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其实是个地位阶级,没钱他也是贵族。老北京都知道“卖臭豆腐的大阿哥”,慈禧那会儿子立的大阿哥就是准皇太子了。清朝完蛋了,再贵也要生存。
另外,古代贵族不一定都是有文化、有涵养的,且不说每次改朝换代后的暴发户,就是一代代下来的贵族遗老遗少们又有几个不是寄生虫?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面子上还充着文艺——诗词歌赋。
曹雪芹是不是贵族?呵呵。其实,很多解放后的文字工作者都描述过他们看老北京一些清朝遗老遗少的规矩多,比如正襟危坐、入席不语、走路甚至吃饭都有“秩序”等。后来一文革,才算基本砸烂这些传统。
现在人追求所谓贵族气质,其实和西方贵族阶层观念涌现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中只有法国的第三等级对贵族阶层进行过较彻底的清算(而且时间和范围都不长),所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西方贵族阶层的自我蜕变(从大地主变成大企业家)还是结合的比较紧密,也就是说西方贵族阶层没有完全没落。所以他们的所谓“传统”呀、“气质”呀伴随者小美人鱼、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的神话流传至今。尤其是欧洲大资产阶级一直和就有的贵族阶层联姻,他们的价值趋向和生存模式都有过去的痕迹,所以欧美文化中还是有较浓郁的“贵族”文化色彩。
现在大陆也好港澳也罢,其实追求所谓贵族气质,不如说是有钱了只有希望提高自身的品味,这个是可以的。但是不是说有钱了就一定有品味,也分人分时代。宋徽宗文艺不?他孙子辈就爱泡妞吃酒不爱写字画画。努尔哈赤野蛮不?他孙子的孙子就很有文艺才能了。都需要几代人去培养或者去消磨。
我觉得,时间、精力、爱好相得益彰后,自然会有一个说法。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有钱了就自然会有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或子女的爱好。当然还有一个教育的问题,没钱就没有教育,这个是现实。因为教育产业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