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3013次浏览/5个回复 分享到 
_T5_
铃玩赏有几个要点。其一是虫盒的高度不能太矮,由于复翅长度较长,鸣叫时支起的角度在80度左右。按虫太朗3号盒的标准是盒高4公分。其二是空间不能太小,这是国内不少虫具的通病。鸣虫于太小的空间里爬行,鸣叫,进食都不方便。由于终日生活于虫盒中,排泄的粪粒堆集,时而沾染食物和虫体,最易发生须,肢断残,甚至早衰死亡。所以有较宽敞的空间让虫爬行,吃食进行一系列生理活动是必要的。三是家养片蟋类鸣虫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维持稳定的温度,牢记一点:秋季夜间不要置虫于露天室外,这样衰老的很快。24度左右的恒温最适合天铃成虫。四是食物问题。不要喂梨等高水份的水果。野虫入户后先喂蒸熟的绿豆粒,选饱满绿豆粒上锅蒸熟至皮开肉绽,放置凉后去皮喂其肉,这样先喂两三天,注意排粪情况,起初是黑色粪粒。然后色泽变浅,以后就可以喂粥粒了,记住喂粥粒时取其一两粒置于清水中荡洗去黏液后再喂,这样可以避免沾须掉爪。胡萝卜蒸熟取两枚火柴头大小间喂也很好。南瓜肉也是上选饵料。至于蚜虫可以说是天铃喜爱的荤食之一。有条件的话每隔两三天喂一点更好了。饲养其间要特别注重虫盒的清洁,及时清除粪便和食物残渣。日本玩养天铃是不在盒中喂食的。国内就不须如此,只要每日定时清虫盒即可。最后要谈到的是湿度问题,天铃是比较典型的树栖性蟋蟀类鸣虫,喜高爽通风的环境。对湿度的要求比地栖和草栖性的蟋蟀类鸣虫低。但也不是越干越好。又因为生性好隐匿,若虫期经常躲藏于大型乔木的树冠卷折叶片中。我们可以投其所好,用新鲜的竹叶铺于盒内,供其栖息。并且有助于保护爪花。当然了,通风透气更是首要的大前提。明天再谈片蟋类若虫期的饲养管理和吊灯式组合的应用
_T5_发表于2010-11-18 20:02
分享到
  3013次浏览/5个回复 
    加菲小白
    学习了,留个爪,收藏
    Sandy
    玩的真好~~~
    _T5_
    听一些朋友说冬金钟难养,有的是买回家到死也难开金口;有的是活不过一星期就做了天使.在此,我来谈谈我对于冬金钟的挑选及饲养的方法:
    每年国庆节之后,就陆续有冬金钟上市了,我个人认为这一批的体质是最好的,越到后面的体质越差.  
    挑选还是跟野生金钟的挑选方法基本相同: 
    颜色------选优不选异,金钟要选身体翠绿的,上翅两侧的两条黄线要明显.那些体色发黄的金钟,某些商家就会说是难得一见的异虫,我遇到这种虫是不会要的. 
    个头------我觉得冬金钟的个头不必追求太大的,中等体型就可以.太小的底板不好. 
    侧视------从侧面看身体要厚实,最好是身体立起来的.背有点弓说明快开叫了或已经开叫了.
    俯视------背板宽,则发音镜宽大.  翅面的纹路要清晰. 
    全品------六肢健全,俩后腿夹紧身体.  绿金钟是很具观赏性的金声鸣虫,所以缺须缺尾的一律淘汰.    
    肚子------看肚子,淡黄色的为佳,有杂斑的不选. 
    爪力------买的时候把盒子倒过来,用手敲击盒子的底部,看看虫是否能抓得紧而不掉落,不掉落的爪力大,体质好.   
    观察虫粪-------健康虫的粪便应该是干的颗粒状.

    挑好了金钟,拿回家就是养了,现在是冬季,保温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保温箱里的温度控制在20~24度.绿金钟喜欢干燥通风的环境,所以养金钟的容器尽量大一点.如大号的有机金钟万体,老 谭的有机金钟万体,小朱的大号金钟盒,有机蝈蝈筒也是不错的. 
    食物方面我喂的是: 
    1.草粉拌饭------把脱了水的泡饭粒跟草粉拌在一起捣烂了喂.如果没有草粉,可以把脱了水的泡饭粒跟晒干的月季叶子捻成的粉拌在一起捣烂了喂.2.胡萝卜------胡萝卜肉要放锅里蒸熟放凉了再喂,皮可以喂生的,都不能喂多.
    3.月季叶子------如果有条件就喂新鲜的(洗净擦干),我学校的花坛里就种了月季花,所以放学时候就顺便摘一片回家^_^  不方便的话可以摘一些洗净晒干,捻成粉,参照第一条里的方法喂. 4.玉米面------把玉米粒蒸熟或煮熟后去了皮,捣成泥喂. 
    5.豆泥------把毛豆粒蒸熟或煮熟后去了皮,捣成豆泥,再加入牛奶或水作为浆体.等…………水分多的食物别喂,如黄瓜,梨,苹果,其实胡萝卜的水分也挺多,所以尽量少喂,调节食欲用的.每周可以喂点荤食,我是给蝈蝈吃皮虫的时候剪一点点给他吃. 保证食物多样化,多种食物轮换喂,既有营养又能保证金钟有好胃口.
    _T5_
    原创 <wbr> <wbr> <wbr>说长道短话天蛉 <wbr> <wbr> <wbr>-------------许翰祯
     
