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略影 之 岳王忠骨
但凡是座历史名城必有历史文化做依托,何况杭州这座带着“文明的曙光”行进在历史长河中的古都。8000年前的人类行踪,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秦一统后的“钱唐”,隋建朝废郡为州名“杭州”,南宋临安做皇城。在这时光的河里,留下了多少风流人物的足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臣佞贼布衣隐士,在历史大舞台上出将入相粉墨人生,杭州这方天地记录下多少朝代更迭,鉴证了几多人物荣辱兴衰。若说西湖是杭州的风景名片,那么岳王庙用来做杭州的人文名片应该不为过吧。
不来杭州已知“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不同朝代的民族英雄,都与西湖有不解之缘,而且死后又都葬在了这里。要说名头,从我个人的感情上更倾向于岳飞,小时候看的连环画,后来听的 “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牛头山”“小商河”“双枪陆文龙” “风波亭”等故事,还有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自那时就喜欢上了这位英雄人物,更是痛恨昏庸的皇帝和奸臣秦桧,来了杭州自然是要前来凭吊这位民族英雄的。岳王庙就与孤山西北向望,从孤山上下来沿北山路向西右手侧便是。岳王庙是祠墓一体的建筑格局,也因着是朝廷为其平反昭雪下令修祠建墓以供后人瞻仰凭吊,自然就更大气恢宏。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却也是在“文革”后又重建的,1979年人力5.6万工,耗资40万,而2002年重修的雷峰塔竟然花了1.5个亿,这前后的差距所包含的巨大信息量不言而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王庙正门两侧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读起来就带着英雄壮志的气势,正对门的大红照壁上“壮怀激烈”鼓舞人心,转过照壁苍松翠柏间就是岳庙的正殿忠烈祠,抬头就是叶剑英元帅手笔“心昭天日”的横匾。步入正殿就见到4.5米彩色的岳飞塑像,单手扶剑端正而坐,双目炯炯直视前方,一派正气威风凛凛。塑像上方悬挂岳飞草书“还我河山”气势激荡潇洒飞扬,殿内还挂有四方匾额从左至右依次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碧血丹心”;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精忠报国”;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的“忠義常昭”;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的“浩气长存”。殿内左右墙壁上还有明代浙江参政洪珠题写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整个大殿都给人一种正气凛然之感,只觉人生在世定是要心存壮志报效祖国的。
转过正殿一路寻着墓园而去,在这古朴庄重的岳庙内竟有些寻不着方向,四处都被苍松翠柏环绕,路旁偶尔可见几只有些年代的石兽,过了一座石桥眼前是一神道,神道两旁立有石像生石兽石甬各三组,神道尽头正中是岳飞的墓,他的儿子岳云的墓就在他身旁。墓碑上书“宋岳鄂王墓”,一座简简单单的圆丘,上面一层绿绒绒的新草,一代金戈铁马的民族英雄就安眠于此,人生在世无悔于心,俯仰天地正气常存。而在墓阙门后跪着四个铁人,反剪双手,面墓而跪,正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音同“莫奇谢”)四人。正好一队游人过来,导游刚刚介绍完这四个人的恶行,就有游人伸手在秦桧的后脑勺上拍了两巴掌,人这一生呀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千万莫要一臭万年。看着墓阙上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心中不免唏嘘感叹。
故事传的久了就会被赋予各种神化的内容,而这也反应了朴素的劳动人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渴望。自古忠臣良将多残死,奸佞小人得猖狂,可这也只能是一时一世的得失,人的名树的影儿,您也许能享受生前多少的金钱与名利,可您终究是失去了身后这世代相传的赞誉和崇敬。也罢!一切不过是人生在世的一场虚无,不必追求这许多,但求活它个坦坦荡荡无悔于心便是!
2014甲午年清明日