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原来是南京市东南远郊的一座死火山,这个火山,号称死了500多万年了。之所以说是远郊,是因为它都处于雨花区的东南,位于市区和机场之间,甚至貌似比我前一阵子去过的市区南郊的牛首山、将军山还要靠南(当然也靠东,毕竟那是在南郊,这是在东南郊嘛)。之所以又说原来,那是因为自从南京地铁1号南延线开通后,这个地方离最近的地铁站距离估计2公里,步行时间估计半小时。
定林寺,在南京有两个,一个据考评在钟山山腰的某个地方,我那次钟山探路时好象在一个军队大院的围墙上见到一个小牌牌,上面写着定林寺遗址,可惜可能因为那张照片照得可能不够凄美,也可能是因为觉得那既不美又没用的照片放在电脑里占地方,现在居然找不到了。后来又在紫霞湖的路上看到一个刘勰展览馆,上面说它所处的地方就是当年定林寺的遗址,刘勰曾经在那里师从一个文学高僧,后来写了著名的《文心雕龙》(说来惭愧,对我来讲,这本书真的只是著名,因为我甚至已经忘记了它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等在展览馆中看到介绍之后才依稀回忆起来好象在中学历史中介绍到这么一本书。这也不能全怪我学艺不精,因为在那个年代,找本书是很难的事情,再加上考学的压力,与考学无关的书是很少看的,当然男生武侠、女生言情除外——立下一个宏愿,今后儿子上学学历史,只要历史书上讲到,都要想办法让他看到,哪怕是复制品或模型)。不过今天说的定林寺并不是钟山的那个,而是方山的那个。钟山的那个叫北定林寺,方山的这个叫南定林寺。这个定林寺虽然跟我写进标题的文心雕龙没什么关系,但好象跟意大利倒能扯上点关系。具体原因,容俺后讲。
《文心雕龙》是南朝时一个叫刘勰的前辈写的一本书,据说是本文学文艺理论书。俺上学以来,作文水平也一直上不去,所以本来应该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应该指望从中学到一招两式九阳真经、吸星大法之类的横行武功才是,但是俺从写作文的第一天起就讨厌写作文,所以居然直到现在也没学习过。而且,在看过刘勰的展览馆后,虽然心中也起过想法要学学这本书,但居然也一直没下手。直到去过南定林寺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昨天,居然下了手,买了本文心雕龙(带译文的呵呵,不打算因此努力学古文)。由此也可见这南定林寺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所以把他们摆在一起,想来连刘勰老先生都该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吧?
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这个南方山,其实本没列入我的近期旅行计划,但既然是座山,又在南京周边,总会在我的眼前晃过那么几次的。去过了牛首、将军、老山等几座市郊的山之后,我近期计划把老山详细旅行一下的。不过南京地铁忽然新通了两条线,我又住在地铁旁边,其中一条线通向方山,另一条线通向栖霞山。栖霞山去年秋天去过了,虽然当时觉得时候不对,可以再去,但现在仍然不是时候,而方山则似乎没有时令上的要求。于是忽然决定去方山。
前一天去了趟上海。拜世博会所赐,回程的时候没买上动车,结果原计划23点半到宁,变成3点47到。好在车上过了苏州之后很空,大量的三人连座可供卧倒,于是也迷迷糊糊睡了些时间。回到家里继续睡觉。8点多醒来,9点多餐毕,10点多上地铁,11点多故意坐到地铁终点,看了看中国药科大学的外景,接了个电话后,往回坐一站到达离方山最近的地铁站。
下了车,站在站台上,西南而望,林壑尤美——不好意思,抄袭两句,结果发现前一句对,后一句不合适。西南而望,只见一方头方脑的山上,貌似林壑尤美,距俺约两三公里的样子。出得站台,觅公交车站无果,倒有个摩的停在路边,问,好多钱?答,5块。问,能否便宜点?答,距离不近,收费不贵。这时来了新客,更近,那老兄摔下一句话,我收得不贵,你再想想,回来我送你,屁股一溜烟儿不见了。我打开gps放在脚下的草地上,自己斜靠在新栽成的一年生柳树上,点上枝烟,等待gps信号的出现。不对,gps是真,烟是假,是想象而已,现在想起来,如果我带了话,会点上一根的,可惜我没带。
信号出现,距离不远,步行可行。ok,出发,从此开始我这天8个小时19公里,山里13、4公里的行程。摩的老兄正好回来揽我,我说走两步吧。几步碰到一个貌似大学生,问之,答曰,15分钟,大喜。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鼓励人的回答。事实是15分钟之后到了他们的江宁大学城哈哈。不过在这里解决了午饭问题——由于对于地铁期望过高,我没带午饭,打算进山后在定林寺解决。可现在已经接近中午,这里有个小商区,叫什么乐活什么的,稍显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