    原创 <wbr> <wbr> <wbr>说长道短话天蛉 <wbr> <wbr> <wbr>-------------许翰祯
     
    原创 <wbr> <wbr> <wbr>说长道短话天蛉 <wbr> <wbr> <wbr>-------------许翰祯
     
    原创 <wbr> <wbr> <wbr>说长道短话天蛉 <wbr> <wbr> <wbr>-------------许翰祯
     
     
     片蟋类鸣虫,俗称天蛉,上海地区的玩家称作金钟。其鸣声调高而音美,居六大金声鸣虫之首。常见种有两种。即尾铗片蟋和梨片蟋。
     
    实际上从音色而言,双口金钟是远胜于单口。无奈音量太大,且持续不断,有叨扰四邻,影响和睦之嫌。所以玩养单口金钟的人比较多。在上海花鸟市场上的秋季野生虫,双口的售价也略低于单口。
     
    无论单口金钟还是双口金钟,都属于片蟋科。这是非常典型树栖的蟋蟀类鸣虫。有所谓的片蟋四性。
     
    夜行性 隐匿性 素食性 趋光性
     
     夜行性体现于昼与夜出的活动规律。
     隐匿性体现于若虫期躲藏于折叶内。成虫期休憩时也隐藏于叶子背面和两叶间卷曲重叠部分。
    素食性体现于从小到大都食用寄主蔷薇科植物的嫩叶。但偶尔也食用蚜虫。
    趋光性体现于秋季常在灯下可以看见它们的踪影。一般雌虫的趋光性强于雄虫。
     
    市售的秋金钟,多于八月中旬大量上市。装于纸质的盒子内供人购买挑选。挑选金钟的要点有4个。

    首先看整体,长梭形,背部微驼,色泽翠绿,肢须完整,翅无破损的个体应该优先考虑。要格外注意的是后足,金钟的后足不发达,常紧靠于身体两侧,不注意看,似乎没有后足。有些虫后足缺失,所以要特别留意后足的健全。

    其次敲盒,即用手指轻轻扣动纸盒。此刻,紧紧伏于盒内的多是体质较好的虫。当然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况,金钟以极快的速度摇动双须,后又紧贴盒中。这样反应灵敏的虫也是上品。

    再接着观眼,年轻健康的虫体复眼呈浅灰色,眼点黑而小。复眼发黑,泛褐,眼点扩大涣散的虫不可取,要淘汰弃之。

    最后看腹部,腹部白净或者淡绿色,没有黑褐斑点的就是可以入选的健康虫。

    同时还要留意虫盒内的粪便,健虫排便量大,多为黑褐色的颗粒。而粪便不成型的,呈现污渍状的。多是消化力弱的虫。

    金钟的饲养,是相对比较难的。由于是树栖鸣虫,喜欢通风高爽的环境。惧怕过分的潮湿。所以过于密闭式,透气性不良的虫具是养不好金钟的。市面上销售的供饲养金钟的虫具主要有竹制金钟虫盒,有机玻璃的金钟万体。作为常规饲养而言已经足够了。当然冬季的金钟则需要把虫具置于恒温器内。我个人特别推荐使用早期的那种无弹簧的有机玻璃蝈蝈筒子饲养金钟,不但宽大透气,观赏性强,而且不容易发生足尖坏死的现象。金钟最惧怕浊热,故不是很适合上身揣怀。这样对其寿命会有影响。

    金钟食物以植物性为主。最佳食物就是蔷薇科植物梨树,苹果树,樱桃,树的嫩叶,当然也可以接受少量白菜叶。要注意使用内层的叶片,外层叶片多受农药污染。其次常用的食物还有泡饭,苹果和熟毛豆粒。每周加喂一次蚜虫,调节食欲。

    垫叶是资深玩家常用的手段,就是用上述的几种叶子垫于虫具内,模仿其野外的生存环境。效果相当不错。但无论是哪种饲养方法,每天都要及时的清除粪便和旧食物,干枯的叶子,换上新鲜的食物和叶片。
    金钟最佳生存温度在23度到27度之间,属于畏寒的鸣虫,大幅度的温度变化极易引发消化不良而死亡。


    最后来首悼天蛉,以飨诸位。
      悼天蛉
    昼藏矮枝避炎灼,
    夜鸣高梢清曲落。 
    随风振翼流韵远, 
    沿叶探须秀影娑。
    轻飞漫舞灯前过,
    栖窗入室上案桌。
    佳人呼之玲珑玉,
    雅客称其翡翠梭。
    野露渐凉声渐短,
    仙虫临寒娇命薄。
    两霄寂寥妙音殁,
    半世凄凉余调多。
    _T5_
    有新鲜多汁的黄玉米蒸熟放凉后去皮喂其嫩肉,香甜且水份足。煮熟绽开绿豆粒也很好,利于排便。南瓜肉自然理想,但起码要烫熟软后方有利于虫肯食。梨和樱桃叶心嫩部也可以间喂。还有此虫喜干爽通风,而不是干燥。太干容易结粪。乃玩养鸣虫大忌。竹盒内壁不能带方角的,容易断须。不过真正理想的天铃竹盒太少了。一般都没有国外的内壁弧化处理。干脆用大号的圆形竹罐就行了。内铺新竹叶,每天更换,这样既通风又不会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