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英雄者的名字,随着对吴哥的深入了解,才知道是一处具有神秘历史文化、曾一度繁荣富强的王国。
“吴哥”一词源于梵语,意为“都市”,是九至十五世纪真腊(今高棉)王国都城,占地约208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之一,人们习惯于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1431年遭暹罗军队的入侵,吴哥被攻陷,并遭到了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公元1850年,法国传教士布耶沃斯在柬埔寨稠密的丛林中艰难行走,偶然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
更为确切的说法是:柬埔寨曾称“高棉国”,古时又称“真腊国”,时值中国的元代,当时著名学者兼旅行家周达观,奉命随元朝使者前往真腊,在真腊国居住一年。这一年中,周达观几乎走遍了真腊,主要是考察真腊的风土民情。归国后撰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 四百年后的1861年,法国博物学者亨利•穆奥正是根据周达观的提示,从中国出发经南海、湄公河、洞里萨湖到达真腊。他的目地就是寻找“消失的吴哥城”。他雇用了4位当地居民作自己的助手,他们手持砍刀,砍断荆棘,探索前进,不时有毒蛇阻路,藤葛缠身。终于砍刀碰到了坚硬的巨石,亨利拂去巨石表面的苔藓,发现巨石上刻有文字。继续前进,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东倒西歪的石柱,断裂倒塌的石梁,精美的雕刻,雄伟壮丽的群塔……就这样,隐没了四百年的吴哥文明被发现了。
吴哥的历史在柬埔寨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不像中国早有甲骨文、竹简、石刻等历史记录,为后人研究国家历史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中国使节周达观贡献不小,《真腊风土记》算是当今发现的记录柬埔寨当时历史最全面的史书了。
这些神秘的历史以及探险精神,让我日益想去造访这个王国,目睹他曾经的繁华,感受他曾经的沧桑.....
预定国庆节从越南前往柬埔寨的吴哥窟,但由于工作关系突然提前到了8月,8月的柬埔寨王国烈日当空,不是最佳旅游季节,它的最佳旅游季节是11月--次年的3月份的旱季,但有机会去,即使炎热和多雨也是值得,何况每一个季节都应有每一个季节的特点,想到此也就心态超好了。
关于柬埔寨吴哥的介绍网上多如牛毛,这里就不在多说,只介绍一下我的线路及个人所见所感。
景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