明显不同,软底本身就很轻,所以即使有软底和硬底两层底也不会重),而全部是硬底的磨没了凸出部分就是空心的了,看起来很厚的硬底为了重量轻基本不可能做得跟侧面看起来那么厚的硬底(我量了一下空心的厚度有25毫米!!!基本上看起来很厚的硬底都是虚张声势,里面大部分都是空心的!!!),等意识到扎穿硬底时,基本上尖锐物体已经到了鞋垫了,如果你的鞋垫是鞋子自带的那种轻薄鞋垫,恐怕你要悲剧了!!!
有一种鞋底从侧面看是切割得很平整的,软底和硬底分成很明显的上下两层,两层底之间的分界线是一条从鞋头延伸到鞋后跟的直线,虽然看起来好像鞋底不厚,那是因为硬底没有往上包住软底和鞋面,就是实实在在暴露鞋底该多厚就有多厚,而大多数户外鞋都是最下面的硬底往上包住软底和鞋面,让人看起来硬底好像有多厚一样(当然这样设计可以保护鞋面和软底,还能防止从侧面脱落鞋底)。我有次去户外展,看到展示的鞋底内部构造,才明白原来外表好看很厚的鞋底其实不过是侧面的设计迷惑人,实际鞋底也不厚,实际很普通而已。户外鞋太丑,我们要求它好看,所以它就做得好看些嘛,价格提高你又不会买,所以本质不会变,材料并不会增加,我们又要求重量轻,那就空心的吧,这样总算是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