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蟋类鸣虫,俗称天蛉,上海地区的玩家称作金钟。其鸣声调高而音美,居六大金声鸣虫之首。常见种有两种。即尾铗片蟋和梨片蟋。
实际上从音色而言,双口金钟是远胜于单口。无奈音量太大,且持续不断,有叨扰四邻,影响和睦之嫌。所以玩养单口金钟的人比较多。在上海花鸟市场上的秋季野生虫,双口的售价也略低于单口。
无论单口金钟还是双口金钟,都属于片蟋科。这是非常典型树栖的蟋蟀类鸣虫。有所谓的片蟋四性。
夜行性 隐匿性 素食性 趋光性
夜行性体现于昼与夜出的活动规律。
隐匿性体现于若虫期躲藏于折叶内。成虫期休憩时也隐藏于叶子背面和两叶间卷曲重叠部分。
素食性体现于从小到大都食用寄主蔷薇科植物的嫩叶。但偶尔也食用蚜虫。
趋光性体现于秋季常在灯下可以看见它们的踪影。一般雌虫的趋光性强于雄虫。
市售的秋金钟,多于八月中旬大量上市。装于纸质的盒子内供人购买挑选。挑选金钟的要点有4个。
首先看整体,长梭形,背部微驼,色泽翠绿,肢须完整,翅无破损的个体应该优先考虑。要格外注意的是后足,金钟的后足不发达,常紧靠于身体两侧,不注意看,似乎没有后足。有些虫后足缺失,所以要特别留意后足的健全。
其次敲盒,即用手指轻轻扣动纸盒。此刻,紧紧伏于盒内的多是体质较好的虫。当然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况,金钟以极快的速度摇动双须,后又紧贴盒中。这样反应灵敏的虫也是上品。
再接着观眼,年轻健康的虫体复眼呈浅灰色,眼点黑而小。复眼发黑,泛褐,眼点扩大涣散的虫不可取,要淘汰弃之。
最后看腹部,腹部白净或者淡绿色,没有黑褐斑点的就是可以入选的健康虫。
同时还要留意虫盒内的粪便,健虫排便量大,多为黑褐色的颗粒。而粪便不成型的,呈现污渍状的。多是消化力弱的虫。
金钟的饲养,是相对比较难的。由于是树栖鸣虫,喜欢通风高爽的环境。惧怕过分的潮湿。所以过于密闭式,透气性不良的虫具是养不好金钟的。市面上销售的供饲养金钟的虫具主要有竹制金钟虫盒,有机玻璃的金钟万体。作为常规饲养而言已经足够了。当然冬季的金钟则需要把虫具置于恒温器内。我个人特别推荐使用早期的那种无弹簧的有机玻璃蝈蝈筒子饲养金钟,不但宽大透气,观赏性强,而且不容易发生足尖坏死的现象。金钟最惧怕浊热,故不是很适合上身揣怀。这样对其寿命会有影响。
金钟食物以植物性为主。最佳食物就是蔷薇科植物梨树,苹果树,樱桃,树的嫩叶,当然也可以接受少量白菜叶。要注意使用内层的叶片,外层叶片多受农药污染。其次常用的食物还有泡饭,苹果和熟毛豆粒。每周加喂一次蚜虫,调节食欲。
垫叶是资深玩家常用的手段,就是用上述的几种叶子垫于虫具内,模仿其野外的生存环境。效果相当不错。但无论是哪种饲养方法,每天都要及时的清除粪便和旧食物,干枯的叶子,换上新鲜的食物和叶片。
金钟最佳生存温度在23度到27度之间,属于畏寒的鸣虫,大幅度的温度变化极易引发消化不良而死亡。
最后来首悼天蛉,以飨诸位。
悼天蛉
昼藏矮枝避炎灼,
夜鸣高梢清曲落。
随风振翼流韵远,
沿叶探须秀影娑。
轻飞漫舞灯前过,
栖窗入室上案桌。
佳人呼之玲珑玉,
雅客称其翡翠梭。
野露渐凉声渐短,
仙虫临寒娇命薄。
两霄寂寥妙音殁,
半世凄凉余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