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心灵寄存 在宣武门天主堂的拍摄

 

人需要信仰,以寄存心灵。

在北京二里沟的市委党校院里有利玛窦墓,一个400年前的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明万历十年(1582年)来到中国。1854年在广东肇庆仿造佛教寺院模样建了一个教堂,取名:仙花寺,给供奉的圣母玛利亚也取了个中国名:天主王母娘娘。之后在韶关、南昌、南京传教游历十多年,期间,割发断须,僧服儒装,翻译四书五经,与徐光启一干士大夫交结为友,传教,也传西方人对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理解,终于在1601年获得进京面圣的机会,在上贡的西洋法器物件中有世界地图,特意将天朝由东方的一角移到世界的中心,迎合天圆地方天朝是中心以博天子欢心。1605年,利玛窦在这里建起了北京的第一座经堂,很小。1650年,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在这里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顺治皇帝曾24次亲临此地,相对于西什库(北堂)、王府井(东堂)、西直门(西堂)三个教堂,人们习惯上叫它为南堂。

康熙五十九年,北京发生地震,南堂损毁,次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三世出资重建宣武门天主堂,重建的南堂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乾隆四十年(1775)毁于火,次年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义和团彻底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用庚子赔款再次重修,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1996年列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主教三自教会在北京的主堂。

走进教堂,有种凝重油然而生,特别是天主教堂,更讲究神职、神殿的仪轨氛围,由北京摄影网组织的南堂拍摄,得到教堂的应许,得以在庄重的弥撒活动中采攫。    

人很多,堂内满员,堂外满院。

 

竖幅三幅,横幅三幅,手持拍摄,后期接片。

 

 

没有权势的驾驭,没有人身的依附,没有利益的驱动,全凭着一种信仰,也许有朦胧、惶惑、迷离而来寻觅,聚合在这里。

 

一本《圣经》,历史上演绎和传承出三个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国外基督教里包含天主教,从中裂变出新教,在中国把后者叫做基督教)。

天主教认为:教会是介于信徒与上帝之间的绝对权威,替上帝在人类传布教义,是圣经在人间的唯一解释者,信徒离上帝甚远,不仅需要耶稣基督做中保替罪,还需要圣母玛利亚在上帝面前代求。天主教徒对着神父忏悔。

新教(基督教),持信仰而远离(政教合一时的天主教)权势分裂而来:《圣经》是绝对权威,人人都可以出于对上帝的信仰,通过《圣经》及自己的信仰忠诚而与上帝直接沟通,人与上帝的中保只有耶稣基督,将人的罪恶担起,无需信徒在上帝面前要有代求,玛利亚与信徒一样:都只是人。基督教徒以自己的内心向神忏悔。

 

 

擘饼。

圣餐,在信徒的心里,这是很神圣的。基督教里,每月第一个礼拜,一小块擘饼,一小盅果汁,由教堂为信徒准备。而天主教只给一小块擘饼。

在“最后的晚餐”里: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饭后,要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使人自我省察,信心、虔诚、敬畏、感恩,是领受圣餐的宗教本意。天主教认为耶稣的血已在十字架上洒尽,复活的是耶稣的灵体,大概这个原因,弥撒中只有擘饼。

 

 

 

 

 

 

 

 

 

拿破仑有段概括:基督在本质上是奥秘的,我并不明白。但我明白一件事,他能满足人心。拒绝他,世界就成了一个费解的谜;相信他,人类的历史就可以找到圆满的答案。亚历山大、凯撒、查理曼大帝与我都建立过大帝国,但我们靠的是什么?武力。但耶稣以爱建立他的国度,光是在这一时刻,世间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愿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拍摄弥撒活动两个小时,一直咂巴着记忆里这段拿破仑的话。



惠然而来发表于2013-05-21 11:07  
分享到 
赞过
(2905次阅读/10个评论/15人赞过)
    炫泓
    是天主教三自教会在北京的主堂。---------中国的天主教没有“三自”,只有天主教爱国会。且中国天主教会是世界上唯一不受梵蒂冈领导的天主教会,同教皇无任何联系。另;关于基督教三自,是义和团之后,一些教会的牧师提出来自养,自治,自传。三自运动起源于上世纪初的中国。同今天的三自有着本质的区别。
    wuxian9999
    欣赏学习老师的精彩文章,精彩照片。强
    大树-49
    强就在我们学校西边 但没进去过 不懂  照片和文章 好
    荷塘清莲
    从未去过教堂,有机会去感受一下教堂的氛围。写得不错。
    老顽童

    很少进教堂,果然 ~~~

      我更喜欢基督教堂的氛围。有时间可以去海淀教堂看看。贴上一篇过去写的。

      离我很近,周日没事都会去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